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錦繡醫妃之庶女凰途> 275敬茶(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5敬茶(一更)

  很快,顧玦和絕影的背影就被夜色所吞沒,只聽得那漸漸遠去的馬蹄聲隨風傳來。


  前方的山林籠罩在皎潔的月色中,那層層疊疊的參天大樹在這冬日的夜晚晦暗不明,恍如一幅濃墨繪就的水墨畫,清冷,幽靜,陰鬱,而又危險。


  相比之下,獵宮廣場上則是一片熱鬧的景象,一堆堆篝火熊熊燃燒著,人頭攢動。


  楚千塵一手揣著袖爐,一手牽著紅馬去了旁邊的一個竹棚中,紅馬渾身的皮毛在火光中閃閃發亮。


  這一人一馬所經之處吸引了不少打量的目光。


  冬日的夜晚寒風刺骨,獵台附近的這些竹棚里全都掛起了一盞盞宮燈,還安置好了炭火盆以及擋風的屏風。


  不止是楚千塵,其他人也都紛紛來到這片竹棚中坐下,包括皇帝、皇后、公主等女眷們、幾個南昊使臣,以及一些年長的宗室勛貴。


  眾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說話,喝茶,吃點心,語笑喧闐,與遠方的那幽寂的山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熱一冷。


  一動一靜。


  楚千塵獨自坐在西北角的一個竹棚里,她的周圍空蕩蕩的,彷彿被人排擠在外似的。


  其他人的目光不時地投向她。


  對此,楚千塵全不在意。


  她隨意地掃視了周圍一圈,在右前方看到了一道眼熟的倩影,外披石榴紅斗篷的沈菀正與順王妃、常寧郡主她們說話。


  鄭院判黃昏時就去過一趟雲想齋了,也給顧之顏診了脈,那份脈案第一時間就遞到了楚千塵這裡,說是顧之顏風邪入體,發熱倦怠,脈象浮緩。


  從脈案看,顧之顏應該沒有大礙。


  楚千塵收回了目光,慢慢地以茶蓋拂去茶湯上的浮沫,悠然飲茶。


  當楚千塵喝完一盅茶后,著一身鐵鏽色褙子的單嬤嬤走了過來,得體地行了禮,道:「王妃,皇後娘娘請王妃過去坐坐。」


  單嬤嬤順手指了個方向。


  皇后所在的竹棚就在最前方,在皇帝的右側,帝后所處的兩個竹棚自然最為寬敞,也最為舒適,樣樣不缺。


  此刻,皇后的周圍圍了不少女眷,楚千塵隨意地掃了一眼,就看到不少熟面孔,比如太子妃、禮親王妃、睿親王妃、靜樂長公主……還有袁之彤等等。


  楚千塵起了身,慢條斯理地撫了撫衣袖,目光慢悠悠地從皇后望向旁邊竹棚中的皇帝,再不動聲色地繼續往左看去。


  皇帝另一側的竹棚中,以安達曼郡王為首的幾個昊國使臣正坐在裡面,二皇子顧南昭與安達曼寒暄了幾句后,就回去找皇帝復命。


