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回檔一九七八> 第411章 會面

第411章 會面

  劉向忠這一行進程不是快了,而是慢了。


  李默能理解,史塔西,能不怕嗎。但還是打了一個電話,催了一催。


  隨後開學。


  李默轉到了商學院,但他奇怪,華理大能搞出什麼商學院?或者說讓錢學森寫小說嗎?反正無所謂了,即便認真地參加考試,該恨他搞特權的學生還會恨之,不認真參加考試,學校也不會追究。先掛一個名讀一讀吧,還是與以前一樣,能聽的則聽,不能聽的,則串課聽。也就是他讀書再也不會為考試服務了,而是為學到知識服務的。


  他還打算到了後年,在其他幾所高校里串來串去。當然,到了那時候,他更自由了。


  不過李默到了學校后更奇怪了,因為學校又在到處搞建設了。


  他跑到老陳家。


  老陳先是替李默泡了一杯茶,然後看著李默喝了一口后的表現,心想,經過再次證明,這廝果然真的真的不懂茶。


  他壓著心中的好笑解釋起來。


  喬布斯分了不少的錢,這錢分得確實有些愧疚,簡直跟不勞而獲一個樣。於是喬布斯與比爾蓋茨幾個人通了電話,但在這當口上,他們也不敢替華理大購買什麼儀器了。


  幾十個人湊了湊,一共拿出三億美元,再次捐獻給了華理大。這一筆筆款子捐過來,說實話,華理大吃飽了,吃撐了。花都不花不掉,不是花不掉,陸續地從美國開始,包括整個西方國家,對中國又開始了技術封鎖,特別是軍事技術的封鎖,至於學校所需要的頂級研究儀器與設備,也不可能買來了。


  想來想去,只好用來擴大學校規模吧,這邊是沒有辦法擴張了,但在金山哪邊可以擴大,規模擴大了,才能招收更多的學生。此外,還建設了更多的宿舍與教學樓,宿舍包括各個教授講師的宿舍,以及學生的宿舍,至少住的改善了,才能挽留著各個優秀的員工。無論教授還是講師,這也是學校的軟資源。


  所以在這種情況,才增加了一個商學院。


  喬布斯與比爾蓋茨又捐了錢?


  李默心裡想到,怎麼沒有通知我?

  但這個他沒有多想,老喬與比爾蓋茨盡了心意,大不了以後帶他們多投資一些項目,這些捐贈就賺回來了。


  他說道:「這就消化不良了?不要忘記六叔,他的那筆投資頂多到明年春天便會有收穫,到時候捐過來的資金應當也不會低於三億美元,到時候怎麼辦?」


  「會有這麼多?」老陳一顆心又怦怦亂跳起來。


  「應當有吧。」李默說。


  在李默指揮下,老邵在灣灣哪邊的投資可不少,李默估計著,這二次收益,老邵最少能獲得八億美元的收益,多則能超過十億。


  沒有李默幫助,前世老邵就捐了許多錢到了國內。


  李默帶著他賺了這麼多錢,能拿出三分之一用來捐贈吧。


  「校長,你必須將這些錢計算上,若是他拿不出來這麼多,我可以替他補上。特別是建設,一旦重複建設,等於將錢糟蹋了。」


  「好的。」


  「還有擴張也要注意,同樣得合理的擴張。」李默說。


  在他想法里,擴張是必須的,也是支持的,不為別的,他哪家孤兒「院」以後就要佔據很多名額,這些大學一起擴大了,才能招收更多的學生。但不贊成這種胡亂地擴張,更不贊成將學校變成一座綜合類的高校,國內綜合類學校還少嗎?有的脫變成功了,可多數高校純粹是在浪費錢。


  就像華理大搞的這個商學院……李默真的沒有看好。


  最好的擴張,是將自己已有的每一個院系做大做強,做成國類最頂尖的專業系,最好的例子就是中科大,幾十年未擴張,但出的論文與各個成果,一點也不比北大與清大差。


  李默還補充了一句,特別是材料學與納米學。以後國內的材料學都一直很落後,比如發動機,除了技術跟不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特種鋼材跟不上。別以為眼下消化不良,真找准了幾個目標,這些錢,包括老邵未來的捐款,都遠遠不夠的。


  老陳在沉思。


  開學第一天,因為是新成立的分學院,三年級生不多,多是從其他院系轉過來的學生。


  講課的教授壓力山大。


  俞通貴的事鬧得很大,迫於壓力,學校已經對各個教授將李默身份公開了,包括這個新學院的各個教授,同樣也知道了李默的身份。


  他們不過懂一些理論上的學問,李默已經開始掌管著幾萬名員工,數家公司了。


  實際上李默也看了一些工商管理方面的書籍,還派人搜羅了美國各個著名高校的相關教材來閱讀。


  可這樣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他還是覺得很新鮮,雖然不完全認同老師的說法,不過也有不小的受益,居然聽得津津有味。


  下了課,王小曼問李默,為什麼宜安公司各個產品的廣告做得很俗氣。


  她不知道用什麼形容詞來比喻。


  不但俗,並且俗不可耐。


  比如安安牛磺素飲料,先是一個年青人無精打采地趴在辦公桌前,這時邊上一個人遞來一瓶安安牛磺素飲料,打開喝了,馬上精神抖擻,然後跳起來大叫一聲,安安,消除疲勞每一天。


