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第743章 尋找仇恨的根源
天涯無名告訴完莊子尋仇聯盟的事後,沒有再回家,走了。
他不想跟楊青兒糾纏不清,楊青兒不想看見他他就不讓她看見。這麼多年,他都是這麼過來的。隱藏在楊青兒看不見的地方,暗中保護著她,踐行他對楊朱前輩的承諾。
莊子一個人回來,一路之上一點精神也提不起來。
尋仇聯盟的事,也確實讓他傷腦筋。這些人就跟陰魂一樣,糾纏著你,揮之不去。
他們怎麼就把仇恨記到我莊周的頭上來了呢?
他們怎麼就把仇恨記到楊青兒的頭上來了呢?
他們怎麼就把仇恨記到娘親的頭上來了呢?
這些人都是什麼腦子啊?
為什麼不把仇恨記到劍上去呢?
是劍殺死他們的家人和親人的啊?
他們不記恨劍,卻記恨人,記恨使用劍的人。到了具體人的時候,他們又不追究下去了——為什麼別人要殺人呢?要殺他們的親人呢?
楊朱當年為什麼殺人呢?娘親戴六兒當年為什麼殺人呢?墨家當年為什麼殺人呢?
他們難道不是劍嗎?不是被人利用的劍嗎?
楊朱一生從來不主動殺人,他是道家學說傳承人,一生以傳道為己任。可是?就有許多人為了自身利益,不讓他傳道,並派人來暗殺他。他完全是在被動地情況下,為了活命,才出手殺人的。
後來!道家與墨家有了仇恨,墨家的人圍剿道家,結果造成道家無法傳道。
就這樣!道家還是忍耐著。
可到了後來,墨家在齊國獵豹隊的暗中操縱下,還是發動了對道家的最後圍剿。無奈之下,楊朱和護法士們才設計了群狼戰術,把墨家的殺人工具——庄不名、戴六兒殺死,才暫時結束了道家與墨家的爭鬥。
後來!墨家的禽滑厘為了報私仇,帶領墨家弟子在宋國的都城外的峽谷里,最後一次對楊朱進行圍剿。結果!墨家徹底失敗。
經過這次的戰鬥,道家與墨家才真正地結束了爭鬥。
楊朱何錯?一切都是被人逼迫的!
他雖然殺死了許多人,可沒有一個是他主動殺死的。那些死人都是被人唆使、蠱惑、利用而送了命的。可這些人的後代、親人,跟他們一樣無腦,不去追查仇恨的根源,卻把仇恨記在了楊朱的身上。楊朱死後,他們又把仇恨轉移到了楊朱的孫女兒楊青兒的身上。
楊青兒就這麼幸運地成為了別人仇恨的對象。
其實!楊青兒自己本身並沒有多少這樣地仇家。在齊國的時候,她雖然經常惹禍,打抱不平,替別人出頭,懲罰惡人,可她並沒有無緣無故地殺人。
她雖然不討大多數人喜歡,可善良的人、沒有惡意的人,還是願意跟她交往,把她當真心朋友的。與她作對、害怕她的人,大多數是惡人,是心術不正的人。
爹娘庄不名、戴六兒兩人,更是無辜。他們只是墨家劍客而已,只是聽從師父的話而已。兩人從小接受墨家思想教育,都覺得墨家思想完美無缺。結果!都是好心辦了錯事。
還有!當時的墨家,完全處在齊國獵豹隊的操縱下,傳遞給爹娘的消息,大多是假消息,是齊國利用獵豹隊,獵豹隊利用墨家、利用爹娘,給他們進行暗殺活動。
在齊國獵豹隊和諸子百家中一些人的曲解下,道家學說思想漏洞百出,就是一坑害別人、坑害社會的邪說思想。所以!爹娘也以為:道家學說思想以及道家,都應該滅亡。所以!他們就成了剿滅道家的殺人工具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爹娘錯殺了許多無辜的人,拉來了許多仇恨。
如果我們尋根查源的話?真正地仇人不是爹娘,而是齊國的獵豹隊。齊國的獵豹隊都只是被人利用的一群人,而真正地仇人,是獵豹隊的幕後操縱者。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幕後操縱者,人世間才有了那許多仇恨,人與人之間才有了仇恨。
這個幕後操縱者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原因很簡單!他接受了他的那個圈子的文化教育。說白了!他的思想出了問題!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出了問題。他認為他那麼做並沒有錯,別人都是我愚弄、利用的對象。我!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查找到仇恨的根源后,莊子不僅問道:為什麼呢?我們都被別人利用了呢?為什麼呢?世間有那麼多無腦地人呢?
他們要是把尋仇的精神拿出來去尋找真理,那該有多好啊?可惜?他們沒有那樣做!所以!他們成為了被別人利用的工具,成為了早死鬼。不能體驗完整地人生,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思上的人。
他們一群智障殘疾人!
在這些人當中,容兒是最無辜地。她沒有多少仇人,她的祖父禽滑厘也沒有親手殺多少人。
禽滑厘雖然默認成為墨家的領頭羊,在他的鼎盛時期,墨家的鼎盛時期,對宋國和大周天下還是有貢獻的。只是到了他的晚年,獵豹隊混入墨家后才開始有了過錯。在獵豹隊的蠱惑下,帶著公報私仇的性質,犯了一些錯誤。墨家也因此而分裂,最後自動解散。
容兒也有仇家,那就是她親手殺死了小流亡田文。她殺田文是有原因的,是因為田文羞辱了她,看了她的身子。少年的她,為了報仇,吃了許多苦,最終還是報了仇。
可因為田文是獵豹隊田並的侄兒,因此!又與獵豹隊再度扯上了關係。獵豹隊的人得知她是禽滑厘的孫女兒,得知可能是她殺死了田文,因此而遭受了獵豹隊餘黨的報復、尋仇。
他莊子更是無辜了!只因他是庄不名、戴六兒的兒子,只因他是楊朱的弟子、道家學說傳承人,而因此招惹來了仇恨。
還有!漆園事件!漆園事件其實跟他沒有半點毛關係,可韓國人還是把仇恨記在了他的身上。諸子百家中那些想出頭的人,那些有嫉妒心的人,也因此而把矛盾指向莊子。覺得有莊子在,他們的學說思想、他們自己本人就將永無出頭之日。
有那種「既生瑜何生亮?」的嫉妒心理。
莊子也因此就這麼榮幸,成為了別人仇恨、嫉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