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茅台
八十年代初出門在外流行什麼衣服呢?
老實的人一身中山裝,下面著一條平褲,新潮的則是蝙蝠衫與喇叭褲,女同志則是連衣裙,要麼是短袖襯衫搭配一條健美褲。 ? 至於牛仔褲,連新潮青年都不敢穿,那是「不良青年」的專利。
李默從箱子里拿出幾套衣服,說:「爸,換上這幾件衣服吧。」
還是很普通的衣服,秋衫秋褲,不過布料比李廣平身上的秋衫秋褲好多了,裡面是一件長袖襯衫,外面則是一套很正規的西裝,外加皮鞋帽子。
是李默暫時向喬治借來的錢,在街上找一些手工店鋪,拿出他畫的圖紙訂做的,不畫圖還真不行,裁縫們真的不會做,甚至有的人都沒有看到過西裝。即便做出來了,如果李默不說,弄不好沒有肩襯,也沒有絲質內層。
西裝就算是很新潮的了,唐裝的什麼,想都不要想,穿出去人家不是說你宏揚民族服飾,而是說你是神經病。
「這……」李廣平忸怩地不肯穿。
「爸,我自己也訂做了,咱們要出國,不能丟中國人的臉,是吧?」
李廣平也愛國,最喜歡聽《岳飛傳》與《楊家將》,一邊聽著一邊會罵秦檜與潘仁美。
李默就說,潘仁美不是壞人,還是很不錯的。
他說得沒錯啊,潘仁美就是潘美,論軍事才幹,楊業未必是潘美對手,人家一二三就將南漢滅掉了,曹彬平南唐,若不是潘美、王明與劉遇爭了氣,以曹彬的能力根本拿不下南唐。
論仁義也有仁義,據說還救了柴榮的兒子,立下大功也從來未爭過功勞,還要怎麼著?
結果被李廣平大罵了一頓,說李默讀書讀昏了頭,嚇得李默不敢作聲。
李默一句話,李廣平立即將新衣服換上。
巢市有火車站,四人上了火車,喬治訂的是卧鋪,這時候卧鋪票一般人同樣弄不到,有錢都不行。
到達鳩城后,再從鳩城轉車去魔都。
真的不遠,不過四百來公里,但就是這四百多公里,整折騰了一夜多,到了第二天快中午時,才抵達了魔都。下了火車,到機場還有好一段路呢。
坐在公交車上,李廣平看著窗外說:「小默,魔都真大。」
王翻譯低聲對李默說:「你爸去了紐約,會更驚訝。」
「王先生,我很自豪……」王翻譯以為李默寫了書,能帶著父親出國見世面,才感到自豪。他誤會了……紐約現在肯定繁華,但李默腦海里卻浮現出幾十年後魔都的樣子。
四個人運氣不錯,碰著了一架大飛機。
他們進了商務艙,客機上有兩個漂亮的空姐,不過不可能看到後世漂亮的空服,衣服同樣很土氣,就是一套連衣裙,年長一點的空姐可能很保守,在上面短袖襯衫裡面,還穿了一件白色的背心。
人靠衣服馬靠鞍,李廣平經過李默一打扮,人變得精神多了,雖然他在西裝裡面穿著同樣土氣的毛線衣,但在國內,這一套衣服算是新潮得不能再新。
兩個空姐行了一個禮說:「歡迎領導光臨。」
能做商務艙的肯定是領導……這身打扮也像是一個領導。
「領導?」李廣平愣了一下。
李默連忙說:「兩位小姐,你們忙你們去吧。」
飛機飛了起來,李廣平又驚訝地說:「小默,那是不是雲彩?」
「是啊。」
「怎麼像霧一樣?」
「它本來就是霧,高為雲,低為霧,所以騰雲駕霧是連在一起讀的。」
「萬一掉下去怎麼辦?」
「爸,別亂說,」李默差一點想捂他父親的嘴巴。
嚴格說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不出事便罷,一出來又是死亡率最高的交通工具。
相比於外國,中國航班事故率是很低的,據說一百多萬次飛行才有了一次空難,如果每天都坐一次飛機,得三千多年才能碰上空難事件,並且這個空難還包括一些小型事故,不完全是大型災難。
中國號稱世界上空難事故最少的國家,要到2oo2年以後了,這一年乃是一道分水嶺,之後十幾年時間內,只有兩次大型空難事件,但之前,平均起來,能一年生一次。
遇到講究的,聽到李廣平的話后,真能罵李廣平。
可是李廣平看著下面的建築越來越小,真的有些緊張啊。
