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黃帝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力竭而歿,雙目化日月,毛髮成草木,手足變四?34??,血液為江河。
古人坐擁大地而上觀天象,由日月自東方升起向西方落下,軌跡如蓋,得「天圓地方」一說。
又有東南西北四方星斗排列分佈像龍、虎、雀、龜四獸形態,並結合陰陽五行學說:「天地陰陽分五行,五行五德分五色」,於是東方為青龍屬木,西方為白虎屬金,南方為朱雀屬火,北方為玄武屬水,即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由來。
除之四者,土屬居中,顏色為黃,為大地之承載,故有「厚德載物」「面朝黃土背朝天」等諺語,象徵著責任、權力和榮耀。
自混沌開化,久經陰陽元氣滋養之下四極萌生神智,變為龍、麒麟、鳳凰、龜四靈,分別掌管天地間各自屬性運轉。若執掌萬物生髮的東方靈獸未思其職,則糧產無收,四野饑民餓殍;若掌握祥瑞兵戈的西方靈獸擅離職守,則民生猜忌,遍布戰亂殺伐;若把控冷熱升騰的南方靈獸稍有差池,則燥熱難捱,宇內積雪封蓋;若管轄雨落潤澤的北方靈獸辦事不力,則洪澇乾旱,天下水患四起。
而居中的土屬大異與前,乃是承載萬物吸納各方生靈意志而生,變幻莫測,無有定形,喜怒哀樂懼愛惡欲等七情皆聚斂於心。四方靈獸任一出現問題皆會引起天下動蕩,氣溫炎熱,河流蒸發,植被枯死,最終萬物飽受疾苦戰火,眾生陷入互相吞食的境地。
故土靈幻化神形,變成集麒麟頭,青龍軀,鳳凰尾,玄龜壽等四靈之長於一身,駕馭山川雲霧,祥瑞異彩,張嘴便可噴水吐火的五爪金龍,投身有熊氏族,誕為姬少典次子。
他生而能走能言,伴有土德之瑞,自號軒轅,十五歲任部族酋長,斬蚩尤,滅三部,收復九黎,后敗神農氏於坂泉之野,故稱其為軒轅黃帝。
王學此刻猶如身處華山絕巔,探頭向下觀看,縱是鬼魂亦覺恐高。而冥月昏暗又無星斗,黑雲濃瘴遮蔽視線,根本看不到地面是何情況,唯恐再度遭遇怪異凶厲之物,只好緊貼山壁,側立慢行。
小道寬約半米,看起來不像是人工開鑿,倒似蟲蛀腐蝕而成,一條條像車轍壓過的痕迹分外明顯,外側並無圍欄鐵索等防護設施,若腳下稍有閃失,必是深跌至底毫無阻礙,王學一想到當初亦步亦趨被招引可能也走過此路,就不由得喘氣停歇。
由於山體直徑過長,盤旋而下圍繞一周便已看不見頭頂舊路,因為沒有參照物,走走停停不知多少圈,直到望見山下亂石崗,方知即將脫離此地。
沿著四周如根凸起的石丘跳落地面,王學終於鬆了口氣,前方道路昏暗無比,以後可能還會遭遇冥日災難,不過眼下這關總算是暫且度過了。
男人準備回頭再看一眼算作告別,卻突然發現環型山底部竟刻有一幅幅巨大的壁畫,好奇之下走近細觀,便再也止不住腳步。
王學雖不是專業考古工作者,但有些文化功底的他依舊很清楚壁畫講述的是什麼。
話說軒轅黃帝為人一百一十八載,在位期間,風調雨順,氣候宜人,縱有水患人禍,亦極快安撫平定,使得國勢強盛,政治安定。
土靈眼見天下和睦,四方歸心便重回故地,在人間另擇有德者治理國家,並以山嶽脈絡,黃道氣運暗中影響輔佐,故其後又有堯、舜兩位賢明帝君,使得宇內愈發安定團結。
然而到了大禹時代,北方玄武未盡其職,致使黃河之水泛濫成災,決堤無數田沖四野,結果歷經十三年「過家門而不入」的艱苦奮戰,終於因勢利導,變堵為疏,引流成功,此為大功績,因而繼任第三帝。
只是經此一事,土水之間漸生裂隙,沾染人性的它覺得有替人擦屁股之嫌,開始疏於管治輔佐。而後禹帝建王朝為夏,在位四十五年鑄九鼎,分九州,並改德者稱帝的禪讓為世襲制,傳位於子啟,便有了持續近五百年,荒無人道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期間在位者多數生活糜爛,朝政鬆弛,導致內憂外患,民不聊生。
時隔百年,土靈復出選「湯」為商國君主,欲滅夏朝統治。恰在此時玄武靈獸又出幺蛾子,未及降雨,引起百年不遇乾旱,國內作物顆粒無收,艱難處境之下商湯強行進犯反被囚禁,幸而進獻玩物美女無數,方被釋放。
此事引得黃龍勃然大怒,助力湯帝歷經二十年才將夏朝覆滅。
然水靈不知為何,又於商湯在位十九年爆發了連續五年的旱情,這次土屬再也壓制不住,與玄武爆發了靈獸大戰,因五行土克水輕鬆獲勝,不料玄武趁勢拉其他三靈加入戰團,合力應對黃龍怒火,最終落敗。
黃龍敗北,商湯親自在國都旁的桑樹林里叩拜祈禱,不多時大雨乃至。
隨後千年,黃龍與四靈間矛盾愈發激烈,甚至多次於雲霧間顯露真身,故民間多有關於龍的傳說,皇袍帝裝皆以五爪金龍為飾。
朝代數度更迭,九州分分合合,山川龍脈,黃道瑞氣在五德連番內戰中,逐漸變更,走向消減。
直到一九零九年,久經萬民朝拜,自恃傲物的黃龍再一次邀戰四靈,民間疾苦,戰爭殺伐,水患旱災,這些早已不在土德眼中,千年的矛盾僅余勝負二字,結果歷時三年麒麟以斷一臂的代價將其頭顱斬下,此日為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史稱「辛亥革命」,清朝結束。
可是天地間的靈獸皆具有不死之身,五年後七月中旬水靈以自保為由將黃龍剝鱗抽筋,並趁陰陽壁壘薄弱之際,聯合其他三德,將土靈封印於冥界扶桑樹斷根之上,以雨水生髮木氣,剋制其恢復逃脫。
壁畫至此已繞山一周,戛然而止,再無後續。
王學靜默無語,一念頓生:
「水土不服」是打這兒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