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第957章 準備去魏國遷墳
莊子準備出門尋子,卻被賣兒挽留了下來。
賣兒想懷上娃后再讓莊子走,她知道,莊子這次去尋子,不找到兒子是不會回來的。所以!她想先懷上娃,等到莊子回來了,娃也就出生了,兩不耽誤。
對莊子來說,認為生養的兒女越多、子孫後代越多,父母長輩操的心也就越多。要是看著兒孫受苦,心裡一定難受。所以!他不想生養太多的兒女。
特別是在這個亂世當中,自己都無法保證自己,又怎麼能保證兒女們不受苦受累呢?
莊子認為:生養兒女太多而不能保證兒女們都健康快樂,要是兒女們受苦受累的話,那就是你的殘忍!
作為父母長輩,怎麼能忍心兒女後代們受苦呢?
特別是生逢亂世,命不保夕,你生養太多的兒女你是不是太殘忍了?
在莊子的認知觀念中,是沒有子孫後代,家族、家譜傳承這種迂腐、庸俗的觀念的。
因為!道家認為,人只是天地中的一個物種而已。人類只是一個適時而生,順時而亡的物種而已。當人類和人類文明都不存在了,你說你還跟誰去談家譜,去說家族傳承?
再則!姓氏的傳承是假的。所謂「雜種不雜姓」,姓與後代是不是你的血脈,是沒有關係的。也許子孫後代是你的姓,卻不是你的種子。
不說遠的,也許你唯一的兒子,就不是你的種。也許你的兒子雖然姓丈夫的姓,卻不是丈夫的種。
所以!姓氏傳承是假的,血脈傳承才是真的。
其實!在道家的觀念中,血脈傳承也一樣只是證明你們有著血脈關係,而不一定有著親情。
沒有親情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家族,都是扯蛋!
親情!才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地東東。
人與人之間若是無情,什麼都免談。
莊子雖然不信奉家族、血脈什麼地,可他卻在意最現實地東東。那就是!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
因為!這是最實際地!
如果我們無情,我們就無法與人相處。
如果我們無情,我們還生養兒女做什麼呢?
所以!既然決定生養兒女,就要保證兒女們能夠生活下去、生存下去,而不是生養他們來達到你的什麼目的,更不是讓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受罪。
如果我們沒有這方面的考慮,盲目地生養兒女,那我們就是太殘忍了。
為了滿足賣兒的要求,莊子不得不留下來,多住了一些時日,直到賣兒願意放他走了,他才決定走。
至於賣兒有沒有懷孕,莊子是清楚的。他不想賣兒懷孕,可看著賣兒那個急切地樣子,他又只得讓賣兒懷孕。只有讓賣兒懷上了,他才有機會走。不然!賣兒是不放他走的。
轉眼到了公元前341年,周顯王28年,魏惠王29年。
魏國都城大梁東門外當年墨道相爭地方的墳墓,被韓國人挖了的事,很快就傳到宋國來了。
魏惠王並不知道,以為庄不名、戴六兒也埋葬在那個墳墓中。其實不然!戴六兒並沒有死,被人救走了。庄不名也並沒有埋在那個大墓里,而是被人移了地方安葬。
到今天為止,戴六兒都不知道那個搭救自己的神秘高人是誰?
根據她的猜測,那個白衣白毛的高人很有可能是道家的第二代傳人,老子西出函谷關里收下的最後一個弟子,函谷關關令尹喜。
當然!這只是戴六兒的猜測。要想知道到底是誰救的她,也只能等到她羽化飛升,或者是死的那一天,到了心界才能知道。
當年!莊子下山回宋國路經魏國大梁的時候,曾經去過東門外的那個地方。按照娘親說的,去那個小山丘尋找了一遍,結果沒有找到親爹庄不名的墳墓。
在那個小山丘上,莊子與白雪相遇。
聽說那邊的墳墓被人挖了,戴六兒、莊子兩人都動了心,都想去魏國都城大梁一趟,把庄不名的遺骸遷回宋國,安葬在墨家分壇這邊。
戴六兒很是擔心,會不會有人找到庄不名的墳墓,把庄不名的屍骨挖出來,進行鞭屍或者是其他什麼地侮辱行為?
當年師父把庄不名埋葬在那裡,會不會有人知道了呢?戴六兒是不知道的。所以!她很是擔心。
「娘!我想去魏國,把爹的遺骸遷回來!既然有人去挖墳,就難免不被人找到的。或者!要是別人亂挖呢?見墳就挖,或者是胡亂地挖呢?把爹的遺骸挖出來了呢?」莊子對娘親戴六兒說道。
「應該不會!」戴六兒說:「那個地方很隱蔽,我當年又把墳頭給剷平了,應該不會被人發現的。」
「娘!」莊子堅持道:「以防萬一!」
「嗯!這樣吧!我們就去把你爹的遺骸遷回來。我也想這樣做,只是沒有機會。既然這樣!我們就去吧!」
戴六兒自然是答應了。
她嘴上雖然說不會被人發現的,可心裡也沒有底。所以!決定跟莊子一起,馬上就去魏國。
可是?現在問題又來了!她們母子二人要是現在都去了魏國,家裡的賣兒和四個娃怎麼辦?
要是在以前的話,家裡還有天涯無名、黑衣師兄和乞半、乞分兄弟。現在!黑衣師兄去了齊國,天涯無名又去了楚國,乞半、乞分兄弟兩人又被賣兒趕走當了上門女婿,家裡沒有人保護賣兒和四個娃了。
把墨家分壇那邊的張山、嫂夫人叫回來?可他們兩人又不會武功,根本保護不了賣兒她們娘兒幾個。
「要不這樣?把乞半、乞分他們叫回來,讓他們保護賣兒一段時間?」莊子提議道。
「也只能這樣了。」戴六兒點頭答應道。
聽說莊子、戴六兒要去魏國遷墳,賣兒自然是支持的。要是婆婆也走了,安全倒是個小問題,可這四個娃還真的讓她頭疼。
雙胞胎姐妹都很聽話,可這個楊湖,就有些難帶了。這個楊湖,名字起得倒好,可他的那個脾氣,跟他的娘親楊青兒差不多,動不動就扯開大嗓門嚎。要是婆婆走了,這個楊湖哭起來了,別人還以為她這個後娘打了他呢?
「那就把乞半、乞分叫回來吧!他們也應該想家了。」賣兒也支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