  楚千塵眸光一閃,淡淡地對單嬤嬤說道:「請嬤嬤帶路。」


  單嬤嬤驚訝地怔了怔。


  她本來以為楚千塵不會去,正在琢磨著要怎麼勸,結果,楚千塵竟然這麼爽快就答應了。


  「王妃請。」單嬤嬤喜出望外,笑容中透著幾分釋然。


  楚千塵留下了她的馬,只帶著琥珀一起去了皇后那邊,舉手投足之間,優雅端莊,又引來一道道或打量或揣測的視線。


  皇后一看到她,雍容的面龐上就綻出可親的笑容,道:「九弟妹,快坐下吧。」


  「這山野之間夜晚的天氣冷,小心凍著了。」


  皇后體貼地吩咐人又多加了一道屏風給楚千塵擋風。


  楚千塵謝了皇后賜座,就坐了下來,目光再次朝安達曼的方向看了一眼,就見安達曼正與另一個南昊使臣附耳說著話。


  這個視角不錯。楚千塵對於現在的座位十分滿意,感覺一下子從「天各一方」變成了「近在咫尺」。


  皇后見楚千塵眉眼含笑,覺得這應該是她在向自己示出善意,心中就又多了幾分從容。


  「九弟妹,」皇后笑吟吟地與楚千塵搭話,「你是第一次跟九皇弟來冬獵,還沒見識過夜獵吧?」


  楚千塵點了下頭。


  皇後接著道:「夜獵是危險,不過九皇弟肯定不在話下。」


  「九皇弟自小就騎射俱佳,先帝在時,每每出行秋獮冬狩,九皇弟都會隨行。但凡有狩獵比賽,九皇弟但凡進了獵場,就必是魁首。」


  「本宮還記得有一年冬獵,一頭黑熊不慎進入獵場,黑熊被流矢射傷發了狂,差點要了幾個勛貴子弟的命,還是九皇弟聞訊而來,混亂之中,一箭就射中了那頭黑熊的眼睛。」


  旁邊的睿親王妃也想了起來,笑著點頭附和道:「我也記得這件事。宸王的箭術實在不凡,這百步穿楊應該也不過如此,當時若非宸王及時趕到,怕是要折進去好幾條人命。」


  「那一次倒是便宜了我們,記得當時先帝分賞那頭黑熊,我和我家王爺還分到了一個熊掌呢。」


  這些是楚千塵不知道的事。


  她專心致志地聽著,眉眼之間的笑意濃了三分,眸光盈盈,心情自然而然地變得愉悅起來。


  她最喜歡聽王爺的往事了,也曾聽很多人說過王爺年少時的事,比如太后,比如秦曜,比如程林華……每一件都被她牢牢地銘記在記憶中,反覆地回味過。


  睿親王妃似乎是看出了皇後有意與楚千塵搭話,便順著這個話題又提起了顧玦十五歲最後一次隨先帝參加秋獵的事。


  末了,她感慨了一句:「我記得宸王就是在那次秋獵後向先帝請命去了北地……」回憶起往昔,睿親王妃、禮親王妃等人都有些唏噓。


  彼時,誰都覺得九皇子顧玦不知天高地厚,誰又何曾想到當年的少年郎真的實現了他在先帝跟前發下的誓言。


  「……」楚千塵小臉微垂,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光風霽月、意氣風發的少年,含笑立於陽光之下。


