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聖跡仙蹤> 第 一 回 玉女開懷太清轉世 頑童聰慧天賦初顯

第 一 回 玉女開懷太清轉世 頑童聰慧天賦初顯

  話說西周王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姬發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其封國在九州大地上多達百餘個。其後,諸侯國間相互侵吞,加之戎狄入侵,天下大勢在分分合合中演進。至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后,被犬戎殺死驪山下,不僅分封諸侯國減少大半,而且周王朝都城鎬京經犬戎侵襲,也十分殘破。周平王繼位后,為避戎狄侵襲,把都城從鎬京東遷至洛邑,史稱東周開始。周平王依仗晉、鄭、虢等諸侯國的力量,勉強支持殘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諸侯各國之間的兼并也愈演愈烈。至周襄王姬鄭繼位時,列國諸侯僅存二十餘個,其中逐漸稱霸最著名的有秦國、楚國、陳國、晉國、吳國、越國、宋國、齊國等十餘個。


  且說在豫州境域楚國苦縣厲鄉溝內,有個村莊,叫曲仁里。這曲仁里南臨渦水HB枕隱陽山,其環境清幽,風水極佳。可謂六氣和平,眾惡不侵,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勝似人間仙境。村南端渦水河兩岸,有片李子樹林。每到春季,李花盛開,似雪片飄落林中。待到秋日,李子成熟,有的橙黃,有的絳紅,如同瑪瑙綴滿枝頭。摘食酸甜爽口,酸而不澀,甜而不膩。


  單表這村中有一戶人家,戶主人稱玄妙王,繼承祖業,家境算得上殷實小康。玄妙王本名靈飛,自稱是天庭仙童轉世,因其出言深奧微妙,常人無法理解,便送其玄妙王綽號。玄妙王喜好雲遊四方,娶雍州天水尹氏為妻,生一位獨生女兒,喚名玉女。這玉女出生時,其家居地突然出現祥光覆映左右,且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獸守衛堂前。玄妙王逢人便言:「我女乃上天所賜。」


  玉女長到一十三歲,尹氏便仙逝升天。此後,玄妙王未在續娶,在隱陽山北請得位名為胡氏的老婦人,託付其專門照料玉女起居,囑託家僕盡心侍奉,便再度離家出走,繼續雲遊四方,並在秦嶺北麓翠華山拜得修道高人太乙元君為師。有時,玄妙王偶爾來家后,總是不厭其煩地向玉女談論修鍊神丹之術及各種法術。還說他師傅太乙元君是原始天尊的高徒,是得道真人。玉女聽后,覺得父親故弄玄虛,也就不理會,任其夸夸其談。


  玉女長到一十八歲,已出落得模樣俊俏,溫柔大方,知書達理,只是一直尚未婚配。每逢有媒人上門提親,玄妙王總是要徵詢玉女意願,見玉女搖頭,一概作罷。村上人不解,私下議論玉女怪異,言稱常此下去,恐怕難以嫁出。


  這日上午,秋高氣爽,雲淡風輕。玉女正在渦水河岸邊洗晒衣物,忽見從河上游飄下一個紫色李子。她探身向前撈起來細瞧,這李子果大如嬰兒拳頭,玲瓏剔透,賽過瑪瑙。玉女愛不釋手,小心擦拭乾凈連理李,準備帶回家中。誰知到了中午,衣物尚未洗完。玉女又熱又渴,也沒多想,片刻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卻不知,這李子乃是天庭虛無境鴻鈞老祖弟子太清道德天尊分神化氣降世。從此,玉女便時常伴有噁心嘔吐,卻又吐之不出。玄妙王在翠華山請來太乙元君師傅為其把脈,告知玉女已經懷上身孕。


