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秦書淮嗎?
歷史上,鄭芝龍和劉香的大戰發生在崇禎五年12月,也就是說離現在還有一年多的時間。而與荷蘭人的金門海戰則發生在崇禎六年,離現在還有兩年。
不過秦書淮擔心,這個時空的歷史未必完全按照原有的走。比如,如果鄭芝龍被調到浙江就任海關總署協理大臣,那麼劉香和荷蘭人會不會提前動手?
所以,在讓鄭芝龍安排好交接事宜后,他又和鄭芝龍關起門來做了一番長談。
鄭芝龍自然對當前的形勢了如指掌,詳詳細細地把劉香與荷蘭人的動向說了一遍。
總體來說,劉香自從和鄭芝龍決裂后,繼續做他的大海盜,並且近兩年勢力不斷擴大,對於海域、航線的控制權需求也在日益增大,所以一直在伺機除掉鄭芝龍。
而荷蘭人方面,之前主要是因為大明的海禁政策,使它無法與遠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體進行正常貿易,所以急需一場大戰,迫使大明屈服,開放沿岸的港口。
但現在,朝廷已經開放了浙江沿岸的海禁,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荷蘭人的焦慮。不過,荷蘭人依舊想除掉鄭芝龍的水師,一方面是因為鄭芝龍之前跟他們結的怨太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也想獨霸遠東,或者說至少閩南、東南亞的洋麵。
綜合以上,鄭芝龍判斷,如果他一走,劉香和荷蘭人很可能會聯手進攻澎湖、廈門甚至安海等港口,迫使他麾下的水師趕來與他們決戰。
而從戰船的力量對比上看,鄭芝龍雖然有八百多艘戰艦,但大多數是只裝備了兩到三門火炮的快船,或者火船,大型戰船,比如裝備了十六、二十到三十六門戰炮的重型戰船只有30艘。
與之相比,荷蘭人在遠東擁有50餘艘大型戰船,而劉香也擁有20多艘大型戰船,其餘快船、中小型船隻,雙方加起來都差不多。
也就是說,鄭芝龍吃虧在大型戰船不夠,數量僅僅是對方的一半。
所以他近年來才十分低調,不願意與劉香和荷蘭人發生衝突。甚至,他現在也在刻意討好荷蘭人,比如應允給予荷蘭人更多的走私便利(因為閩南之前掌控在鄭芝龍手裡,所以朝廷尚未開放海禁),甚至讓出馬尼拉港口給荷蘭人等,就是為了緩和矛盾,爭取時間。
但誰都知道,未來一場大海戰是無可避免的。
在綜合這些信息后,秦書淮得出了自己的判斷。
他的判斷和鄭芝龍略有不同。
因為從後世穿越而來,所以他太清楚了,荷蘭人現階段要的就是貿易自由,這事實上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這個要求是可以滿足荷蘭人的。只要獲得了鄭芝龍的戰船,朝廷就可以在閩南也全面開放海禁,相信暫時足以安撫荷蘭人。
歷史上朝廷在嚴厲海禁的情況下,鄭芝龍和荷蘭人的大戰也只是在兩年後爆發,那麼現在全面開放海禁,根本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的荷蘭人,沒理由會提前開戰。
當然,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可不是正常自由貿易這麼簡單,他們的胃口大到佔領遠東進行殖民,中到控制遠東洋麵收取保護費,小到走私貨物以獲取最高利潤,而這些事情每一件都觸碰到了秦書淮的底線——遠東既然要誕生一個強盛的大明,那麼西方人的手就不該伸那麼長了。別的不說,至少整個遠東要大明說了算,否則還算個雞毛「臣服四夷、八方來朝」?
所以,荷蘭人是可以安撫並且暫時拖住的,但與荷蘭人的一場大戰,是無可避免,需要提前準備的。
而劉香這個大海盜,自然是儘快除去為好。
這樣問題就簡單了。
如果能拖住荷蘭人,那麼劉香膽子再大也不會主動和鄭芝龍的水師交戰。所以,要除掉劉香,就要主動進攻。
劉香的大本營在台灣,也就是說,要想除掉劉香,除了海戰,還要登陸作戰。
而要登陸作戰,就必須摧毀劉香在台灣的幾個港口的岸防。
摧毀岸防,就需要大口徑火炮。
眼下大明最強的火炮是什麼?
紅衣大炮!
升級版的佛郎機炮!
