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2章:敗家之路
當初大戰之後,朝廷因為準備戰爭幾乎把國庫里所有的銀子消耗殆盡,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趙煦是拿不出來錢來的。
是楊懷仁給朝廷出了個主意,用西夏那些貴族的土地來賞賜給將士們。
這年代的人對於土地有種病態的痴迷,給他土地,他會覺得比直接給他賞錢還要好。
因為土地可以傳給下一代,可以年年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這對於那些軍卒來說,幾乎就是夢寐以求的好事。
雖然均分到每個將士頭上,每個人也不會有多少地,但他們還是非常感激楊懷仁這個主意,直到如今提起這件事來,禁軍的將士們內心裡還是感激楊懷仁的。
將士們有了地,可地方太遠,他們只能拿每年的收成,卻無法自己耕種。
而楊懷仁的主意里,是自己出錢出人去組織這件事,讓原本在西夏就沒有土地的貧苦百姓去當佃戶,去耕種這些土地。
對這些貧苦人來說,他們有了通過幹活得到生存基本物資的機會,可以在一個地方穩定下來做佃戶,有吃有住。
雖然說土地不是他們的,但他們的收入跟擁有土地的人一樣多,比當地有土地的其他百姓收入相比也一點兒不差。
但這樣的生活,就比他們以前的苦日子強太多了。
這樣一來,不但解決了皇帝和朝廷缺少錢財賞賜獲得戰爭勝利的有功將士們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西夏在戰後那些貧苦人的安置問題。
將士們滿意了,皇帝和朝廷也滿意了,而原本可能會成為流民甚至發展成強盜的一大批貧苦人,也有了生活能力,這主意可以說給所有相關的人解決了後顧之憂。
但一開始的時候,有些細節上的問題還是影響到這個計劃的推行的,比如缺少幹活的牲畜的問題。
農活人也可以干,但這樣會很累,也很占勞動力,一頭牲畜所能取代的勞動力,起碼有五個人那麼多。
楊懷仁的牲畜行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農戶可以花很少的錢去租用牲畜,甚至可以在最初沒有錢的時候通過賒欠的方式先行租用牲畜。
他們有了牲畜,農作的效率就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產出自然就多了。
楊懷仁的做法也得到了陛下的認可,楊懷仁又沒做出白送牲畜這種明顯邀買人心的事情,連朝堂上那些總是愛找人麻煩的文官也沒覺得楊懷仁的牲畜行有什麼不妥。
或者說他們不敢說,楊懷仁的牲畜行收那麼少的租金,幾乎和白送也差不多,但這件事影響到整個禁軍將士們的利益,連文官也不得不考慮他們彈劾楊懷仁的話,會給他們帶來多少麻煩。
再說這本來也是一舉三得的好事,楊懷仁又肯吃虧,連陛下也沒說什麼,他們也就老老實實閉口不提了。
從這件事里,楊懷仁就學到了很多,之後他做的很多商業上有關財富的事情,他都會想到這件事,然後告訴自己該怎麼去做。
錢對他來說是賺不完的,蔬菜的生意雖然賺的很少了,飯館的生意也因為庖廚學院這些年培養的廚子進入到京城和各地的一些大酒樓中做事,不如以前那麼賺錢。
但楊家賺錢的新買賣也不斷湧現出來,像蘭若心操持著的建築行,不聲不響的,竟然一年能賺幾十萬貫。
京城裡的富貴人家,誰家蓋新房子新院子,都喜歡用楊家的建築行,因為人家蓋的房子新穎又實用,別忘了古代的老百姓也是追求時髦和潮流的。
海貨生意這幾年也是爆髮式的增長,各種海貨的乾貨,以前在內陸是不太容易見到的。
通過隨園長期的推廣用海貨製作的菜式之後,中原甚至更內陸的人發現海貨的味道非常好,不少人都迷戀上了這些來自海洋的味道。
全大宋的郎中現在都知道海帶治大脖子病之後,海帶就賣瘋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登州一代的百姓也因此獲益,現在不光那些漁民了,連城裡人也開始出錢出力,參與到楊懷仁的海貨生意中來。
還有很多楊家其他的生意,連楊懷仁都搞不清楚了,全是家裡幾個女人在操持著,很多都是他偶然一句話,他的老婆就認真把一門生意給做了起來,而且這一做,就做到了很大。
家裡錢太多了,數錢早已經不是數到手抽筋的問題了,而是根本就數不過來。
以前楊懷仁就覺得當你的財富已經是一串長長的數字的時候,錢的概念在他的意識里就已經淡泊了。
當他連自己有多少錢都直接不知道的時候,那才是到了一種對財富無欲無求的至高境界。
於是他開始瘋狂的花錢,當然花錢也是有技巧的,很多有錢人不會花錢,導致富不過三代,很多幾十年前還是大富之家的人家,現在的子孫跟叫花子差不多。
原因就是在於獨富難長,有了錢你偏偏為富不仁,肯定長久不了,有的是人暗地裡在算計你,就算你本事再大,也暗箭難防,雙拳難敵四手。
所以楊懷仁在深刻理解了這個道理之後,就開始了他的敗家之路。
只要有楊家生意的地方,楊懷仁不再關心生意做得如何,是否賺了錢,而是關心當地的百姓生活狀況。
路壞了修路,橋塌了修橋,最大的花錢方式就是蓋學堂,哪怕是只有幾個學生的小地方,也要把學堂往高大上了蓋。
要是家裡哪裡掌柜的把地方上的學堂蓋的不如當地的衙門威風,那是要挨罵的。
楊懷仁本來也不敢用自己的名字給這些學堂命名,可後來是趙煦知道后親自動筆給學堂題字,才讓學堂有了名字——知義學堂。
知義是楊懷仁的表字,用了這個名字,也顯示了趙煦對天下讀書人的教導,讓他們做個知禮知義,堂堂正正的讀書人。
當楊懷仁在大宋蓋了幾百座知義學堂之後,他的名字並沒有多麼出名,倒是趙煦對百姓的仁慈,還有對教育的重視得到了天下讀書人的認可。
這正是趙煦願意看到的,楊懷仁倒也不介意,這也算是趙煦在他昏聵的這幾年裡,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