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關於納粹的報告
接下來的幾天里,約翰開始抓緊處理基金會的產業。? ≠他一天都不想在德國多待了,倒不是因為怕了納粹。而是他突然現,自己已經在一點點地被這裡環境所改變了。
剛到柏林那會兒,約翰只要看到餐館的門口掛著「不招待猶太人」的牌子,就馬上退縮,寧肯到別家去。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邀請他去這類餐廳吃飯,他的態度也逐漸動搖了。雖然心裡還是有些疙瘩,但約翰開始覺得因此拒絕這些邀請是愚蠢的。再到後來,他連想都不想,就自然而然地對這些館子門口的牌子視而不見了。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真是可怕。就像約翰明明知道斯多勒所作的勾當是令人作嘔的,但他卻越來越心安理得地從中分享著好處,甚至開始覺得對方是個不錯的「朋友」。
當約翰意識到自己的這些變化時,著實被驚出了一身冷汗。約翰雖然是個資本家,追逐利益是他的天性,但他並不希望因為這點小利就泯滅了自己的良知。
約翰很清楚,納粹目前頒布的關於猶太人的各項法律,其目的根本不是像他們宣揚的那樣,是要限制這個少數民族,使他們在德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不過他們應得的部分。
這些排猶法案的本質,就是掠奪。現在還只是掠奪猶太人的財產,以後還會掠奪他們的生命。約翰現在只想早一點了結這些「objekte」業務,然後離它越遠越好。
在約翰適當調整了報價后,這項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只是在鑒定克諾普曼提供的那批藝術品時出了點小波折。
孔蘇埃洛堂姐辦事是很有效率的,在接到約翰的電話后,她很快就替他找來了三名專業鑒定師。一個瑞士的珠寶商人負責鑒定各種飾、鐘錶,一個巴黎大學的美術史教授負責鑒定油畫和雕塑,一個英國皇家紋章院的退休書記官負責鑒定那批古董兵器和勳章。
本來一切進行的都很順利,問題出在那幾幅德國當代藝術家的畫作上。那個法國教授對這些受納粹高層追捧的「當代藝術家」的畫作嗤之以鼻,認為它們毫無藝術價值、只是些供商業廣告使用的**畫。這個法國教授的「傲慢」讓德國人有些惱火。
約翰對油畫的鑒賞力不怎麼樣,不過考慮到希特勒本人也不過是個三流畫家,他欣賞的東西也應該好不到哪去。而且這些油畫一旦被打上了「納粹」的標籤,以後估計也很難被收藏界所接受。
有一點,約翰是可以肯定,德國在這段時期里沒有出過什麼「藝術大師」。即使有,後世也不會予以承認,比如他在戈林宴會裡遇到的萊妮·里芬斯塔爾。
這個美麗的、堅強的、才華橫溢的女電影導演在紀錄片上的成就無人能及。但在戰後,她的藝術成就成為了一個禁忌,一直到下個世紀才逐漸被人們提起。
前世,在2oo3年,這個1o1歲的女導演去世后,她所拍攝的紀錄片《意志的勝利》、《奧林匹亞》一度在網上熱傳,約翰也出於好奇下載過。
當時,約翰也被這位女導演震驚了。她在記錄納粹紐倫堡會議和柏林奧運會時用到的藝術手法,在幾十年後仍然是那麼震撼人心,讓當時的約翰看得熱血沸騰。
據說,後世某著名導演在籌備奧運開幕式時還在反覆觀看、學習《奧林匹亞》這部影片。連某衛視著名的親子真人秀《爸爸去哪了》,開播季第一集的片頭仍然在模仿里芬斯塔爾著名的「上帝的聲音」橋段。
雖然死後,萊妮·里芬斯塔爾被評為了2o世紀一百位最重要的藝術家(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但在身前,她一直是被主流藝術界所排斥的。
二戰結束后,她因為涉嫌美化納粹而兩次被捕,待了4年監獄中,還一度被關進精神病院,但最後都被無罪釋放了。因為她既不是納粹黨員,也不是納粹支持者,甚至「從未從事過應受懲處的支持納粹統治的政治活動,也沒有致力於建立與自己藝術事業無關的聯繫」。她的罪過只是把納粹拍得「太美」了。
連萊妮·里芬斯塔爾這樣的藝術大師以後都很難被承認,更何況這些約翰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納粹畫家。他果斷地支持了那位法國教授的觀點,拒絕接受這批畫作。
除了處理基金會的業務,約翰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琢磨他給羅斯福的報告上。
他原本想「神棍」一把,對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間領土問題的展趨勢進行一番「預測」的。但是後來,他改變可主意,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費太多的筆墨。他只是簡單地提到了德國對捷克問題的強硬態度,認為納粹不大可能在這一問題上讓步。