  玉女懷胎十月並未分娩,直至懷胎七十二載,仍無臨產徵兆。


  七十二載日月穿梭,七十二載斗轉星移,華夏歷史也開始進入春秋東周。玉女雖然已年過八旬,但容顏較同齡女人年少,看上去依然同妙齡少女一般。


  這是東周靈王姬泄繼位元年(公元前五七一年)二月十五日清晨,玄妙王與太乙元君師傅已離家出走雲遊,去往三清山,半月有餘。這日清晨,天剛微微放亮,玉女醒后,自覺心清氣爽,便走出家門,來到村南渦水河邊李子樹林中散步。時值初春,李樹連綿,花蕾一片,含苞待放。玉女尋得一株老樹,將一枝嫩條折下,正在賞心瞧看花蕾,忽然覺得胸悶難忍。她慌忙丟下花枝,敞開胸膛,依樹蹲坐歇息。對日凝望良久。慢慢地,只見日精漸漸變小,從天空墜下,化做流星,如五色彩珠飛到眼前,玉女忙張開雙手捧住,吞入口中,便眩暈依樹睡了過去。


  玉女眩暈懵懂之中,只見天開數丈,有一童子駕乘由五行之獸所擁抬八景玉輿,自天邊緩緩而來,其周圍玄雲繚繞。近前,童子作揖對玉女言說道:「我乃上蒼虛空境先天聖母門下金童,聖母讓我告知與你,你原本為先天聖母門下玉女,降凡做靈飛與天水尹氏之女,因太清分神化氣寄胎腹中。今若要順利分娩,須到距此地以東千里之遙的三清仙山,躺在玉台聖境里敞開胸膛,見得童陽,陰陽調和心境,剖開左腋才能生產。於是玉女依照童子指點,坐上八景玉輿,五行之獸騰空躍起,不多時便來到三清山。童子引玉女下了玉輿,玉女躺於千松萬綠玉台上,敞開胸膛,靜待生產。童子站其頭頂處,毫無顧忌地亮出童根小解。玉女無意中瞧見,羞愧一笑,忙閉起眼睛。待童子小解過後,喚起玉女,又一同坐上八景玉輿,趕回曲仁里渦水河邊李子樹林中,將玉女扶下。玉女剛要道謝,卻隨著晴天一聲霹靂,震得玉女眼前金光閃爍,當即昏厥過去。


  不知過了幾個時辰,玉女醒來,不見童子及玉輿,自己依然敞懷依李樹蹲坐。原來卻是一夢。想起時才夢境,正感蹊蹺,卻忽然又覺得一陣胸悶,再眩暈懵懂之中,便從其左肋下蹦竄出一個男孩。


  這男孩一落地就白眉白髮,活脫脫老人模樣。且出生便會走路說話。只見他邁開小腿繞圍玉女連走三圈後站定,張開小嘴上前對準玉女左肋傷口徐徐吹出三縷清氣。待玉女傷口即刻撫平無痕,扣起衣扣,便沖其跪將下來,口中說道:「孩兒拜見母親,為母親叩首!」男孩見玉女目瞪口呆,便接著言道,「我本是鴻鈞老祖徒弟,在天為太清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謹遵師傅鴻鈞老祖之命,化身人間,講經授道黎民,解惑教化生肖,需歷經百載以上,行程萬里之遙,方可重新返回天庭。為此,七十二年前分神化氣,變成李子,飄浮於渦水之中,被母親吞食,寄胎母親腹中,讓母親飽經漫長懷胎之苦,並借日精開懷而生。今叩首謝恩,略表寸心。」言罷,又指著一棵李子樹說道,「李乃是我姓,還望母親先賜名。此後,我將忘卻來歷,一切從普通孩童做起,還望母親教誨並時常提醒我降世之使命。」


  男孩說罷,再拜伏於地叩首起身,便不在言語,變得除面部老相外,與普通孩童並無二樣。


  玉女轉驚為喜,疼愛地將男孩抱緊,隨即撩起衣襟,便將**塞入其口中,男童即刻吻動小嘴,香甜地吸允起來。


  這時,四周陽景重耀,李林瑞靄籠罩,長空萬鶴翱翔。


  玉女細細端詳男孩,只見他鶴髮龍顏,頂有日光,身滋白血,面凝金色。又見他方口厚唇,鼻純骨雙柱,耳朵奇大,且有三漏門,故依據李姓為他取名叫李耳。


  玉女見小李耳盡情吃飽奶后,擁抱著在李子樹林中歇息片刻,便帶他到渦水河中洗浴。小李耳飄浮於水面,腳蹬手撓,盡顯快活得意。玉女喜在心中,笑在臉上。忽見九條龍飛駕而來,將小李耳團團圍住。玉女一驚,正欲將小李耳抱起,卻見那九條巨龍化作九條錦鯉,吸水為他噴浴。小李耳也盡情與巨鯉嬉戲。玉女欣喜言道:「日後我兒李耳必將成大器也!」


