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巴黎之行(1)
夜幕時分,約翰一行順利地抵達了巴黎。??? ? 這次他們選擇入住了位於巴黎一區旺多姆廣場北側的麗茲酒店。
這座著名酒店的外觀看上去十分內斂,是一座只有五層的巴洛克宮廷式建築,這樣的建築在巴黎街頭隨處可見。酒店的門面也很低調,大概三四米寬,門口也沒有醒目的招牌。如果沒有注意到窗戶遮陽棚上的「Ritz」字樣,即使站在它的面前,也不會知道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麗茲酒店。
麗茲酒店是被稱為「世界豪華酒店之父」的凱撒·麗茲於1898年創辦的。雖然從外觀上看並不十分起眼,但它卻以最完美的服務、最奢華的設施、最精美的飲食和最高昂的價格而聞名世界。
現在,那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英國溫莎公爵(愛德華八世),在讓出英國王位后就和辛普森夫人一直長住在這座酒店的豪華套房裡。
麗茲酒店一共有1o6間標準間和56間豪華套房,推行的是舊式的宮廷服務,每間套房有三名以上的專屬服務生。
客房的牆壁上貼著淺藍、米黃、粉紅等不同顏色的壁紙,牆上畫框里的畫作是歐洲十八世紀著名畫家的真跡。如果把麗茲所有客房的畫作集中起來,差不多相當於一個中型藝術博物館的收藏量。
住進麗茲酒店就像住進了一個藝術博物館里一樣,這一點是讓愛好繪畫的阿黛爾最為滿意的。原本她還傾向於入住莫里斯酒店的。那裡是許多像畢加索那樣的歐洲頂級藝術家們的最愛。
比如她喜歡的藝術家達利,現在就住在莫里斯酒店裡。不過考慮到達利隨身帶著那條常把酒店地毯搞得一塌糊塗的寵物獵豹,為了艾拉的安全著想,他們最後還是選擇了麗茲酒店。
約翰一家選擇了位於酒店頂層的一間豪華套房。艾拉很喜歡客房的地毯,沒等服務生放好行李,她就開始在地毯上打起了滾。這些地毯都是來自土耳其的上等貨色,厚度足以將腳趾埋沒。
套房壁爐是拿破崙時代的式樣,紅木材質的傢具一律是路易十六時代的風格,茶几和化妝台上擺放的印度花瓶插著新鮮的玫瑰花。據說,整個酒店所用的玫瑰花多到甚至需要3個花店來專門供應。
在美美地睡上了一覺后,約翰他們開始了在巴黎的旅行。他們要等到19日看完世界盃決賽后才動身去里昂,至少有5天的時間可以用來遊覽這座藝術之都。
約翰一家三口巴黎之旅的第一站自然是香榭麗舍大街、大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至於曾在巴黎住過很多年的德加諾先生,則選擇了單獨行動,去找自己的老朋友敘舊去了。
秀美、靈動的塞納河穿城而過,把巴黎分為了左岸和右岸。這座城市在河水的兩岸分別形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氣質,左岸代表了前衛和叛逆,右岸代表了傳統和穩健。
左岸被人們稱做是文教區,聚集著大量的書店,咖啡館、畫廊和藝術品商店,充滿了文化藝術氣息。以至於一說起「左岸」,人們自認就會聯想到詩歌、哲學、文化藝術和所有具有小資產階級藝術情調的東西。
而右岸則是巴黎的經濟和政治中心。那裡有各大銀行、金融集團、保險公司、股票交易所,有以「老佛爺」、「巴黎春天」為代表的商場和舉世聞名的巴黎歌劇院。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盧浮宮這些具有古典氣息的法國文化象徵也都聚集在右岸。
約翰用它那台價值26oo美元(差不多相當於3o萬RmB)的萊卡15型相機拍了不少照片。這台價值昂貴的頂級相機是約翰為這次歐洲之行特意準備的。他打算用這台相機把戰前的歐洲記錄下來。有很多美麗的歐洲城市都將在未來的戰爭中變為一片廢墟,以後約翰的這些照片將會非常具有歷史收藏價值。
約翰一家三口白天玩地非常盡興,以至於在回麗茲酒店的路上小艾拉就累得睡著了。安頓好女兒,約翰本打算去後世著名的紅磨坊看看的。不過看到阿黛爾那意味深長地眼神,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放棄了這個打算。
這會兒的巴黎可以說是遍地流蔦,到處都是夜總會、色情酒吧和站街女。很多巴黎人都已經意識到,戰爭很可能無法避免了。大多數人都選擇了用醉生夢死、紙醉金迷的夜生活來逃避這一可怕的現實。整座城市都瀰漫著「世界末日明天即將到來」的頹廢和瘋狂氣氛。
