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不是辯論
第217章 不是辯論
還不等那位大人說話趙雲舒就開先開口了。
“哦,不重要,還是請問這位大人貴姓?您是什麽官職?”
剛才那位站出來參看王的大臣道:
“老夫姓張,是禦史,至於禦史中的官位如何分,怕是老夫說了王妃也聽不懂。”
趙雲舒笑了,笑眼彎彎的看著這位禦史張大人。
從袖子裏拿出一個小本本,一邊翻一邊道:
“禦史張大人是吧!
我先不問您參我夫君什麽?
我就想問問您,兩個月前您在京郊西邊買的莊子,用的可是你的俸祿?”
張大人被她這一問反倒愣了下,隨即麵色變換的道:
“這乃是老夫的家事,”
他話還沒說完,又被趙雲舒打斷。
“張大人這怎麽能是您的家事呢?
畢竟您用來買莊子的錢,可是五個月前,永興侯從吉祥群中調出來的。
要不要我去那莊子原主人那裏查一下,您給的銀票和永興侯兌出來的銀票,上麵的編號相不相同?
收受賄賂,此乃一宗罪。
另外您家夫人最近從錦繡閣定製的首飾頭麵,四個月加起來足有三千兩。
而您夫人,也隻是書香門戶出身。
請問張大人,您夫人買首飾的這些銀子,也是從您的俸祿中出的嗎?
您一個月的俸祿有幾何?一年俸祿又有幾何?”
趙雲舒說著,將手上的小本子翻了個頁,繼續道:
“您每月俸祿五十兩,另外衣服布匹糧食等我給你折成銀子算六十兩。
那您每月的銀子也頂多一百二十兩。
請問您夫人是如何做到,四個月隨隨便便就能花三千兩,買首飾頭麵衣服的?
這些還不算您府上的開銷。
張禦史,要不要我再給您算算,您兒子女兒每月的開銷,您府上每月的開銷?”
張大人聽他說了這麽多,已經嘴角抽抽瑟瑟發抖。
隻能強忍著心中的懼怕,梗著脖子道:
“康王妃,我們現在是在說康王的事,你扯這些難道是想聲東擊西轉移目標嗎?”
趙雲舒笑了
“張大人為何會覺得我是在聲東擊西呢?
難道我說的這些不是事實嗎?
您自己都其身不正,卻還要站出來彈劾別人?
我夫君做錯了什麽?彈劾他貪汙了陸知府和張知府,府中的銀子嗎?
這些你可以問戶部,我們同戶部不交接的時候,兩位知府家中抄出多少銀子都有記載。
買糧又花了多少銀子也有記載,這一筆筆我們都記得清清楚楚。
您若是沒有的確實的證據就站出來,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要彈劾我夫君。
那您這禦史做的,可不是聞風而奏,是捕風捉影!
我看您之後還是去大理寺,將您家中的這些銀錢來源交代清楚,再好好當官吧!”
趙雲舒說著,又走到另外一個官員麵前問:
“這位大人您貴姓?所任何職?您又談何我夫君什麽?”
那位被他問了一臉的官員頓了下咽咽口水道:
“下官彈劾康王殺良冒功。
說到這裏那位大人的腰板挺得直了直。
“康王殘殺難民,這可是有目共睹的,康王妃總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趙雲舒的點頭,一邊翻著小本本,一邊問:
“這位大人不知您貴姓?”
這位大人抖著手,指著趙雲舒質問:
“你,你你想做什麽?
康王妃,咱們是在說朝廷政事,你不要說那些有的沒的幹擾視聽。”
一旁,剛才被趙雲舒扒了幹淨的張大人來一句
“魏大人,你行得正坐得端,怕她作甚?”
魏微大人看一眼跪在地上的張大人,很想上去堵住他的嘴,求他別說了,他怕。
不僅是他,就問這滿堂文武有幾個是幹淨的?
這位連人家中女眷,在錦繡閣花了多少錢買首飾頭麵衣服等,都能給扒拉出來。
他家也有為了長公主宴會精心打扮的女兒,還不止一個,是三個,這錢花的能少了嗎?
“哦!魏大人啊!”
趙雲舒一邊說著,一邊翻著她手上的小本子,似乎是在找記錄魏大人的那一頁。
同時還道:
“魏大人你能說出這種話,想必當時是不在場了。
那在場之人難道沒有告訴魏大人,當時的情況,如果不斬殺那些難民立威。
我想我和王爺怕是都要被那些難民給生吞活剝了。
那告訴王告訴魏大人這個消息的人,居心叵測呀!”
她說著,看著手上的本子一頓,笑了。
仿佛就是找到了記錄這位魏大人的那一頁。
好整以暇,笑眯眯的看著魏大人問:
“倘若大人當時處在當時的情況,大人又會怎麽做呢?”
魏大人看一眼她手上的本子,魏大人不敢賭。
“這……竟然是這般情況嗎?那告訴老夫子消息的人也沒說清楚。
若當真如王妃所言,那也是情有可原。”
趙雲舒聽他這麽說笑了,點點頭將那一頁撕下來。
當著他的麵撕成碎片後,裝進袖子。
然後走到另外一位大人麵前。
“這位大人您貴姓?所任何職?
彈劾我家王爺什麽來著?”
說來也巧了,這位大人就是送了侄女給永興侯做妾的那位。
這位大人梗著脖子,一臉不相信趙雲舒真的能夠什麽都查得到。
“老夫姓誰名誰,為何要同您說?如今就是在朝會上, 康王妃是想擾亂朝會,還是想擾亂朝綱?
自古可從來都沒有女子參與參與政事,康王妃您這般不合規矩吧?”
趙雲舒翻著手中的小本子,三到一頁的時候停下來,恍然大悟的看著手上的小本本道:
“哦,原來您送了娘家二叔的侄女給永興侯做妾呀!
聽說那位小妾正得寵,您老從中也沒少得好處吧?”
“一派胡言,這根本就是沒有的事,康王妃您為了康王,往老夫身上潑髒水,究竟意欲何為?”
趙雲舒一邊說,一邊看著手裏的本子道:
“您可還真別說不知道,從你府上往那位遠親娘家侄女家裏,送了四封信,兩箱首飾,兩千兩銀票,再狡辯有意思嗎?
還有你養的外室,就在慶安胡同,第,”
“夠了!老夫,承認,老夫所彈劾之事,並沒有確實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