  待小李耳在渦水河中嬉戲半個時辰,九條錦鯉又化作九條巨龍飛去,玉女便脫下外衣,將小李耳包裹著回到家中。胡氏及家僕自然喜出望外,一陣忙碌侍奉,不必細說。


  這晚,玉女中摟抱著小李耳於床上,睡得十分安穩香甜。


  李耳滿月這日,其外祖父玄妙王歸到家中。


  原來,玄妙王此時歸家,與玉女生產李耳前夢境確有些干係。


  一個月前那日清晨,玄妙王與太乙元君師傅在青州三清山巡遊,忽見玉台西側下多了一處美絕勝景:一對圓潤飽滿聖潔石乳峰,似花蕊邊傍微勻玳瑁,鑲嵌在聖山青松綠樹之間天台之上;似少女坦胸仰卧觀望長空,落落大方而無拘無束。乳峰之上,兩顆精巧碧玉圓珠,昂昂然亭亭玉立,乳峰、乳珠天工巧成,渾然一體。在渾圓雙乳前下方,又絕配了一根小石柱,如槍如戟,呈陽剛之形朝上雄起,含蓄於其間,不顯山,不露水,造化至極,妙不可言。


  玄妙王禁觀之,驚嘆不已,對太乙元君師傅言道:「妙哉!怪哉!昨日我觀此地,僅有一玉台,並無石乳石柱絕美景觀,為何一夜之間便竟呈現出豐腴柔美之形態?」


  太乙元君並不驚異,嬉笑言道:「金童玉女來三清,樂開懷,舉陽剛,忘其形,自然造化之神奇,由此可見一斑。不過,此地呈現玉女開懷景觀,卻另有隱情。」


  玄妙王不解其意,疑惑道:「弟子愚鈍,請師父明示。


  太乙元君掐指沉思片刻,對玄妙王認真言道:「看來你兒玉女已經產子。你不可耽擱,今日就該及早啟程,回歸家鄉,看望外孫。若晝夜兼程,或許尚可趕上其滿月慶典。你走之後,我也將趕回翠華山,日後你聞得春雷之聲,再去往秦嶺北麓翠華山尋我,我將教你煉丹之術,日後再傳與你外孫。」


  於是,玄妙王跪謝太乙元君師傅,即刻啟程,離開三清山,在集市購置一副挑擔,晝夜兼程,往家中急行。


  後人觀三清山玉女開懷美絕勝景詠詩,則另有一番意境:

  金童玉女戲三清,千年歇息天地同。


  陰陽戲耍乾坤福,無為匹配仙道成。


  再說玄妙王回到家中,果見玉女果真產下男孩,喚名李耳。玉女正在為其辦滿月喜慶宴席,村中所有男女老幼,都前來慶賀。玄妙看到外孫,儘管男孩面部老相,卻與普通孩童並無二樣,便喜得將路上所買新衣、鞋帽、座椅、推車、搖籃等小兒用品挑擔,放其身邊。從懷中掏出一個金光閃閃的手鐲,戴於小李耳腕上,作為見面之禮。並對玉女言道:「此手鐲是祖傳之寶,很有些來歷,不怕火煉,戴之可消災辟邪。」言罷,玄妙王將路上所備米酒、備雞蛋,分別敬獻賀喜賓客,並在其家院門前燃放一掛鞭炮。


  玄妙王在家中僅住月余,整日懷抱李耳與村中遊逛。直到這年第一聲春雷響起,玄妙王囑託胡氏及家僕,好生照料玉女母子,便又離家出走,去翠華山尋太乙元君師傅去了。


  從此,玉女不僅要繼續獨自擔負起治家重擔,也極盡起撫養李耳的職責。母子相依為命,儘管十分操勞,但祖留家業可觀,衣食無憂,生活還算富足。


  玉女生下李耳後,容顏較同齡女人依然年少,但畢竟已年過九旬,在半年左右的光景,發生了很多變化,看上去也是有年過五旬的老婦人模樣,家僕也開始稱其為老婦人。


  小李耳雖然與普通孩童並無二樣,卻較一般孩童發育迅速,聰明伶俐。出生兩個月就咿呀學語,五個月可坐卧爬行,八個月時就能獨立小跑,滿周歲時便可與老婦人玉女語言交流,問這問那。玉女對李耳更加百般疼愛,晝夜呵護身邊,待其三歲時便教其寫字讀書。四歲時便教其誦讀剛剛流傳開的詩歌。如周武王之第周公旦所作《鴟鴞》,李耳能一字不差背誦:「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