約翰不是個喜歡沾花惹草的人,想去紅磨坊不過是受到後世那部電影的影響,有些好奇罷了。看到丈夫這麼「聽話」,阿黛爾非常滿意,主動提出陪約翰去酒店的小酒吧喝一杯雞尾酒作為獎勵。
這會兒麗茲酒店的酒吧還沒有改名為「海明威」酒吧,但裡面已經有了著名的辛德卡雞尾酒。這種用1934年稀有白蘭地調製的雞尾酒號稱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雞尾酒,後世曾經賣到4oo歐元一杯。
在巴黎的第二天,約翰一家沒有去觀光,他們要去拜訪約翰的堂姐——孔蘇埃洛·范德比爾特。孔蘇埃洛堂姐自從和那個叫雅克·巴勒松的法國飛行員結婚後,就一直住在巴黎郊外的一座小莊園里。
約翰對自己的這個堂姐沒有什麼印象。她嫁給英國馬爾伯勒公爵九世的時候,約翰還沒出生呢。約翰只是從家裡的相冊里見她,聽蘇姍奶奶說,這個堂姐在出嫁前非常喜歡約翰家的比摩爾莊園,每年夏天都會過來小住一段時間。
在19世界末,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英國年輕貴族會選擇與美國「暴戶」的財產繼承人結婚。因為他們所繼承的城堡、別墅需要錢來修繕,他們奢侈的貴族生活需要有人來買單。而美國的新晉富豪們則看上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貴族頭銜,希望以此甩掉「暴戶」的帽子,進入歐洲的上流社會圈子。
孔蘇埃洛與她的前夫馬爾伯勒公爵的婚姻是這樣一筆典型的「金錢」換「地位」的交易。馬爾伯勒家族擁有除英國王室產業外最豪華的私人住所——布萊尼姆宮(也被稱作丘吉爾莊園)。但是到了馬爾伯勒九世繼承爵位的時候,家族已經沒落到要靠典當宮中的珠寶和藝術品度日的境地。孔蘇埃洛為馬爾伯勒家族帶來了25o萬美元的嫁妝(相當於今天的63oo萬美元),作為回報她成為尊貴的公爵夫人。
當時剛剛18歲的孔蘇埃洛堂姐是非常抗拒這段婚姻的,她已經愛上了一個紐約的鑽石王老五。但是她的意見遭到了她母親,也就是約翰的三伯母阿爾瓦的殘酷鎮壓。據說,在婚禮當天,孔蘇埃洛堂姐哭了整整一上午,以至於眼睛水腫嚴重,不得不塗上厚厚的眼影來遮掩。
有時候,約翰真的很難理解自己那個前三伯母——阿爾瓦·貝爾蒙的所作所為。一方面,她作為美國女權運動的先鋒人物,能夠踩著污水鑽進貧民窟里,去鼓勵那些女工為解放自己的命運而抗爭。
後來為了宣揚婦女的獨立性,她還堅持與三伯離了婚。即使三伯為她花巨資(當時造價為11oo萬美元,差不多相當於現在2億多美元)修建了那座「大理石」別墅也沒能挽回她的決心。
另一方面,她又對歐洲宮廷貴族的生活非常著迷,熱衷於和王公貴族們拉近關係,舉辦各種奢侈的社交活動。甚至不惜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遠嫁英國。按照當時的婚姻協議,孔蘇埃洛在獲得公爵夫人的身份后是不允許擅自回美國的。
孔蘇埃洛堂姐和馬爾伯勒公爵婚後的感情生活一直非常糟糕。馬爾伯勒公爵用那筆嫁妝贖回了家族的珠寶和藝術品,重新開始了奢侈的貴族生活。而孔蘇埃洛雖然住進了布萊尼姆宮,但是她很少跟丈夫交流。她甚至在餐桌的中央擺上了一個巨大的花瓶,因為這樣在吃飯的時候就可以不用見到丈夫的那張臉了。
婚後,孔蘇埃洛把絕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慈善事業當中,去幫助照顧農村的孤兒,為未婚媽媽建立母子之家,資助那些窮困潦倒的青年學子和藝術家,而這些都為她帶來了極高的聲譽。即使在她與公爵丈夫離婚之後,她依然深受英國人民的愛戴,被視為真正的公爵夫人。
有意思的是,孔蘇埃洛當年愛上的那個鑽石王老五——紐約富商溫思羅普·拉瑟弗德,在他57歲那年娶了一個叫露西的29歲女人。這個露西就是羅斯福總統幾位「秘密情人」中最著名的那個。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因腦溢血去世時,陪在他身邊的就是這位露西女士(白宮特勤處給她的代號是「喬納森夫人「),而並非第一夫人埃莉諾。
約翰不能不感慨,這個世界可真是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