即使讓華盛頓知道了「慕尼黑陰謀」的來龍去脈又能怎樣呢?他們要的不就是「和平」嗎。至於捷克的利益,連他們的法國盟友都不在乎,白宮更不會在乎的。
在報告里,約翰著重寫了自己對納粹高層,尤其是對希特勒的感官。
約翰提醒羅斯福總統,現在的美國媒體喜歡把希特勒刻畫為一個滑稽的瘋子,這是嚴重失真的。在約翰看來,如果希特勒去掉那撮小鬍子,他的外表就像是由所有德國人揉合成的一樣。他不是貴族,不是企業家,也不是知識分子或其他什麼,他就像是一個街上的普通德國人,一個對德國未來展有某種思考和領悟的德國人。
約翰在報告里強調,理解希特勒和德國普通民眾之間的這種聯繫是非常重要的。在考慮對德問題時把二者區分開來,是非常錯誤的。希特勒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獨裁者,而是德國一種極端思潮的代表。而且這種思潮正在像瘟疫一樣蔓延,並最終會把這個國家推向戰爭。
約翰認為,面對這種思潮,美國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向他們投降,要麼打敗他們,想要與之和平相處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希特勒真是媒體描繪的那個半瘋半滑稽的戰爭狂人,那麼打贏這場戰爭是很容易的。因為指導一場戰爭需要頭腦、意志力、戰略遠見和手腕。
但不幸的是,希特勒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而且他已經控制住了這個國家,甚至包括思想領域。即便在納粹上層人物之間存在同床異夢的情況,但這並不影響希特勒對這個國家的控制。
一直以來,納粹都對他們領導層內部意見分歧毫不掩飾。表面上看,希特勒是激進勢力的代表,而二號人物戈林則代表較為緩和的那一派。
在希特勒不斷地對外放狠話的同時,很多涉外事務,比如和英法之間的私下溝通,與美國之間的商業談判,則由戈林出面來進行。
但約翰認為,這不過是一種假象,是做給外人看的。當德國還沒有實力動手的時候,納粹是有意想讓外界認為他們內部存在兩種聲音。他們通過戈林釋放一種緩和的可能性,以便撈到更多的好處,並為最終的進攻政策爭取時間。
別看戈林外表很象馬戲團里的畸形人,胖得令人作嘔,卻又偏愛打扮。但約翰很清楚,他卻是個精明的現實主義者,他從現行的納粹政策中獲利甚大,得到的好處遠比其他人要多。
而且戈林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知道雖然納粹展得很順利,但好運總有走完的時候。如果希特勒的進攻政策搞砸了,那時候他作為一直高唱和平的人就會有機會更進一步,一面為那垮台的元流淚,一面很高興能取而代之。
除了對納粹高層的感官,約翰還在報告里著重提到了納粹的排猶政策。他認為,目前納粹針對猶太人的政策,目的遠不止是限制他們的經濟活動。
約翰告訴羅斯福,他感覺納粹是在有意識地將猶太人從其他德國民眾的生活中驅逐出去。這些猶太人正逐步趕出原本的社區、工廠和學校,納粹在人為地撕裂猶太人與普通德國人的日常聯繫。
維克多曾經跟約翰說起過,柏林的猶太人如今大多隻在有限的幾個聚集區活動。因為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都不再接納他們,而他們也盡量避免在聚居區以外的公共場合活動。維克多來柏林快一個月了,甚至都沒見到過幾次猶太人。
約翰在報告里「推測」,納粹這麼做是為了接下對猶太人實施更為殘酷的「迫害」做準備。因為如果民眾日常生活中與猶太人接觸的越少,就越容易聽信政府對猶太人的詆毀,對排憂政策的抗拒感就會越小。
畢竟對於普通居民來說,如果一個慘遭迫害的猶太人是你熟悉的鄰居後者同學,那誰都難免會有惻隱之心。但如果是一個跟你八竿子打不著的,從未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出現過的人,那大部分人都不會有太大反應。
約翰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整理好這份「跑題」了的考察報告。他不知道白宮會如何看待這份報告,因為裡面的內容和羅斯福之前想要了解的相去甚遠。
他甚至一度猶豫要不要送這份報告,他不確定報告里展示出的明顯的政治傾向性,會對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還是不,這還是約翰第一次在政治問題上獨立做決策呢。
猶豫了一天之後,在他們離開柏林前往哥本哈根的前一天晚上,約翰才最終做出了決定,讓戴維斯把這份報告交給了大使館的外交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