  一次看看還好一點,但天天看,甚至一天得看到好幾次,都將王小曼看得嘔吐了。


  其他產品也是如此。


  「你不懂,這叫洗腦式營銷。」李默說。


  眼下國內各個企業對廣告還不是太重視,從電視台到各個電台,收費也便宜到了極點,因此外商入駐后,迅速將國內企業殺得潰不成軍。等到國內企業漸漸重視廣告時,收費卻嘩啦啦漲了起來,成本越高就是越高。


  廣告有沒有用,且看宜安的訂單就知道了。


  而且隨著銷售額的擴大,短短一個月,宜安已經將在其他省市擴大分公司的計劃提上了議程。


  王小曼又說:「那個姓郭的倒霉了吧?」


  「姓郭……」李默恍然大悟。


  難怪,郭紫蓉父親,與那個孫市長查出來的數字,實際並不多,不多,則意味著動靜不大,不易被別人發現。李默還琢磨著,可能是那個孫市長得罪了什麼人。畢竟郭紫蓉父親才去翼省不久。


  原來是王小曼她家那個大雜院的幾個長者出的手,那沒問題也查出問題了。況且從現在起,有幾個官員能經得住調查的?


  查就查吧。


  即便不查,以郭紫蓉父親現在的心性,以及滑落的速度,早晚會越陷越深。不查是幸運,一旦到時有人調查,出的事更大,到時候自己將錢填補上,也休想假釋出來。


  不過李默不喜,說:「我的事,你少管。」


  「我沒管啊,只是我爺爺問了你一些情況,我與我哥哥也說了你一些情況,說到了勢利的郭縣長,我爺爺惱了,才對其他長輩說了,讓人下去查一查。這些官員不應當受處罰嗎?」


  「不要說得大義凜然,若查,你哥哥同樣不經查。還有,這學期我可能真做一個樣子了,期末考度更不會參加了,你要做好思想準備工作。」


  「我哥哥怎麼啦,怎麼啦?雖然他佔了你一點便宜,但替你擺平了多少麻煩,你知道嗎?」王小曼傲嬌地說。


  她指的是新東方。


  新東方與宜麗一個樣,得於各地鋪設新學校,若是沒有王昌平他們的股份,掛著外資也不行,弄不好又會有一些分校停擺下去。


  但在王昌平這幾個人奔波下,麻煩一一得以解決。


  這是付出,不過回報也豐厚。新東方用李默的話來說,在這十年內是休想分紅了,雖然不分紅,可它的資產是在迅速膨脹的。


  新東方雖然不能迅速分紅,可宜安頂多到明年年底就能分到一些紅利,後年便會正式分紅。


  而王昌平幾個衙內只出了一小部分的本錢,即便是這些本錢,大多數還是從銀行套來的。


  意義也不同,這是正兒八經的投資,而不像原來,當真倒賣批文是合法的?


  「好,好,你哥立了大功,我說錯了還不行嗎,姐。」李默無奈地說。


  但不久,李默再次開始請假。


  劉向忠打來電話,說是東德有好幾個衙內對李默的以物資換技術,產生了興趣。


  這是李默想出來的借口,都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不是要互相幫助?當然,也不能無償幫助,東德拿出了相關的技術,甚至生產設備與生產線,李默必須支付東德現在緊缺的各種輕工業品,特別是各種輕紡工業品,主要就是衣服鞋帽箱包。


  這樣,即便史塔西調查到了,問題也不大。


  畢竟暫時是同一戰線的,而且中國與西方世界也開始交惡了。


  但是這幾個衙內,對李默更感興趣。


  經他們一說,隨同劉向忠過來的幾個蘇聯衙內,對李默也動了興趣。


  雖然這幾個國家消息同樣是封閉的,不過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妨礙,照樣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劉向忠沒有答應。


  這是「社會主義」國家,李默在中國隨便怎麼跳問題不大,但到了其他國家,可能就是兩樣了,什麼情況都能發生。


  李默想了想說:「對他們說一聲,我們在貝爾格萊德見面。」


  貝爾格萊德是南斯拉夫的首都,冷戰時候,斯大林對東歐國家就像使喚小夥計一樣,這讓鐵托不滿,甚至斯大林一度曾準備安排殺手刺殺鐵托。於是在鐵托帶領下,與中國一樣,雖是社會主義國家,但脫離於華約之外。


  美國藉機大獻殷勤,提供經濟援助,開放市場,使得南斯拉夫迅速成為小康國家。但與對付中國一樣,雖然拉攏著鐵托,可一直蠱惑著南斯拉夫也實行多黨執政。


  南斯拉夫沒有同意,西方國家達不到目標,於是撕開偽善的面紗,外部實行經濟制裁,內部蠱惑一些人成為帶路黨,配合著西方人主動分化瓦解著南斯拉夫,加上鐵托去世,後面領導人控制不了局面,南斯拉夫每況愈下了。


  提到了貝爾格萊德,李默不得不承認美國人的外交手段確實很厲害。


  實際上前段時間中國同樣地危險,差一點就成了第二個南斯拉夫!

  之所以選擇貝爾格萊德,是因為以前南斯拉夫雖與蘇聯交惡,後來赫魯喬夫上台後,兩國關係開始緩和。這些衙內能來南斯拉夫,但雖緩和了,蘇聯仍不能控制南斯拉夫。


  此外,南斯拉夫與中國關係一直很不錯,雖然後來歐洲各國多投了贊成票,但提議中國進聯合國的23個國家中,只有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與南斯拉夫這三個國家。


  畢竟是初次見面,最好還是選擇一個安全的地點。


  貝爾格萊德,恰好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地點,並且對李默很有利的會面地點。


  並且李默對這次會面,內心也十分期盼,未來幾件大事,可能就是從這次會面開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