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舌尖上的大宋> 第1165章:其實不想留(下)

第1165章:其實不想留(下)

  耶律跋窩台順利繼承契丹皇位,並沒有遇到任何阻絆。


  這件事不難理解,自古以來都是槍杆子里出政權,耶律跋窩台如今手握的兵權,除了自己手下的二十萬兵馬之外,原來耶律洪基直屬的大鷹軍也被他掌握。


  耶律洪基一死,本來這些人是應該效忠兵馬大元帥耶律和魯斡的,不過因為耶律跋窩台平叛之功在契丹軍中奠定了很好的聲望基礎,加上宿衛軍集體投誠,大鷹軍的將領們也有樣學樣,便成了自然而然。


  文臣們看上去權力不大,但在推舉新皇這件事上,武將反而沒有多少發言權,就算有意見的也憋了回去,順應天意,是這年代軍人的思想禁錮。


  而小鷹軍,其實真正跟著蕭撒弼造反的人也只有他最親新的三分之一多,蕭撒弼已死,這些人立即像是沒了頭的蒼蠅一樣,耶律跋窩台願意不計較他們的罪過,他們自然對耶律跋窩台這位新皇感恩戴德。


  只是南北兩院之主,都出現了空缺。


  楊懷仁雖然是宋人,可如今也已經是耶律跋窩台的姑爺,兩個身份一比較,耶律跋窩台便覺得楊懷仁是宋人的身份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了。


  遼國人口裡便有四成人口是漢人,幾乎和契丹人數量持平,耶律跋窩台坐上了皇位,也忽然間覺得最近幾位契丹皇帝都重用漢人官員,是明智之舉。


  一味的壓迫漢人,把漢人當做勞動力,久而久之,只會引起漢人更強烈的反抗,總有一天會出事的。


  而要控制漢人百姓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把漢人中的精英和有名望的少數人挑出來,給他們官職和其他的好處,他們便能讓所有的漢人老老實實。


  楊懷仁,便是一個值得考慮的人選。


  鬼姐這邊,似乎也想到了這一點,陪楊懷仁出府之前,就叮囑楊懷仁她父皇這次召見他,不是一個老丈人想念女婿了那麼簡單,可能有大事要跟他談。


  楊懷仁不以為然,因為他根本沒想過留在遼國,不管耶律跋窩台會提出多麼高的官職和多麼大的好處,他都是要回到大宋的。


  兩人進了宮,耶律跋窩台也沒有直接開口提起此事,而是先寒暄了一番,彷彿只有這一刻里,他並不是一位契丹皇帝,而是一個父親。


  鬼姐很欣慰,儘管多日未見,但耶律跋窩台並沒有因為當了皇帝便減少了對她的慈愛,而對楊懷仁,更是愛屋及烏了。


  楊懷仁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他和鬼姐成親之後一切都好,只是他真的不想留下來,便說離開大宋數月,想念家中母親和兒女。


  耶律跋窩台微笑著點點頭,眼神里卻似有所想。


  他開口道,「自從朕登基大寶以來,政務繁多,眼下南北樞密院都還沒有執掌之人,朕覺得不能再拖下去了。」


  這話便是在試探楊懷仁了,耶律跋窩台知道憑楊懷仁的智慧,這話說出來,他不會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楊懷仁笑道,「陛下身邊能人異士眾多,還愁無人可選嗎?」


  耶律跋窩台心中一驚,心說難道他對權力沒有渴望?或許他故意推辭一番,還有其他的目的?

  他接著說道,「北樞密院想來由蕭氏中德高望重之輩擔當,蕭撒弼一死,如今蕭氏家族竟無一人值得朕信任。


  但百年的規矩,朕若是輕易更改,恐遭其他契丹貴族非議,所以北樞密院,還是要交到蕭氏一族手中。


  當然,北樞密院的兵馬建制,是要改一改的。」


  說到這裡,他沒有繼續說下去,楊懷仁也已經明白了話中意思,以前北樞密院麾下十五萬鷹軍,現在耶律跋窩台順利登基,但在他心中卻也難說根基穩定,把這麼多禁軍交給蕭氏家族,他也心有憂慮。


  所以把人數減低至一半,還有上中層的將領換成他的親信等等手段,免不了要用在小鷹軍身上。


  「南樞密院嘛,因為毗鄰大宋,南京道又是漢人為主,所以朕想,把南樞密院交給你來幫朕看著,你意下如何啊?」


  楊懷仁心中竊笑,倒不是因為他一個宋人能做到遼國權利核心的官職,而是他覺得耶律跋窩台的算計,真的厲害。


  明白人一想就能明白,耶律跋窩台說是把南院大王之位給他,但實際上他只不過是耶律跋窩台的一個傀儡罷了。


  楊懷仁身為宋人,即便真的願意留在遼國當南院大王,但他在遼國沒有任何根基,純粹是因為接著安國公主駙馬的身份上位。


  實際上南院還是在耶律跋窩台的掌控之中,而楊懷仁,只能被扯了線任由他擺布。


  聽起來當南院大王好似很風光,但楊懷仁可沒傻到給耶律跋窩台當馬仔的地步。


  更重要的,他的夢想,絕不能因為一個南院大王的名頭就幻滅在襁褓之中。


  所以他推辭道,「陛下的美意,小婿心領了。恕小婿不才,難以勝任,還請陛下哦另選賢能。」


  耶律跋窩台臉色有點難看,好似在說,給臉不要臉。鬼姐是明白楊懷仁的心思的,一個志向遠大的人,如何肯成為被人的扯線木偶任由他父皇擺布?

  但這一刻她很為難,不好替楊懷仁辯駁,也不想讓父皇為難,只得找了個不是理由的理由,「駙馬是宋人,恐怕父皇即便有此美意,朝上眾臣也難以答應。」


  這全是廢話。楊懷仁的才華,朝臣們都見識過了,如今他又是駙馬,耶律跋窩台新皇登基,不論下了什麼旨意,都不會有人敢站出來反對。


  楊懷仁也不覺得他有必要跟耶律跋窩台曲意逢迎,直接說道,「多謝陛下美意,小婿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兒,如果不顧他們留在遼國,公主殿下也不會覺得我是個稱心之選了。」


  耶律跋窩台也許是看在寶貝女兒在他謀得皇位的事情上出了大力,才沒有立即發作,繼續裝出一副慈祥的樣子來,說此事再議,便扯開了話題。


  等敘了一會兒話楊懷仁和鬼姐告退出來,他立即張口說道,「我真的不能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