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第1020章 惠施背靠梧桐樹辭世
聽著張儀的講述,莊子不住地點頭。 這個張儀,果然不簡單,他與公孫衍簡直判若兩人。怪不得公孫衍鬥不過他,敗走秦國,後來又敗在張儀的手下。
原因就在這裡:張儀想到的是天下蒼生,是百姓,不僅僅是君王的江山。而公孫衍!想到的只是如果展現他的才能。
當然!莊子知道!張儀是一個善變的人,他也許害怕自己殺他,而故意這麼說的。
張儀的善變就在這裡,他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投其所好,專門說你愛聽的。當正反兩方面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他會遊走在兩者之間,圓滑地矇混過關。
這就是張儀。
當然!張儀並非牆頭上面的草,風吹兩邊倒。不是!他是有主見和立場的。他的圓滑是在不影響他的立場和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顯露出來的。當面臨決策的時候,他的立場就明確了出來,他也就「六親不認」了。
當他的生命遇到危險的時候,他人性的本能——「怕死」的本能就出現了。因此!他就醜態百出。
比如說當年在楚國被「偷玉事件」拷打的時候,他就很丟人。為了活命,他只得忍耐著「小偷」的罵名,被人當面指頭鼻子罵、背後指著脊樑罵。
「那?天下一統后,人類將走什麼路線呢?」莊子問。
「走秦國商鞅路線!」張儀肯定地答道。
「走?」莊子很是驚訝,張儀會說這樣地話?他已經不是秦國的外相了,已經被秦武王趕走了,他還說「走秦國商鞅路線」。可見!張儀看待天下形勢的眼光是正確地、是遠大地!並不受個人恩怨所影響,並沒有說違心話。
「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商鞅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對的,都是符合人心的!」
張儀進一步解釋道:「秦國不僅在本國國土上實行變法,繼續推行變法,在新佔領的土地上,一樣推廣商鞅的政策。結果!一樣是成功的!社會要法制,而不是禮制!更不是世襲制……」
說完自己的見解,張儀才想起來?怎麼是我說了?我?我不是想聽「先生」的嗎?我不是想考「先生」的嗎?
我?
看來我還是嫩了些,反過來著了莊子的道,被他給「考」了。
「那先生您的意思呢?這個世道?當如何治理啊?」張儀說完,趕緊問道。
莊子笑道:「道家治心!起來吧!張子!」
在莊子的一再提示下,張儀站了起來,坐到莊子對面的席位上。
莊子也就沒有再廢話,開講了!
「不管社會是亂世用兵,還是治世用法,還是盛世用儒,都只是治表!而不是治本!要想根治,就得治心!人心亂了,世道就亂。無論是亂世用兵,還是治世用法,還是盛世用儒,都不過是為了一個『生』字,都是為君王、子民的生存而服務的!生是根本。一個人死了,他的一切努力對他就失去了意義……」
莊子的意思就是:無論你是亂世用兵,還是治世用法,都是為了生存。亂世用兵是了生存而戰,一切不是為自己的生存而戰的戰爭,都是沒有意義的,都只是當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的犧牲品。
治世用法也一樣,也是為保障大家的生存的。法是用來打擊、約束那些禍害別人、影響別人生存的人的。
盛世用儒,也一樣是為了更好地生存,為有一個更好地生存環境而服務的。
一切即時的政策,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暫時性辦法,不是永久的。
只有道家學說才是永久的學說,是生存學說,是治心學說,是永遠不變的。
人心亂了,這個世道不亂才怪。所以!無論君王、智者用什麼方法來治世,都必須不忘先治心。治心是根本,用於治世的法律法規都是過河搭橋,臨時性的。
給張儀上了一堂「政治課」后,莊子放心地回到宋國墨家分壇。他打算處理一下手邊的事,隨後就去楚國,尋找兒子楊延和楊湖。
楊延沒有任何消息,可楊湖卻在楚國的陵陽山安了家,不僅有了兒子女兒,還做了外公。
由於楊湖個子大,發育得早,才剛剛發育的他,就被陵陽山當地的人拉著成了親。由於成親早,所以!大女兒都出嫁了。三十多歲的他,就做了外公。
楊湖在莊子的授意下,沒有在楚國亂跑,直接在天涯無名和楊延當年隱居的那個地方隱居了起來。他的妻子,是山下村莊里的。由於楊湖個子大,又會武功,又有力氣,又仗義,所以!在那一帶是很有名氣的,信服他的人很多。
讓楊湖和莊子不敢相信地事,天涯無名和楊延硬是沒有回來過,沒有與楊湖相認。
所以!莊子很是懷疑?天涯無名帶著楊延和他的家人,去了海外。或者!去了更遠的南方。因為天涯無名不是真人體,他無法從遙遠的地方回陵陽山。應該?天涯無名通過內視回來過,只是!他不想與楊湖相認。
也就在莊子準備去楚國的時候,他突然地發現:惠施死了。
惠施喜歡與人辯論,從魏國辭官回來后,反而覺得輕鬆了許多。每天吃過早餐,他都會到集市上走一趟,找人說話。中午一般都是在外面吃,晚上保持在天黑之前回來。
這天!他又習慣地去了集市,後來又隨著趕集的人走了,找老熟人辯論去了。在老熟人家吃了中午飯之後,他又來到村子里的「廣場」上,背靠著梧桐樹與人辯論。
結果!由於過分興奮,笑著從梧桐樹桿上滑倒了,跌坐在地面上,口吐鮮血,很快就死了。
等到莊子發現的時候,惠施已經被人接引進入了心界,成為一個意識體。
看著這個含笑而死的老朋友,莊子有著無限地感慨。他知道!惠施表面上是笑容滿面,其實內心是很孤寂的。背靠著梧桐樹與人辯論,不是他惠施的人生。儘管他辯論贏了,笑了,可他的內心並不快樂。
惠施理想中的人生,是站在朝堂之上,給君王出主意。或者!是與其他大臣們進行辯論,指點江山的那種。
在民間背靠著梧桐樹與人辯論,只是他聊以慰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