「爸,若擔心,就不要朝外面看。」李默是好心,他前世坐過好幾回飛機,不在意,可是父親兩世為人,也沒有坐過一次飛機,因此讓他坐在靠窗戶的位置,讓他能看看外面的景色。
很快,飛機鑽出大氣層,也平穩下來。
飛機不抖動了,李廣平臉色也恢復正常,年青的那個空姐推著小車子過來,柔聲地問:「你們要什麼酒水?」
不但用漢語問了,還有英語與粵語問了一遍,反正英語絕對比李默說得流利。
李默看著車架,驚訝地問:「居然有茅台?」
這是八十年代初很搞笑的事,不是所有客機,只有少量客機,大多數是國際航班,客機頭等艙商務艙不但提供茶水飲料,還提供各種酒,有啤酒、葡萄酒,還有茅台酒。
傳說中的大龍蝦肯定是瞎扯,沒有大龍蝦,卻有豐富的食物。
也不知道是那個領導沒有拍腦袋,而是拍屁股決定的,執行的時間不太長,幾年後禁止了。
李默不知道,雖然茅台酒現在真的不貴,只有十二塊錢一瓶,但這可是在飛機上唉,能喝酒嗎,並且喝的還是五十多度的烈酒。
好吧,飛機上喝茅台,這個茅台要喝喝是什麼味道,他說道:「小姐,來幾杯茅台,喬治,王先生,你們要喝什麼?」
「來瓶啤酒,」喬治臉色很正常,看來他來的時候,大概遇到了這種事,已經不驚訝了。
空姐聽從李默指示,倒了兩杯茅台酒,還是那種一兩多一杯的高腳玻璃杯。
李默喝了一口,還是那個味。喬治尖叫起來:「賣糕的,默李,這個酒你不能喝。」
「喬治,我們中國與你們美國不一樣,我們村有一個青年去年結婚,他感謝我教了他種植大棚蔬菜,強行拉我去吃喜酒,那天我喝了三兩多,也沒有醉。」
曹鎮吃喜酒的酒杯比較小,一種牛眼杯,三杯一兩,六斤結婚那天,幾個人是強行勸了李默幾杯酒,加上六斤敬的三杯酒,前後喝了十杯,確實有三兩出頭。
「賣糕的……」喬治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反正兩次中國之行,在他印象里是各種野蠻,各種落後,各種古怪。
「領導,小同志,你們剛才說什麼村?」空姐能聽懂英語,況且李默幾乎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說出來的,她不解地問。
「我們哪兒叫華西村。」李默捉狎地說。
現在哪有華西村的說法,不管是什麼村子,肯定是農村。
「那你爸……」
「他是農民,我是學生。」
農民、學生、外國人,看著這一對組合,空姐也斯巴達了。
飛機降落在香江,李廣平看著外面,問:「小默,怎麼比魔都還要好?」
「爸,它的背後就是我們中國,我們中國還沒有完全開放,香江成了中國最重要的口岸,以十億人的營良來供應一個城市,你說這個城市會不會好?」
李默說得有些偏激,在這段時間裡,香江與內6是起著互補作用的,內6滋壯了它的展,它也幫助了內6。
並且這段時間香江人在香江地位很差,直到十幾年後快到交接時,彭定康來了一個民主**,香江百姓狀況才得以改善。國家當時也沒有太注意,沒有出台相關的防範措施,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故事。
問題也不嚴重,只要主權回來了,一些小漢奸能蹦出什麼?不過這些數典忘祖的漢奸蹦來蹦去,確實讓十幾億中國人噁心了,也包括李默,甚至導致李默現在就對這個城市產生了排斥。
繼續飛,十幾個小時后,飛機在紐約機場停下,李廣平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看了看手錶說:「小默,不對啊,難道我手錶壞掉了?」
王翻譯不由地搖頭。
李默沒有認為父親丟臉,不識字了,知道什麼叫時差?他又慢慢地解釋起時差,李廣平才明白過來,原來兩地差了十三個小時,曹鎮晚上六點鐘,這邊才是凌晨三點鐘,這邊早晨六點鐘,曹鎮哪邊已經到了晚上九點鐘。
四個人下了飛機,喬治傲然說道:「歡迎來到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