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舌尖上的大宋> 第962章:蕭老倌兒說遼(中)

第962章:蕭老倌兒說遼(中)

  蕭老倌兒繼續介紹,「而很多同樣是游牧生活方式的其他部族,則是第二階層的下等百姓了,比如女真人和蒙古人,在契丹人眼裡還不如漢人地位高。


  最後剩下的第三階層,就是一些歷史上曾經和契丹人爭鬥過,爭搶過牧場的其他游牧民族了。


  如今遼國強盛,那些游牧民族懾於契丹人的威嚇,不得不屈膝稱臣,可契丹人打骨子裡看不起他們,加上學了點咱們漢人的文化,就覺得自己是上等民族了,其他的游牧都成了蠻夷,便把他們分成了下等人。


  還有些其他的下等人,就是一些奴僕了,這些人都是被契丹人滅掉的部族,殺光了他們的成年男子之後,擄掠了這些部族的女人和兒童,給契丹人世世代代的做了奴僕,那才叫真的可憐。」


  楊懷仁也曾聽說過遼國把國民分成了三六九等,只是沒想到漢人還不是最受欺負的,想起今日所見,忙問道,「漢人是第二階層的上等人,咋還這麼受欺負呢?如此說來,那些登基更低的部族百姓,不是沒法活了嗎?」


  蕭老倌兒一臉篤定的點了點頭,「郡公接下來的幾日,一定會見識到的,契丹人向來狂妄,所以他們內心裡,除了他們契丹人,其他民族的人他們都看不太起。


  即便是喜歡咱們漢人的文化,也只說是咱們的漢人祖宗有才學,到如今的子孫後代們不爭氣,辱沒了祖宗,所以也瞧不起漢人。


  其實有一點想必郡公也一定明白,漢人作為遼國的第二大民族,契丹人心裡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忌憚的,所以契丹皇帝口頭上說燕雲的漢人也是遼國人,大宋和遼國是兄弟之邦,要契丹人和漢人友好共處。


  可內心裡,他們也害怕這些漢人反抗他們的統治,所以在政策上,對所有除了契丹的其他民族,都是相對很苛刻的。


  有些事老倌兒知道郡公看不過去,不過說來在遼國,也沒有真正發生過大規模屠殺漢人的事情,而對其他游牧的偏遠部族,他們一旦惹了契丹人不高興,那是真的被他們屠族滅種的。


  只是每年冬季游牧的契丹部落南遷,總是要在宋遼邊地上搶掠一些咱們邊境的村莊罷了。


  這些契丹人來劫掠,也大都是劫走了財物和糧食,也並沒有大肆殺戮,所以朝廷也為難,不想因為此事就跟契丹人翻臉,所以才約束邊軍,只下令讓他們驅趕,從不敢真的開戰。」


  楊懷仁心中苦笑,本來是件窩囊事,還讓你個老倌兒給說出理來了。


  不過楊懷仁也知道蕭老倌兒說這些話,純屬人家好心提醒,要他接下來不要再這麼魯莽和意氣用事,也是為了他好。


  楊懷仁心裡有數,雖然不太認可蕭老倌兒的一些觀點,但也不會去和他爭辯什麼,見他還要啰嗦,忙擺手示意他別說了,而是問了別的事情。


  「蕭老倌兒,既然你對遼國和契丹人這麼了解,不如咱們聊點別的吧,本使問你,契丹人平時最常食用的食物,都有哪些?」


  蕭老倌兒想了想,「除了肉類吃的比咱們平時多一些之外,其他方面,因為契丹人如今最主要的聚居區域都已經改成了農耕為主的生活方式,所以這些年來很多習慣都變得跟咱們大宋北方的漢人差不多少了。


  主食嘛,自然是麥,稻,黍,菽這些常見的糧食作物,燕雲之地多種麥子,到了遼河兩岸,則是稻米為主。」


  「哦,」楊懷仁點著頭,又問,「那蔬菜呢?」


  「也跟咱們北方地區差不多,白菘和蘿蔔為主,還有些其他的耐寒的蔬菜,當然沒有咱們大宋那麼多種類罷了。」


  蕭老倌兒忽然想起楊懷仁就是個賣神仙菜發了大財的,便恭維似的補充道,「他們冬天也是只能吃夏秋晾乾了存儲其來的菜乾,鮮菜是不多見的。


  郡公若是把家裡的幾種神仙菜賣到遼國,一定能多發一份大財!」


  楊懷仁心裡「呸」了一句,心道我可不會把那些高維生素或者產量高的番茄和土豆賣給契丹人,哥是要賺錢,卻也不差契丹人那一點兒。


  未來新開設在各地的蔬菜基地,普及給大宋的百姓還不怎麼夠呢,還給契丹人吃?

  再說楊懷仁知道,契丹人的平均壽命遠沒有宋人高,很大原因就是他們生活的區域氣候和地理環境都不如大宋。


  人的壽命,除了基因決定之外,最大的後天影響就是生存環境和生活飲食習慣了,包括契丹人在內,北方草原和漠北的游牧民族人口平均壽命低,就是因為飲食習慣太過於單一。


  肉類和乳類食物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但是如果以肉食為主的話,蛋白質和脂肪的長期過量的攝入,給人的消化系統也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而科學證明人的腸胃機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的基礎壽命,均衡的食物攝入,才是最健康的飲食習慣,像契丹人以肉食為主的飲食習慣,就導致了他們的平均壽命不長了。


  所以目前來看,是絕對不能把那些蔬菜,還有冬季大棚種植培育蔬菜的方法給契丹人。


  楊懷仁甚至覺得,最初把茶葉賣到北方游牧的人,已經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茶葉中的茶多酚等多種物質,對肉類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都有極大的輔助消化作用,相當於喝茶,就是幫助消化系統減輕了消化肉類食物所帶來的負擔。


  自從漢人的茶葉被賣到北方游牧民族之後,這些人就意識到了茶葉對於他們的身體所帶來的極大好處,所以幾百年來,北方草原的統治民族雖然不同,但是卻都對漢人的茶葉情有獨鍾。


  好在茶葉在當時還算是一種奢侈品,在大宋,粗茶雖然便宜,可茶葉的成分含量較少,也不會把粗茶賣到遼國。


  其他的茶葉就相對貴一些了,連大宋的百姓也不是捨得天天喝茶的,迢迢萬里運送到遼國,繳納了關稅等其他費用,等茶葉到了契丹人哪裡,價格早就翻了數倍。


  所以茶葉這種東西,也不是所有契丹人都喝的起的,只有少數貴族、官宦之家和比較有錢的契丹人,才會把茶葉當成日常飲品。


  而更多的契丹平民,特別是還過著游牧生活的契丹人,也只是偶爾買來享用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