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尷尬的希特勒
一連幾天,約翰都沉浸在極度喜悅之中,臉上的笑意根本掩飾不住。每天一下班,他就著急往家裡跑,根本沒有心思再去關心歐洲那攤破事。就連在陸軍參謀部對德國入侵斯堪的納維亞的分析會上,他都有些心不在焉。
其實不只是約翰,陸軍參謀部里有很多人都知道波羅的海沿岸遲早是要出事。為了切斷德國與瑞典之前鐵礦石運輸,英法兩國對挪威早就虎視眈眈了。在蘇芬戰爭期間,他們就曾經想打著援助芬蘭人的旗號,出兵佔領挪威的納爾維克港。
就在幾天前,丘吉爾才剛剛在倫敦召開最高軍事會議上說服英法兩國領導人實施他在幾個月前提出的計劃——在挪威海域佈雷,並派軍在納爾維克、特隆赫姆、卑爾根、斯塔萬格登陸。
丘吉爾原本還想同時在萊茵河空投水雷,以阻止德軍向西推進的。但由於法國人但心德國報復,反對在萊茵河佈雷,雙方為此一直爭議了3天。沒想到,他們還在對行動細節進行討論的時候,德國人卻搶在他們前面對丹麥和挪威下了手。
4月10日凌晨五點,以迪特爾少將的第169山地師和德國空軍第一空降團為矛頭,德軍搶先佔領了丹麥。同時,德國海軍協助尼古拉斯-馮-法爾根霍斯特將軍的部隊在挪威的幾大港口進行了登陸,大膽而迅速的空降和兩棲作戰完全出乎英法兩國的預料之外。
從陸軍參謀部軍事情報處獲得的信息來看,德國人在丹麥的行動非常成功。3艘運兵船悄悄駛進哥本哈根港,除了與一名用手槍抵抗入侵者的孤單的警察發生了短暫交火外,佔據整個城市的行動再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在同一時間,德國空降部隊也在奧爾堡的機場著陸,摩托化部隊從弗倫斯堡穿越了德國與丹麥的陸地邊界。很快,德國人就接管了丹麥的主要港口和島嶼,控制了至關重要的海洋通道——丹麥和挪威之間的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
早晨大約6點的時候,驚慌失措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就下達了停火命令。雖然丹麥總司令普賴爾並不打算理會這條命令,並公開號召丹麥軍民抵抗入侵者。但在6:45的時候,國王就派出了他的私人助手,解除了這位總司令的指揮權。
僅僅一頓早飯的工夫,死了12個人,丹麥就放棄了抵抗,承認了德國對它的軍事佔領。相比之下,挪威人還是更有骨氣一點,他們好歹堅持抵抗了五天,國王哈康七世還親自進山打了幾天「游擊」。
相對於德國人的迅速果敢,英法聯軍則優柔寡斷,行動遲緩得多。一直到14日才開始在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中部的納姆索斯和翁達爾斯內斯登陸。因為未掌握制空權,輸送部隊和補給的艦船遭到了德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襲擊,損失慘重。。后兩路登陸部隊很快就被迫從海上撤往納爾維克地區,在那裡與德軍形成了僵持。
美國陸軍參謀部的軍官們都對德國人在此次作戰中使用的新戰術很感興趣,討論從一開始就非常激烈。大家一致認為,戰役發動的突然性才是德國人敢於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進行跨海作戰,並取得勝利的關鍵。
而為了實現進攻的突然性,德軍統帥部精心策劃實施了人類戰爭史上的首次空降作戰。這種全新的空地立體作戰方式,讓美國陸軍軍官們大開眼界。雖然軍事情報處所獲得的相關資料並不太多,但並不妨礙大家爭相對這種新戰術發表看法。
如果是以前,約翰免不了要聯想到幾年後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前夜實施的大規模空降,以及之後在荷蘭進行的「城市-花園」行動,然後憑藉先知先覺的優勢對這種新戰法的戰術特點和實施原則總結出個一二三四來。
但是現在,他一心想著早點開完會回家呢,哪有這個閑心思。他只是在被阿諾德副參謀長點名之後,才簡要的從一個後勤軍官的角度出發,指出了空降作戰可能會對戰線後方的戰役支撐點,比如油庫、機場、指揮所、橋樑、鐵路樞紐等造成威脅。
雖然他的本意是保持低調,但是他「看似尋常」的發言還是讓很多軍官眼睛一亮。傑羅和幾個相熟的軍官都湊了過來問這問那。
約翰後來才反應過來,自己的腦袋又抽了。他隨口說的那些,並不想自己想象的那麼稀鬆平常。有些已經屬於後世特種作戰的範疇了,在1940年這會兒,這甚至比空降作戰本身還有前沿。
好容易滿足了傑羅等人的好奇心,等約翰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更讓他不爽的是,居然又有一個不速這客跑到家裡來打擾他享受「天倫之樂」。這個人就是小馬士基。
自打丹麥淪陷后,小馬士基就一直跟在哥本哈根的父親聯繫不上。六神無主的他直接跑到了約翰家裡來,想通過約翰的關係網了解一下丹麥那邊的情況。
約翰對丹麥那邊的具體情況也不太了解,在他的前世記憶里根本沒有多少關於這個小國的信息。不過他還是答應找外交系統的朋友幫小馬士基打聽一下。
幾天後,約翰收到了美國駐柏林大使館海軍武官維克多中校的電報。電報里,維克多對丹麥被佔領后情況的描述,著實讓約翰有些意外。
別看丹麥在德國入侵一個小時候后就跪了,但它給希特勒帶來的麻煩遠比抵抗了五天之久的挪威要多得多。約翰估計,希特勒這會兒也在為此感到頭疼呢。
事情是這樣的,由於德軍為了保證戰役的突然性,入侵前並沒有向丹麥宣戰,而丹麥政府又沒有進行抵抗。所以從法理上講,丹麥和德國自始至終都沒有處於戰爭狀態,丹麥依然是一個中立國。
希特勒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根本沒預料到的尷尬境地,由於丹麥人沒抵抗所以他們不是被打敗的,從而德國人也就不得不信守他們的承諾:德國進入斯堪第那維亞是為了「保護」它們不受盟國侵犯。
對於德國來說,解散丹麥政府並直接統治這個小國將對其在中立國之中的聲譽形成嚴重打擊,引起瑞典、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一大堆「中立」國家的猜疑和不滿(這幾個國家都是比較親納粹的,是德國的潛在盟友)。
就這樣,德國人不得不捏著鼻子去面對一位國王、一個議會和一個得到承認的民主政府,即使他們對丹麥人的「不配合」再惱火,也不能解散他們。
維克多告訴約翰,在國外的丹麥人開始成群結隊涌到盟國,5000多丹麥海員帶著丹麥90%的船隻進入了「友好港口」。而在丹麥國內,丹麥人彷彿德國人不存在一樣繼續生活,如同克里斯蒂安國王不理睬德國哨崗的敬禮一樣不理睬他們。
至於老馬士基,維克多得到的消息時,對方的人身安全沒有任何問題。但由於失去了全部在海外的船隻,馬士基航運在事實上已經停業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