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新幹部來了

  第70章 新幹部來了


    那是一個秋天的午後,蘇密又來找蘇慎,手裏拿著一把漂亮的樹葉,說要做蝴蝶,謹月正躺在炕上哄蘇微,迷迷糊糊就睡著了。兩個小姑娘坐在地上玩著樹葉聊著天。


    “這片黃色的我們可以做成翅膀,觸角就拿根繩子來做。”蘇慎撿起一片黃色的樹葉比劃著。


    “要什麽樣的繩子,我去我媽媽的針線籃裏找。”


    “我媽媽也有,我去找。”


    蘇慎看了看閉著眼睛的謹月,輕輕地爬到炕上,兩個胳膊盡力地延伸,想拉開謹月身後的炕櫃。


    奈何炕櫃的門太緊,估計是常年受潮,木頭變形的原因。她費了很大的勁還是掰不開,最後手一滑整個身子直接壓在了媽媽和妹妹的身上。


    謹月被驚醒,蘇微開始哭起來。


    “媽媽,我不是故意壓到妹妹的,我隻是想找一根繩子,和蘇密做蝴蝶。”


    “沒事,媽媽沒怪你,我幫你們找吧。”


    謹月把針線盒遞給蘇慎,開始哄蘇微。蘇微比以前乖多了,呼吸也平順了很多,沒幾分鍾又進入了夢鄉。


    蘇慎在蘇微的額頭上親了一口,轉過頭對蘇密說:“你快來看我妹妹,她的睫毛好長啊。”


    “我弟弟的睫毛也很長。”


    “那你弟弟有我妹妹這麽乖嗎?我聽到你弟弟經常哭。”


    “可是我還是喜歡弟弟,而且我媽媽說了,生了弟弟奶奶才喜歡。”


    謹月的心咯噔了一下。


    這張氏,孩子這麽小就給灌輸重男輕女的思想。


    “我媽媽下次也會給我生個弟弟。”


    “不會的,你媽媽下次生的還是妹妹。”蘇密一臉堅定,仰著頭說,“我媽媽說,你媽媽要生十個妹妹。”


    “你媽媽騙人!”


    “才沒有呢。”


    謹月心裏五味雜陳。


    她氣得頭暈眼花,閉著眼睛,眼前一片黑。


    她從來沒想過,張氏竟然是這樣“祝福”她的。


    她本來以為她變好了。


    本來以為分家後的她們倆,是可以像任何正常的妯娌一樣和平相處的,可沒想到她內心竟然是這樣歹毒。


    除了人心叵測,謹月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看來,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生個兒子她真的要被別人的口水淹死。


    她被淹死無所謂,但她不願意蘇老二去承受這樣的欺侮,不願意兩個孩子在同齡人中抬不起頭。


    這也是謹月第一次意識到,重男輕女的觀念是刻在每個傳統又守舊的人的骨子裏的,是根深蒂固到不可動搖的。


    她突然也想生個兒子。


    就算為了氣死張氏,她也應該這麽做。


    蘇老太不是說生兒子有秘方嗎?那就找她要。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謹月聽說村上出政策了,要把原先的麥場劃分成地分給各家各戶。


    有修房需求的可以修房,沒有需求的可以賣給或者換給其他人家。


    現在的村主任是去年新上任的一個年輕人,姓劉,外縣的。


    以前的村主任是村子裏的蘇軍林,略微識的幾個字就被放在了那個位置上。50幾歲,為人高傲,因為一點芝麻大的權力常常不把村民放在眼裏。


    作為村主任,他從來做不到公私分明,一有點福利什麽的馬上安排給自己或者親房,尤其還幫過外村的一個親戚做過幾筆傷天害理的生意。


    總之,他在這個職位上除了給自己謀了不少福利外,並沒有什麽業績。


    去年,縣上來了一批願意下鄉的大學生,作為受重視的知識分子,自然要先被安排到基層鍛煉,也就自然而然地取代了這一批不作為的村幹部。


    為此,蘇軍林還罵罵咧咧了好幾天呢。


    劉村主任是個精精幹幹的小夥子,小平頭,戴個金絲框眼鏡,看著斯斯文文,說話還帶著外縣口音。他就是那一批大學生中的一員。


    他一來到這兒,就展現出了年輕人特有的活氣,以及對工作極大的熱情。他對整個凡灣進行了各方麵的考察,地形、氣候、風土人情等,記錄了滿滿一本子。


    除此之外,他還走訪了家家戶戶,了解各家各戶的實際情況。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最現實的問題是很多人家都有分灶不分家的情況。


    考慮到村民的地都離村莊比較遠,直接在自家地裏建房子會讓村莊七零八落,不好看不說,也不便於管理。


    於是他在各種深思熟慮以及實際考察後,趕出了這個方案,向上級反映。


    起初上級部門覺得不妥,眼下剛劃分土地沒多久,人們為自己種地的勁頭正足,以後種小麥的村民隻會越來越多,就這樣把大麥場拆了,以後在哪裏碾場?


    不過劉村長似乎對這些都考慮得很清楚,也很長遠,他的想法是現當下主要解決兄弟多已經分家的人家,而且分的也都是小麵積,勉強蓋三間房。


    他統計了下,全村已經分灶的隻有九家,對那麽大的麥場來說並不算什麽,不會影響到碾場,而且很多人家門前的空地也不少,完全可以合理利用。


    最後他還做了個預言,這兒的地形包括水土他都做了調研,種小麥並不是長遠出路,以後必然會有其他農作物代替小麥。


    我們要讓老百姓把力氣花在刀刃上,而不是麵朝黃土背朝天,一年下來勉強解決個溫飽。


    凡灣以後要做文明富有的示範村。


    劉村長意氣奮發,鬥誌激昂地說著。


    這事就在上級那兒敲定了下來。


    不過劉村長也有自己的難處,得到上麵的支持並不見得工作就好開展。


    村子裏難纏的人還多著呢,尤其蘇老村長聽說了這個政策後,四處胡亂宣揚,說麥場那塊大地是以前的墳地,下麵全是一些癡魂怨鬼,修院子根本不合適。


    劉村長每天焦頭爛額,走街串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過了兩個月口幹舌燥的遊說,總算讓大家都勉強接受了這個政策。


    謹月聽到這個政策自然是心情大好,這種一大家子擠在一起的日子她真的受夠了,尤其每天都得麵對蘇老太那種撲克臉。


    但蘇老二還是糾結了一番,原因自然還是怕見不到自己的爹娘之類的。


    不過看到大哥以及村裏其他人家對另修院子非常積極,也就勉強聽了謹月的話,開始在空閑之餘砍樹枝拉沙拉土,為以後蓋新房做準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