  玉女問李耳道:「我兒可還記得我上次與你所講詩中所言之意?」李耳說道:「記得。詩中言說,有隻孤弱無助的母鳥,眼看被喚作鴟鴞貓頭惡鳥,剛剛洗劫了它的危巢,奪走了它的孩子,既驚恐又哀傷。母鳥含淚修補巢穴,勸告鴟鴞貓頭惡鳥,不要再毀壞它的巢穴,也不要欺凌它這隻可憐的母鳥了。」


  玉女見李耳如此聰明,誇獎道:「我兒大有長進。」


  這日,玉女又教李耳背誦周公旦所作《蟋蟀》:「啼徹檐頭紡績娘,涼風乍起夜初長。關心蛐蛐接著叫,明日攜籠灌破牆。」玉女只教小李耳誦讀一遍,小李耳便可背誦出來。玉女問道:「我兒可知詩中之意?」李耳說道:「孩童喜聽蛐蛐叫聲,便想天明後用水灌破舊泥牆下之蛐蛐洞,捉住蛐蛐,關入籠中。」玉女再問:「我兒也想如此嗎?」李耳說道:「不想。」玉女又問:「為何?」李耳道:「蛐蛐被捉關入籠中怎能自由!既無自由,又怎能敞快鳴叫。」玉女將小李耳摟入懷中,讚許道:「我兒心地善良!」


  李耳長到七歲,玉女老婦人又常給他講一些典故、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掩耳盜鈴,鄭人買履、一鳴驚人、楚才晉用等,讓李耳受益匪淺,從中得到啟迪,深刻認識一番道理。


  有時,玉女老婦人也駕車帶李耳去往鹿邑郡城,令其多見世面,感受天地之大,領略事態風物。


  這日,玉女與李耳來到LY縣城一集市上,見有一賣兵器工匠手持一面盾牌叫賣。不一會,從左邊來一個將軍,看到這個盾牌就讚歎說道:「這塊金盾真好!」恰巧這時從右邊也走過來一個將軍,並大聲誇獎說道:「這塊銀盾真不錯!」於是兩人便爭執起來,一個說是金盾,另一個說是銀盾。正當兩位將軍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時,這個賣盾工匠一聲不響地把盾牌翻了一翻,讓金的一面朝右,銀的一面向左,言說道道:「你二人所言全錯,這盾牌叫金銀盾,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銀的。」兩位將軍面面相窺,頓時啞口無言。


  玉女見此情景,悄聲問李耳言道:「我兒可從中受到教益?」


  李耳略加思索說道:「大凡事物均有兩面,不可以一帶全,只看一面,就自以為是過早結論。要看清事物的全貌,必須細緻入微,方不出差錯。」玉女讚許道:「我兒聰慧,感悟至深。」


  母女正在悄悄對話,又見那賣盾牌工匠得意向人們誇口說道:「此金銀盾牌天下無雙,堅固無比,任何鋒利尖銳的利器都不能刺穿它!」接著,他又拿起放在身邊一支長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此矛為金剛所制,是當今世上最尖銳的利器,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圍觀眾人發出一片嘖嘖讚許之聲。


  那工匠萬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上最最堅固的金銀盾和最最鋒利的金剛矛!」


  這時,小李耳突然掙脫玉女手牽,近前幾步問工匠道:「如果用你這金剛矛去戳你這金銀盾,其結果會是怎樣?」


  「這——」工匠一時無言答對。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去。那個賣矛又賣盾工匠,看定李耳問玉女道:「這孩童貴庚幾何?」


  玉女撫摸李耳髮髻說道:「我兒別看其老相,年僅七歲。」


  那工匠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他臨走時自嘆道:


  「我今日能戰勝兩位將軍,卻不料敗給這七歲老相頑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