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舌尖上的大宋> 第733章:互利

第733章:互利

  楊懷仁對游師雄並沒有任何隱瞞,把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游師雄聽的認真,儘管他很懷疑事情的發展,會不會像楊懷仁幻想的那麼順利,不過從楊懷仁真摯的話語里,他還是感覺到,楊懷仁是個有夢想的人。


  且先不論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太大,光是從楊懷仁的判斷里,游師雄就彷彿真的看到了一座高大巍峨的大型城市座落在自己的眼前。


  江南之所以富庶,除了自然條件的因素以外,江南地區遠離邊地,沒有戰亂,才讓江南保持一種持續的發展姿態,也就有了如今的魚米之鄉。


  而西北邊地就完全不同了,深處內陸地區,土地貧瘠,人口也稀少,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的惡劣,已經制約了西北地區的各方面發展。


  加上連年不斷的戰亂,來自番邦胡人的不斷侵擾,讓這片土地很難有一段長期的可以穩定發展的時間。


  但是這不代表西北邊地就沒有辦法去發展經濟,它也有它天然的區位優勢。


  從楊懷仁的角度去看,當時的海洋貿易雖然有,但是實際的貨物進出口量十分小,貿易對象也基本局限在亞洲東部和南部的一些國家,最遠到南亞和東部非洲的少數幾個地區來的船隊,一年也不過一兩支罷了。


  而陸上和西域以及更西方的國家之間的貿易,絕大多數貨物還是走陸路,而地處西北的秦鳳路邊境諸州,便是大宋主要和西域各國貿易的口岸。


  但是近百年來,由於西夏橫隔在大宋和西域各國之間,把持著大宋和西域的貿易通道,讓大宋和西域之間的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都處於停滯不前的階段。


  西夏並不是不允許大宋和西域的的商賈往來大宋和西域之間做生意,但是他們會從中收取高額的過關稅,而且大規模限制貨物的種類和數量,只允許本國的商人經營諸如馬屁,茶葉等利潤高昂的貨物。


  這就導致西北邊地沒辦法通過商貿的手段發展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說限制了大宋西北的發展。


  所以宋夏之前幾次的戰爭,並不是單純爭奪幾州幾縣的土地和疆域那麼簡單,這裡邊更深層次的原因,才是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利益所在。


  歷史行進到這個時刻,西夏和大宋之間的註定會發生一場大規模的戰爭,而為此前多年爭執做個了斷。


  章惇這個人,就是非常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的,所以他重回朝堂,並被趙煦任命為宰相之後,除了協助趙煦推行他的新政之外,對西夏戰爭的準備,就是他現在在做的最重要的事。


  趙煦當初派章惇這樣身份的人去參加一場不痛不癢的庖廚學院的落成儀式,就是有他的想法的。


  章惇也許以前對楊懷仁這個人不算了解,但是通過沙場點兵的事情之後,他一定是對楊懷仁印象深刻的。


  在從別人嘴裡聽到許多有關楊懷仁曾經做過的事情,加上那一次酒席上敞開心懷的長談之後,章惇也就明白如何去利用楊懷仁,去幫助他實現他的政治理想了。


  不管章惇是利用楊懷仁的新奇想法也好,用他訓練禁軍士卒的方法也好,還是利用他的財力也罷,對於章惇要做的事情,楊懷仁在這其中都會起到中看不透摸不明,卻又十分重要的關鍵作用。


  楊懷仁對此是心中有數的,他自然知道章惇有些話,有些事,點明了是要利用他的,而在他看來,他又何嘗不是利用章惇的政治理想,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呢?

  政治嘛,說白了就是相互利用,互相達到各自目的的過程,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互利」的真正解釋。


  楊懷仁也樂得被這樣利用,所以當他出京的時候,就安排好了一切。


  偷偷地微服來探訪游師雄,看上去是隨心之舉,但實際上是他計劃之中沿途要繞路必須去做的一件事。


  對游師雄袒露了許多事,也是讓游師雄做到心中有數,既然山雨欲來,就讓他先預先做好準備,包括物質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楊懷仁為西北做的所謂兩件好事,一方面是他的確有心為西北邊地的人民和邊軍將士們做點實事,另一方面在楊懷仁的計劃里,他也是從這兩件好事里,將得到巨大的利益的。


  如果他所預料的沒有錯,未來的幾年內,如果他所圈起來的地方真的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邊貿基地,那便是將來大宋和西域貿易的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這裡邊有多少利潤,能賺多少錢,那是難以計算和想象的。


  當然,除了他自己將獲得巨大的利潤和財富,整個大宋也將得到不少好處。民間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大宋物產豐富,商人把這些物產販賣到西域,會很大程度上促進本地各種產業的提升。


  民富,不敢說惠及每一個人,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那是可以預見的。


  而國強,則要看這件事不斷醞釀發酵之後的效果才會更加明顯。


  比如大宋最缺乏的馬匹,就會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又一次很大的革新。以前被大遼和西夏嚴加控制馬匹的貿易,大宋也是無奈的。


  大宋的馬匹存圈量本來就不算多,而且這些馬匹里,大多是用於農作的騾和馬,真正的適合做戰馬實際上非常少,大宋當時禁軍中戰馬只不過三萬餘匹,要真拿這三萬多騎兵跟北方的大遼打起來,一戰兩戰就會損耗殆盡。


  如果大宋和西域的商道沒有了阻隔,大宋就不必再受限於大遼,轉而從西域引進和購入優良的西域馬匹。


  馬匹多了,朝廷也不必再強制西北和北方某些地區的民戶養馬,而是選擇一種更高效更集中的,由朝廷牽頭的大規模基地式的圈養馬匹的方式。


  這樣一來,禁軍和其他邊軍廂軍的馬匹需求,會在短時間內得到緩解,而那些被逼無奈幫朝廷養馬的民戶也會被解放出來,從事其他的自己喜歡和擅長的行業,過上更好的生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