  只是,少年的面龐因為背光而顯得有些模糊。


  不知為何,這一刻,在欣喜之餘,她的心中竟泛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惋惜。


  如果……如果她早出生幾年的話,是不是也能親眼看到年少時的王爺是怎般的鮮衣怒馬,英姿颯爽。


  這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而已。


  最重要的是現在。


  現在她可以陪在王爺身邊。


  她已經很幸運了。


  楚千塵彎著唇,喝了口清香四溢的普洱茶。


  睿親王妃覺得自己有些失言了,乾咳了兩聲,也垂眸去喝茶,朝皇后那邊望了一眼。


  皇後有些心不在焉,倒是沒在意睿親王妃提起北地。


  她想著時機差不多了,笑容滿面地轉了話鋒:「說來九皇弟也算是本宮看著長大的,如今他成家立業,有九弟妹你照顧他,本宮也寬心了不少。」


  「九弟妹,你年紀小,遇上什麼事,別怕,儘管與本宮說好了,本宮給你做主。」


  「下午你和之彤之間出了點誤會是不是?」皇后一臉關切地問道。


  「誤會?」楚千塵抬起頭來,微挑眉頭,分出大半的心神還在看著安達曼那邊,看到一個南昊人進了竹棚,不知道在和安達曼說些什麼。


  她能看到的是安達曼的臉色不太好看,朝皇帝那邊看了看。


  皇后沒注意楚千塵的異狀,她的目光朝袁之彤的方向看了過去,微微地嘆了口氣,「之彤這丫頭,本宮是知道的,知書達理,心思單純,說話也直爽,怕是九弟妹對她有所誤會。」


  「因為下午的事,之彤她一直很內疚,自責,食不下咽的,連晚膳也沒吃幾口,惦記著說要給九弟妹你賠個不是。」


  皇后親昵地對著袁之彤招了下手。


  袁之彤立刻就起身,款款地走了過來,小臉微垂,一襲丁香色的襦裙襯得她清麗動人,頗有幾分出塵不染的氣質,令得周圍的幾個親王妃都多看了幾眼。


  「九弟妹,今天本宮就給你和之彤做個和事老,一笑泯恩仇。」皇后笑容親和,擺出了一副母儀天下的架勢,「之彤是母后的外甥女,全都是自家親戚,以後也要常走動的,彼此之間也別生疏了……以後你們就姐妹相稱便是。」


  「對了,之彤,本宮記得你比九弟妹大兩歲吧?」皇后問道。


  袁之彤點了下頭:「皇後娘娘好記性。」


  同時,大宮女把一盅茶送到了袁之彤手裡。


  袁之彤雙手端著茶盅,盈盈一拜,給楚千塵敬了茶,軟聲賠罪道:「妹妹,下午都是我不好,是我失手了,差點衝撞了妹妹,全都是我的不是。」


  「我給妹妹賠不是了。」


  袁之彤的樣子楚楚可憐,把錯誤全都攬到了自己身上,可話語間又含糊不清的。


  此時,竹棚中的其他女眷也都靜了下來,神情各異,或是露出同情之色,或是恍然大悟,或是等著看好戲,又或是對著楚千塵投以不以為然的目光。


  太子妃、睿親王妃、庄郡王妃皆是不贊同地皺起了眉頭。


  聽袁之彤這番話的意思,她根本沒衝撞到宸王妃,只是「差點」而已。


  袁之彤怎麼說也是太后的外甥女,宸王妃還非要人當眾給她敬茶,賠禮道歉,這未免有些咄咄逼人了!

  皇后將眾人的神色變化收入眼內,勾了勾唇,玩笑地說道:「九弟妹,你為人一向豁達,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就耿耿於懷吧?」


  皇后三言兩語就把楚千塵給架了起來,意思是,楚千塵如果不接袁之彤這杯茶,那就是小肚雞腸,難免以後落人口舌。


  袁之彤雙手奉茶的動作也引來周圍其他人的注意力,越來越多的目光從其它的竹棚朝皇后、楚千塵與袁之彤這邊望了過來。


  這些人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看得出是袁家姑娘在向宸王妃賠不是,不由揣測紛紛。


  坐在皇後下首的禮親王妃凝眸看著皇后,心知肚明:不論這袁之彤是什麼想法,皇后的意思任誰都看得明白。她讓袁之彤喚宸王妃妹妹,又當眾敬茶,這分明是想給宸王府塞人吧。


  禮親王妃微微蹙眉,覺得皇后這件事做得有些難看。


  宸王妃是毋庸置疑的正妻,可皇后卻讓袁之彤叫她妹妹,那麼將來袁之彤真的進了宸王府,豈不是要壓了王妃一頭?!


  禮親王妃有些頭疼地揉了下太陽穴。


  問題是,皇后已經把話說到了這份上,宸王妃除了接下袁之彤這杯茶,也沒別的選擇了。


  而且,等事情傳到殷太后耳里,恐怕也會讓太后對宸王妃心生不喜,袁之彤畢竟是太后的娘家親戚,不是宸王妃隨便能夠用來打臉立威的。


  袁之彤在笑,笑容勉強,柔弱無依。


  楚千塵也在笑,雲淡風輕,舉手投足依舊那麼優雅。


  「九弟妹,趕緊接了吧。」皇后若無其事地催促道。


  皇后臉上的笑容更深,那言語之間透著一股子壓迫,再次給楚千塵施壓。


  周圍陷入了一片沉寂。


  在這個時候,眾人的關注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逼得人慌亂,逼得人無法冷靜思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