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舌尖上的大宋> 第537章:擬建英烈祠

第537章:擬建英烈祠

  單身的將士們聽了有些靦腆,其他人一起鬨,他們也只好跟著開懷地笑了起來。


  楊懷仁很想把這些邊軍將士們留在身邊,可他也知道這些人是有編製的,要想讓他們成為郡公府開府的府兵,要走很多程序的,具體是怎麼樣,楊懷仁也不是很清楚。


  當然,前提條件是他們必須是自願的。


  這一點楊懷仁倒不是很擔心,大家在一起經歷了那麼多事情以後,他相信他們也把他當做是兄弟,當做是一個可以倚靠的人。


  將士們是從來沒喝過這麼好的美酒的,既然今天高興,那就讓他們開懷暢飲一番。


  楊府的廚子水平是保障的,都是經過楊懷仁調教出來的,加上楊家人對於食材都特別的講究特別的實在,所以飯菜的水平也相當高。


  有好菜,有好酒,伴著美好的夜色,這一夜註定會給所有人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只是一下子猛灌了兩大碗高度的隨園春,楊懷仁首先有了些醉意。


  回想起清平關之戰的慘烈,還有那幾個戰死在城牆上的內衛,楊懷仁心裡還是有些感到愧對他們的家人。


  他們的屍體早就運了回來,安葬在了莊子的墓園中,他們成家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這麼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們的娘子。


  那幾個來自楊懷仁齊州老家的女人,肯定是非常悲傷的。


  可她們並沒有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在莊子里那麼多人面前得到朝廷的撫恤,她們感到一種驕傲,因為他們的夫君都是為國戰死疆場的。


  但是人前的光榮,也掩飾不住人後的悲涼,一個女人,背井離鄉跟著夫君來到這裡,轉眼間的工夫,就已經是寡婦了,她們的內心就是再堅強,也無法面對這樣的現實,更無法面對無盡空虛的未來。


  楊懷仁在酒席上悄悄的把這些心裡話告訴了身邊的母親和韻兒,如果她們不願意守寡,就讓她們回鄉,將來的生活保障,都算在楊懷仁的頭上。


  楊母和何之韻同時搖頭,說她們的夫君戰死疆場,對於她們個人也好,她們的家族也好,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


  她們會選擇守節,這就是這個時代一個傳統的女人最值得被提倡的美德,反之,如果她們選擇改嫁,反而會成為人見人罵的賤婦。


  楊懷仁有點無語,從道德上說,守節對於她們來說,或許是高尚的,可對於一個人的情感和生活來說,她們下半輩子的時光要在無盡的寂寞和孤獨中度過,又何嘗不是一場悲劇呢?


  他無法評判怎麼做才是對的,更無法改變這個時代人們的道德準則,只能從物質上儘力滿足她們,讓她們衣食無憂,楊懷仁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


  不過楊懷仁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就是在楊家莊子建一座英烈祠。


  楊家莊子原先是南陽郡王的皇莊,土地都是趙宗楚的,莊戶們也大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他長期雇傭的佃戶,所以莊子里,不像其他一些家族傳承的莊子那樣有祖祠的。


  楊懷仁的楊家祖祠在老家齊州,肯定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楊家莊子再建一座祖祠,所以他覺得不如建一座英烈祠,來供奉那些為國為民做出貢獻而犧牲了自己的英雄們。


  楊懷仁一提出來,便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成。建一座英烈祠所需要的土地都是現成的,費用更不是問題。


  而如果建一座英烈祠的話,對於每一個莊子上的人,都是一種激勵,讓他們知道,莊主楊懷仁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重視什麼樣的人。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舉動,將來肯定會在整個莊子里形成一種隱性的凝聚力,一種莊子里獨有的可傳承下去的文化傳統。


  一夜盡歡,一夜無眠。


  大宅里的宴席直到東方微微露出了魚肚白的時候才結束,內衛們、莊戶們和住在莊子里的學者們各自回了自己的新家,而邊軍將士們,則也都住進了楊家莊子新建起來的新房子里。


  經過大半年的建設,楊家莊子還真是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楊家大宅本就富麗堂皇,而西邊的荒地也都利用起來,建成了一大片白色的,整齊的新院落。


  安排下這麼多人,連莊戶們也都從大宅東側的土坯房子里,全部搬進了新居。


  莊戶們不知有多麼的高興,有時候看著自己的新房子,一整天都樂得合不攏嘴。


  附近莊子里的莊戶們見了只有羨慕,即便有幾個心懷不軌的好事者,也說不出什麼話來詆毀楊懷仁,人家明說了房子蓋了還是楊家的,免費給莊戶們住,是人家樂意,誰也管不著。


  老李頭覺得莊戶們能遇上這麼一個好莊主,是莊戶們八輩子積了德。


  聽了這話楊懷仁只有笑,笑著說百年來莊戶們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一生侍弄著這片土地,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確實是自己的祖宗用勞動積攢下來的德行。


  只不過這樣的建設對於楊懷仁來說,也僅僅是剛剛開始而已,既然東邊破舊的宅子都空出來了,不如就全部推倒了,再原有的地基上再建設一片新房子,錢的事都不算是事兒。


  既然皇帝都給了開府的權力,那就利用起來,將來楊懷仁打算要招募更多的人才,來幫助他實現他的偉大理想,所以新房子,蓋得再多都不夠用。


  說道招募人才,楊懷仁有點犯愁了,他的人際關係的圈子就這麼大,真是要招募他想要的人才,還真是不夠用的。


  武人的話,也許還好說,他身邊本來就不少,如果有可能的話,他覺得可以盡量從通遠軍里再調用幾個將領或校尉來用。


  內衛就是個武人積聚的地方,未來幾個月內,如果高太后倒台的話,那麼整個內衛,他都會想辦法招攬為己用。


  而文人的話,說起來就真是有點捉襟見肘了。


  家裡做買賣,掌柜賬房啥的倒還夠用,從南陽郡王府里贖回來的人裡邊,也不少這方面的好手。


  再其他的,就真不好找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