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新的開始
李庄終於通電了。
在李默印象里,曹鎮農村有五個良性的變化。
責任田,它是開始,也是根基。
第二個變化就是家家戶戶開始通上照明電。
蓋房子熱潮,開始蓋的都是瓦房,十幾年後才漸漸興起蓋樓房。
打工潮的出現,也就是農民工,李默指的可不是真的農民工,包括農民工,也包括許多外出做生意買賣的,在家搞養殖業種植業的。
開始出現一些鄉鎮企業,路路通。
這也是未來中國大多數農村的變革,當然,哪些極個別比較好的農村不能算,偏遠的貧困山區也不能算。
然而隨著條件轉好,暗下里卻刮著一歪妖風,結婚時必須在城裡、最少在鎮上買一套房子,本來好好的結婚,那怕在農村蓋一個差不多的樓房,十幾萬塊錢就夠了,二十萬塊錢基本能滿足結婚的需求。沾到去城裡買房子……這個結婚花費就離譜了,逼得許多青年去滇貴哪邊買老婆,還成群結隊地去,結果有一年將哪邊的小夥子惹急了,將兩人打得鼻青臉腫地逃了回來。
但通上照明電,肯定是一個良性的變化。
奶奶說:「通電了,小默去外地讀書了。」
這幾年油燈生涯將李默坑苦了,越是昏暗的燈光越是容易得近視眼,為了保護視力,不像前世哪樣戴著一個討厭的近視眼鏡,李默只好端坐著看書寫字,這無疑會更吃力。
李廣平說:「媽,你怎麼拿現在與過去比,日子總會一天比一天好,像他這般大時,我連飯都吃不上。」
說完又抱怨:「小默,你幹嘛將這些書一起帶走?」
也就是李默從鳩城買回來的哪些書,後來在石頭城又買了幾本英語書,別看它們疊起來只有幾排,真打起包,份量可不輕。
「爸,這些書我上初中還有些用。」
「小美不能看嗎?」
「不要說小美,讓青梅過來看都看不懂。你還指望小美以後成績也像我這樣?千萬別……」李默擔心地說,如果父母邪乎起來,讓小妹也要考九十多分,小妹就慘了。
「小妹,讀書是要努力的,但真考不好也不怕,有大哥在。」
「有你這樣做大哥的嗎?」李廣平一巴掌差一點落在李默腦袋上,突然想到了縣招生辦老師所說的話,腦袋不能打的,於是換到了李默肩膀上。
李廣平挑著一大擔東西上路,有書,有被褥,衣服,還有其他的一些生活用品,主要書重啊,壓得扁擔都彎了下去。
李母也跟了過去。
前幾天李廣平父子二人先行,得將房子租好,李母是跟過去認門的,以後打算每月來一次,乘早班車過來,將李默的衣服洗乾淨,再乘晚班車回家。
李默自己也能洗,不過李力氣小,確實洗不幹凈。
三人乘著汽車來到巢市,來到李默的租住屋,是老式房屋,也是私家房。一般老式房屋都是私家房,而小區樓房現在多是單位的房子,沒有開發商,也沒有中介商。
單位房同樣也有人對外出租的,不過數量很少,極不好找,時間有限了,父子兩也不可能去找單位房的出租房。
但房子環境不錯,有一個院子,院子里還有一口水井,除了正房外,東西兩邊各有一套廂房,門口就是一條大河,也就是曹河的末端分出來的一段小汊河,不遠處就是大湖了,離中學也很近,只有六七百米遠,走得快,十分鐘就到了。
房主有兩個兒子,都有了工作,也成了家,搬到單位房子,因此東西兩邊廂房一起空了出來,西廂房做了廚房與雜貨間,東廂房幾乎是完全空著了,裡面有許多傢俱,包括床櫃桌椅,還有一個小爐子。
主要是現在打工潮未出現,又不是大城市,房子不易租,房子便宜,房租更便宜。
李廣平父子兩找到這裡時,一眼就看中了這個房子,環境安靜,家庭情況也適宜……因為沒有孩子會吵著李默學習,特別是那個爐子,讓李廣平很滿意,冬天到來,在外面可沒有炕窩,將爐子生起來,房間就會變得暖和。
李默想搖頭,一個爐子值多少錢?爐子不會貴,貴的是煤球。
院門口有一個大門,到晚上能將門關上。李廣平對城裡面不是很了解,只聽六斤說城裡有點亂,有許多「小流氓」,他也去過兩次石頭城,確實是看到了許多小青年燙著頭髮,穿著喇叭褲,「不男不女」。
李廣平心中也擔心,畢竟兒子太小,萬一遇到壞人怎麼辦?
