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舌尖上的大宋> 第1723章:寒心的皇帝

第1723章:寒心的皇帝

  運兵的船隊走在運河上,確實有點駭人,百姓光是看到船上的駿馬,就已經驚嘆不已了。


  這也不奇怪,大宋的戰馬是越來越多了,但大多數戰馬也是留在邊地和禁軍里,江南和淮南的老百姓,還是不常見到的。


  武德軍的戰馬自然更加特殊,大食馬也許沒有西域馬那麼高大,但外形卻健美的多,百姓們偷偷指指點點,也只讚歎超過驚訝的。


  楊懷仁對這一點很自豪,這些戰馬聚集起來是一點兒也不容易,西北邊過來的戰馬自然分不到武德軍這裡,所以武德軍只能依靠海上貿易從大食買了不少馬。


  因為出的價高,這些大食馬里有不少種馬,經過這幾年的繁育,武德軍里也形成了一套自給自足的戰馬供應體系。


  加上和其他優質馬種的雜交,如今武德軍中的戰馬也不是純正的大食馬了,而是結合了幾種優質馬種優良特點的新品種的戰馬。


  因為軍中繁育馬種的馬場在橫山一帶,所以這種馬被將士們稱作橫山馬。


  橫山馬的特點並不是高大威猛,但卻身材健碩,善於奔跑,不論奔跑速度還是耐力上,都比以前的大食馬有了長足的進步。


  而最關鍵的,則是橫山馬的適應能力特彆強,生活習性特別潑辣,膽子大卻又性情溫順,很通人性。


  當然,這麼一大支船隊運輸著一萬將士和戰馬,也引起了地方官府的注意,所以船隊每到一個地方,地方官員總要出面來查問一番的。


  等他們見到楊懷仁和皇帝陛下的聖旨,也就不說什麼了,只剩下巴巴的從地方搜集優質的糧食和草料供應著。


  不過這樣一來,楊懷仁率軍進京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京城。


  朝堂上立即炸了鍋,自然有不少人立即彈劾楊懷仁,說他擅自帶兵進京,這就是明目張胆的造反!


  但陛下卻沒有任何反應,代為傳話的太監們只是平淡的告訴那些官員們,楊懷仁是奉了皇帝陛下的密旨率軍進京的。


  這麼一來,朝堂上卻並沒有安靜下來,而是更加混亂了。


  自從趙煦的幼子夭折之後,便一病不起,養了一段日子之後,雖然也能偶爾上朝露個面安撫朝臣的擔憂情緒,但所有人都瞧的出來,皇帝臉色慘白毫無血色,身體差勁的很。


  雖然嘴上不說,但朝臣們心裡卻明白,皇帝這個樣子,應該是快不行了,如今平時的小朝會他已經無法參加,大朝會雖然能參加,卻也處理不了國事了。


  幾位宰相和各殿大學士操持朝政,倒不至於讓整個朝廷陷入混亂,可人心惶惶,各自擔憂自己的前程,那也是肯定的。


  而皇帝一道密旨宣楊懷仁率武德軍進京,這個動向就更明顯,京城二十四衛禁軍就在那裡,皇帝偏偏撇開不用,非要楊懷仁一個外臣帶一幫藩軍進京,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眼下距離楊懷仁當初離京去江南已經過去六七年了,朝中不少朝臣,都是在這之後才進入朝廷中樞的,這批人從來沒接觸過楊懷仁,只能從其他人的嘴裡聽一些關於楊懷仁的閑聞趣事來了解他。


  至於一些朝中老臣,自然熟悉楊懷仁是個什麼性子,一想到他馬上就要回到京城了,心中便感覺十分難受。


  這種難受不難理解,根本的原因還是由於在他們的視角里,楊懷仁和他們不是一類人。


  文官肯定不會把楊懷仁當做文官的一員來看待,就連那些和楊懷仁不算熟悉的武將,也搞不懂楊懷仁和他們是不是一路人。


  只有少數和楊懷仁有緊密的生意合作的勛戚們,還算是把楊懷仁當做自己的一類人看待,對於楊懷仁進京,也只有他們算是心中歡迎了。


  關於武德軍重新改編回歸禁軍序列的事情,朝臣們也十分驚訝,這是開國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不過從這一點上,眾朝臣也領會到一些事,楊懷仁是得到了皇帝陛下的信任的,這一點並不出奇,這幾年裡偶爾也有諫官指摘楊懷仁一些事情,但都別皇帝風輕雲淡的岔開了過去。


  從這一點來看,楊懷仁在皇帝新中是個什麼位置,也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是禁軍從新回京的話,這也倒沒什麼,可皇帝陛下不知怎麼想的,偏偏在這種時候升了楊懷仁的官,給了他一個左衛大將軍的最高武官的名頭。


  而且還許他統領天下兵馬的大權,這就讓人擔心了。


  有幾個大學士就覺得皇帝這麼做,非常之不妥,陛下對楊懷仁信任歸信任,但信任到這種程度,就非常危險了。


  萬一楊懷仁是個有野心之人,趁著這種時候統領兵馬造反的話,皇帝陛下這次召楊懷仁進京,不就成了引狼入室了嗎?

  趙煦聽到這種話,也只能慘然一笑,別人看不懂他這個笑容,但他身邊貼身的蘇公公是明白了。


  趙煦現在的身體情況,不允許他有別的選擇了,甚至往慘里說,趙煦如今膝下無子,將來誰來繼承他的皇位,他現在說了都不算了。


  他的幾個兄弟,從趙熙重掌皇權之後便和他疏遠了很多,連他自己都自嘲,當了皇帝就成了孤家寡人,這一點真是一點兒都沒錯。


  這幾個皇弟誰來繼承皇位,其實趙煦心裡都不怎麼關心了,他現在只能祈求楊懷仁快點帶兵趕到京城,才能保證他在最後的時刻不至於被人謀害,死後還能留一個明君的名聲。


  一個皇帝混到這個份上,可謂悲哀,但趙煦也沒有辦法,朝堂上那些大佬們,原來提拔他們進入朝廷中樞的時候,趙煦也是很信任他們的。


  但最近的一些事,讓趙煦非常寒心。


  他的幼子夭折,他悲痛之下一病不起,那些朝臣們雖然也是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上書表達哀悼之情,但私下裡,卻忽然開始議論誰會繼承皇位了。


  他的兩個弟弟趙佖和趙佶的王府忽然間賓客盈門,就連勉強剛算成年,以前從來不理朝政的趙似都有人上門,這一切的一切,讓趙煦開始看不懂了。


  他還沒死呢,這些朝臣就開始為了各自的前途開始準備了,這讓他如何不寒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