思路,就這麼出來了。
其一,給鄭芝龍的戰船升級火炮,配備清一色紅衣大炮。紅衣大炮不僅射程更遠(有效射程1公里左右),而且口徑更大,用它來發射實心炮彈足以穿透戰船,而且用它來發射散彈、鏈彈也同樣擁有更大威力。
其二,鄭芝龍的戰船,由一個可靠的人來控制,這個人必須是極度忠於朝廷的人,並且深諳掌權之道。
紅衣大炮現在已經可以批量產了,無非是錢的問題,而錢的問題現在不是問題。甚至,紅衣大炮還可以繼續改進,讓它威力更大。能改進紅衣大炮的人也現成,話說徐光啟這個老傢伙現在還活著呢。
那麼掌控這八百艘戰船,以及兩個大型船塢、十幾個重要港口的人選是誰呢?
顯然,花沉只懂情報,不適合。李敬亭不用說,更不適合。
想來想去,秦書淮想到一個人選。
李大梁。
這傢伙指揮作戰未必行,但論權謀之術、馭下之法,怕是僅次於曹化淳——要知道他和陳長廷等人,可是僅僅三年就生生地創造出了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江河幫,並且籠絡了一大批人,要說他不會權謀之術誰信?
至於他對朝廷的忠心,就更加無需懷疑了。
只要他能把戰船控制在朝廷手裡就行,至於海上的事,有鄭彩、陳暉這些老海盜一塊幫他,根本不是問題。
換句話說,接下來的行動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掌控戰船,然後爆紅衣大炮,如果有時間再爆一波大型戰船,半年或者一年後等待與劉香及荷蘭人決戰。
到了晚上,秦書淮又與陳暉、鄭彩、李魁奇、鍾斌等鄭芝龍手下做了一番長談,口頭上將他們的官位做了提升,只待到時聖旨下發了。
這些人大都是閩南人士,給鄭芝龍當屬下也是當,給朝廷賣命也是賣,而且如今他們是真正歸順了朝廷,今後再也不用擔心被朝廷圍剿,可以正兒八經地在故土當官,自然皆大歡喜。
秦書淮相信他們只要腦子沒壞掉,是不會反叛的——不反叛可以榮華富貴,反叛的話不但要被朝廷追殺,還要被劉香和荷蘭人追殺,誰會算不清這筆賬?
一切搞定。
第二天一早,鄭芝龍、鄭芝豹、鄭芝虎按照計劃,帶著全家老小、金銀細軟,在秦書淮及兩千武林聯軍的「護送」下,啟程前往京師面聖。
從鄭府出來時,一個年約八九歲的男童忽然走到秦書淮跟前,仔細地打量他。
秦書淮就停下來,沖他一笑。
孩童問道,「你就是秦書淮?」
鄭芝龍立即訓斥道,「森兒,不可放肆,這是當朝國公爺!」
孩童卻不管,又問,「你是秦書淮嗎?」
秦書淮微微一笑,蹲下來對他說道,「你叫鄭森?」
孩童點頭。
秦書淮心道,鄭成功你好。
孩童又問,「你真的在羅文峪以四敵千嗎?」
秦書淮點點頭。
孩童馬上說道,「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你這樣的大英雄。」
秦書淮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好極!你會的。」
說著,摸了摸懷裡,卻只有銀票,別無他物。
想起腰間還掛著崇禎給的玉佩,於是將它摘了下來,遞到鄭森的手裡。
「拿著,這是我送給你的。看到它,你就要想起今天說的話。不過,你知道怎麼才能成為大英雄嗎?」
鄭森毫不客氣地接過玉佩,說道,「知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英雄當如是。這是你說的,沒錯吧?」
秦書淮正色道,「沒錯,好樣的!」
歷史上,鄭成功在得知父親鄭芝龍降清以後,毅然到孔廟燒了衣服,以示與鄭芝龍恩斷義絕,並且帶著部分將士去了台灣,繼續抗清大業。
他能說出這番話,秦書淮不覺得意外。
倒是鄭芝龍臉色驀地大變,因為他看出這塊玉佩是大內之物。
忙對鄭森說道,「森兒,不得無禮。快快把這玉佩還與國公爺,這東西是你能要的嗎?」
秦書淮起身,對鄭芝龍輕笑道,「鄭大人,我很喜歡你家公子,這塊玉佩就當是我給他的見面禮了。萬勿推辭。」
普通人是不敢把御賜之物再轉送給人的,但是秦書淮這裡沒什麼不敢的。
鄭芝龍見秦書淮如此堅決,只好忙行了個大禮,說道,「下官謝國公爺賞賜!」
他內心是無比激動的。
在他看來,這是秦書淮籠絡自己的表現。
說明自己對他來說還有用,而且有大用!
而秦書淮,是註定要登基大寶、君臨天下的人啊!
此中意味,夠他細細品味很多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