這個大門又讓他滿意了。
父子兩問價錢,老兩口看了李默成績單后,二話不說,就將房租從每月三塊五毛錢降到了兩塊五毛錢,弄得李廣平都不好意思了。
夫婦兩又對老兩口說了一些客氣話關照話后,替李默將行李放好,帶著李默報名去。
「好大,」李母說。
李默就當沒有聽見,反正在母親眼裡,學校有幾棟大樓房,面積又大,那肯定就是好中學。
一大群老師圍了過來,甚至有的家長都圍了過來。
雖然一中里學霸濟濟,但李默確實太小,就說初一吧,一般的孩子都有十一二歲,但李默只有九歲,或者將他那可憐的幾天零頭算上,才虛十歲。並且來自農村,李廣平替他治辦了幾件新衣服,也是很土氣的衣服。
人家是鶴立雞群,李默往學里一站,整來了一個雞立鶴群……但吸引人眼球的效果卻是一樣的。
大家在圍觀李默,李母卻鬆了一口氣,看來老師們對兒子不錯,她剛剛被一中的面積與建築震懾住了。
交了學費,然後領課本。
初一還好一點,數學,語文,英語,地理,歷史,生物,但初一是叫植物,接著學動物、生理衛生,政治,但是叫思想品德,一個樣。
前世初中九門課,如果以成績劃分,他地理最好,其次是歷史、數學、生物、物理、語文、化學、英語與政治。
化學是意外,初三時他成績進一步滑落,成績只能說中等偏上,已經不再是尖子生,連帶著化學成績也下降。
真正差的是英語與政治。
英語現在肯定沒問題了,政治估計還是一個難題。不是他不懂政治,而是對現在的政治課本真的不感興趣……是政治嗎?他理解的政治與書中的政治相差太大了。
他記得幾年後,中考時,可能考語數外理化五課,三年後考什麼,李默記得也不是很清楚,畢竟那一年他才在上初一。他眼光也不可能放在中考上,而是高考。
選文科有文科的優勢,歷史地理他前世成績就好得可怕,幾乎都是九十多分,但到時候政治必然拖分。
選理科,等於多了一門課,能將政治分數攤薄,他的理化生三門課都不是太差,也談不上特別好,問題是八幾年理科也必須考政治……
看情況來吧,但到了初中,他成績絕對不可能像小學那樣特別驚艷,政治還會繼續拖後腿,讓他花很多精力死記硬背政治,那顯然不值得的。
不過在初中,他仍有著許多優勢。到了高中,這個優勢就不大了,到時候會有許多同年級的學生成績超過他。要麼就是他成年人的思維,可能有助於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當然,他也不想考清大北大,更不想做高考狀元,以他的智商與學習能力,考一般重點大學,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其實頭痛的不是李默,而是各學校的老師。
如果一切為了考試服務,從初一就要分文理科,省得學生浪費精力與時間,老師也頭痛。如果認為高一以前的副課必須要學習,就像理科生,同樣必須要了解一些歷史、地理的基礎知識,文科生也必須要了解一些生物、物理與化學的知識,那麼中考時必須門門課要考。
關鍵未來中考變化最大,各省有各省的玩法,各地區又有各地區的玩法,並且今年能這樣動,明年能那樣動。
中考不確定,分科不明確,老師只好門門課都教,學生只好門門課都學,這意味著李默想要成績不難看,所分出來的時間會更少。
李廣平夫婦不懂了,辦好了報名手續,兩人再三叮囑,然後被李默送到了汽車站。
李母坐在汽車上哭了。
李默也看到了,並沒有太在乎,母親性格就是這樣的,高興起來能笑得哈不攏嘴,悲傷起來能大哭一場,生氣起來,與父親一樣,恨不能將子女打死。
習慣就好了。
汽車走了,李默長鬆了一口氣,不管如何,是自由了。
如果李廣平知道他是這種心聲,說不定能立即從長途汽車上下來,在汽車站門就給他來上一頓板條炒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