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舌尖上的大宋> 第1970章:大壯的憂慮(上)

第1970章:大壯的憂慮(上)

  白天從天不亮就開始忙活,一直到深夜才到了驛站,大傢伙都感到很疲勞。


  草草吃了些東西充饑,便早早上床休息,不多時候,驛站裡邊鼾聲四起。


  第二天清晨起來,驛站的小吏也早就準備好了早飯,一行人昨夜休息的不錯,吃過早飯之後,便趕在吉時之前準備出發。


  昨夜那些送葬的朝堂官員昨夜過的怎麼樣,不用猜也能知道,這會兒東京城西門才打開,他們估計也才剛剛進城。


  這一趟折騰,怕是要病倒了許多人。


  大隊繼續出發的時候,因為少了這些送葬的人,作為太子的大壯也不用徒步送葬了,而是可以乘坐馬車。


  楊懷仁的心情也因此輕鬆了不少,大隊的行進速度也比之前快了好多。


  宋朝皇陵在東京城西北約四百多里的地方,這點距離要是放在後世,開車也不過兩三個小時而已,可現在是古代,隊伍的人又多,整整要走三天時間。


  到了神尾山皇陵,也早有守軍迎接,所有人都休息一晚,第四天清晨太陽升起的時候,正式給趙煦下葬。


  下葬的儀式依舊非常繁瑣,禮部的官員也嚴格遵守著規矩,楊懷仁倒是不忙了,只有大壯還在受累。


  最後是作為儲君的大壯象徵性的進行七天的守墓,最後才可以回京。


  楊懷仁看著大壯受累,自然心裡不太舒服,但想到他畢竟是趙煦的親生兒子,那麼為了盡孝做這些事,也算是他應該的。


  何況從另一個角度看,大壯小小年紀便經歷這些事,對他的心智成熟上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在繁瑣的禮儀之中,也許他會覺得無聊,而在無聊的時候,他卻能冷靜下來,考慮自己的將來。


  除了沒有正式進行登基大典,他已經是事實上這個國家的皇帝了,沒有任何人對他的皇位產生威脅。


  但對於皇帝之位,他內心裡的感受是非常複雜的。


  對於一個古人來說,不分大人還是孩子,對於皇帝的認知上,是有一種羨慕和敬畏之心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幻想著自己當皇帝,可當皇帝這種事,想想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皇帝的權力很大,卻並不是沒有任何的約束,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特別是在宋朝,皇權並不是那麼霸道的,很多時候文官集團實際掌控著朝堂上的權力,也掌握著這個國家的命運。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大宋對文人的尊崇達到了歷史的巔峰,文人治國也確實造就了一代盛世。


  只不過權力對於任何人來講,都是一柄懸在頭上,同時也懸在內心之上的利刃。


  它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偉大功績,也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智扭曲,最終淪為歷史的罪人。


  楊懷仁之所以不願意做皇帝,表面上看是他內心裡懶散的作風讓他不屑於做皇帝,但實際上他內心裡是清楚的,他對自己沒有信心,也一直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


  說白了,就是他更嚮往自由自在的悠閑生活方式,也不覺得自己比別人的內心強大多少。


  偶爾想起來,他也會不斷的提醒自己,自己的心智,還不足以強大到不被權力的誘惑而扭曲了心智,所以他寧願躲的遠遠的,也不願意冒險去嘗試。


  於是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夢想和目標,並不斷督促著自己實現它,然後便漸漸淡泊了自己的心性,最後失去了對皇位的興趣。


  這一點讓他很為自己感到驕傲,並不是什麼人都能頂得住皇位的誘惑的。


  懶散的性情並不是什麼壞事,也許正是這種性格,讓他可以靜靜的享受未來恬淡的生活。


  大壯就不一樣了,他生在帝王家,就註定了他的命運,不管他現在是怎麼想的,他都躲不過命運的安排。


  楊懷仁雖然不相信所謂的宿命論,但在這一點上,他是認可的,至少他覺得讓大壯當這個皇帝,肯定比趙佖這樣暴戾的人要好。


  趙佶也已經在另一個歷史時空里證明了他當皇帝是非常失敗的,所以楊懷仁也沒有了其他更好的選擇。


  大壯的心智如何,又會成為什麼樣的皇帝,楊懷仁其實心裡也並沒有底,他能做的,也只是盡量做好自己的本分,避免漢民族曾經的那場大災難再一次降臨。


  大壯至今仍然有些懵,從一個與世無爭的孩子,到一個傲視天下的君主,這樣的轉變實在是太大,也太快了。


  知道今天把他的親生父親下葬,他仍然有種活在夢裡的感覺。


  當皇帝對他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他從小所讀的書本里,所接受的教育里,都是如何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強大國家,惠及萬民的教育。


  以前他的想法是長大了參加科舉,成為一代名臣,可如今一切都變了,他成了皇帝,他有了更大的權力和主動權,去實現他幼小心靈中懵懵懂懂的想法。


  這確實讓他成熟了很多,雖然這種成熟是加速形成的,但並不影響這種成熟的穩定性。


  他一想到自己登基的那一天即將到來,也開始變得緊張起來,緊張的心情之下,內心裡又有一種難以抑制的激動心情,激動之餘還有些許的擔憂,總之複雜的心情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這時候那些先生們教給他的東西似乎都變得蒼白無力了,他需要一個他最信得過的長輩來告訴他,要怎麼樣做,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這個人很自然就落在了楊懷仁頭上。


  在一切儀式進行完畢,即將回程的時候,他和楊懷仁恰好有一次單獨相處的機會,大壯決定把自己內心裡的想法全部說出來,從父親楊懷仁這裡得到一個最讓他安心的答覆。


  楊懷仁養了大壯這些年,自然和孩子之間有了許多默契,不用多少言語,他只看到大壯的神情,便知道他在想什麼,在擔憂什麼了。


  楊懷仁其實也沒有什麼經驗傳授給他,他也沒有當皇帝的經歷,他所擁有的人生經歷,似乎也和當皇帝也格格不入。


  不過楊懷仁並不是沒有想法,他覺得有些生活上的道理,不論你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上,其實是相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