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東廠督公> 第七百十三章 又要出門了

第七百十三章 又要出門了

  六月,新政后的第一筆商稅收上來了。


  鹽稅、捐稅、礦稅、茶稅、銀稅(銀號交易的稅收)以及各行各業的「契稅」,加起來總計兩百七十萬兩。


  因為新的稅務司基本是在四月底才覆蓋完長江以北地區,所以可以看作是五月份一個,長江以北地區所交的稅。


  兩百七十萬兩,差不多接近往年全國半年的稅賦了。


  但是這次,卻只用了一個月,而且只是在一半不到的國土內收的。


  另外,海關總理大臣李馥也發來奏報,稱五月份總計收到關稅八十萬兩!

  不得不說,讓李馥去總理海關是選對人了。


  這傢伙以前自己就搞走私,所以對海關的業務了如指掌。


  他上任后,憑藉自己的經驗,首先把江浙沿海一帶的走私路線全部堵死,然後開闢了十一處海關碼頭,規定國內外貨物必須從這些碼頭上岸,否則一旦抓到不但貨物沒收,而且當事者全部嚴辦——不管你哪國人。


  這個規矩,讓以前搞走私的國內外商戶,不但毫無怨言,而且欣喜若狂。


  為什麼?

  因為這代表大明正式開放通商了啊!


  但凡正經想做商人的,誰願意偷偷摸摸地、冒著砍腦袋的風險做生意?以前他們走私,那是因為大明朝全國海禁,他們不得不冒生命危險干這行。


  如今只要付出值百抽三十的稅,就能光明正大地與大明做交易,簡直好得不能再好了!

  話說值百抽三十的稅高嗎?

  低,簡直低到爆了!


  大明的茶葉、瓷器運到西方,價錢起碼翻二十倍到五十倍,區區值百抽三十的稅算什麼?

  而且說句難聽的,以前他們為了走私,要打通多少關節,這其中付出的費用,也遠高於此!


  所以李馥的海關剛剛一開張,就有無數進出口的商戶前來海關公署報備。李馥明知道這些商戶基本都是靠走私起家,但是一個都不追究,全部都給了「執照」。


  於是短短三四個月,當江浙沿岸的海關運作起來后,江浙地區的走私現象就基本絕跡了——即便有,也是那些貪心不足、連一毛錢稅都不想交的亡命徒。而不巧的是,李馥本來就是走私大軍中的行家裡手,所以這些走私犯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走私,簡直是自己作死。


  因為海關在閩南地區尚未正式建成,所以這八十萬兩,僅僅只是江浙沿岸的。可想而知,當大明開放對外口岸的消息傳遍全世界,以及海關數量的增多,未來關稅的收入必然會繼續飆升。


  對於以上種種,崇禎儘管有些心理準備,但還是被大大地震驚了。


  照這麼下去,大明國賦一年收入破億兩,基本沒有懸念!

  一億兩,這是秦書淮說的小目標!


  本來崇禎在心裡是給這個「小目標」打了折扣的,認為能達到五千萬兩就已經夠驚天動地的了。


  然而他現在無比確信,一億兩是可以實現的!


  最重要的是,崇禎特意出宮去看了下,驚訝地發現市面上的物價基本上沒怎麼漲。鹽、鐵、布三項關乎民生的東西自不必說,因為秦書淮設定了「朝廷指導價」,價格哪怕是一文錢都沒漲。


  更讓他稀奇的是,連米、面、油以及包子、肉、蔬菜等老百姓日常所需的東西,也基本沒漲。


  甚至,有些還呈現了降價的趨勢。


  這就讓他實在想不明白了。


  朝廷收的稅多了,民間的物價反而下降了?


  在一個包子鋪,崇禎買了幾個包子后,忍不住問老闆,為什麼包子的價格比年初的時候還低了一文錢。


  包子鋪老闆笑眯眯地說道,「這位公子爺,現在糧商都在拼了命地賣陳米陳面,價錢是一跌再跌。咱們包子是用啥做的?可不就是米面嗎?米麵價格跌了,咱可不得跟著降價?做人得講良心是不?」


  崇禎又問,「那你們不用交賦么?」


  「呵呵,交哇,怎麼不交?不過咱們賣包子的,才交值百抽三的賦稅,便是交了又有什麼打緊?賺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啊?我在老家還有薄田二十畝,現在一分錢田賦都不用交,我這區區一月交個幾錢銀子算什麼?你說說,要是咱都不交賦,那朝廷的大軍誰養啊?誰給咱安生日子過啊?」


  崇禎明白了。


  因為今年種地的農民大幅度增加,精明的糧商已經意識到今年全國產糧會大增,所以為了避免陳米陳面到時候賣不出去,就主動降價提前拋售。


  同時,跟降低的米麵價格比起來,包子鋪值百抽三的稅賦根本微不足道。


  這麼一來,包子的價格可不就下跌了么?


  秦兄啊秦兄,你可真會算計啊!

  只要鹽、鐵、布、糧這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東西不漲價,其他的就算漲點價又何妨?

  這時,旁邊一個買包子的插話道,「說得好。我啊,真希望這免賦永遠免下去。只要免上十年,可真就又是一出盛世嘍。」


  「呵呵,免咱三年就咱樂的了,還十年?你當皇上不用吃飯哪?」又一個顧客說道。


  大伙兒頓時都樂了。


  崇禎也笑了,發自肺腑的那種。


  忍不住說道,「要是時機成熟,皇上沒準會真的宣布永免賦稅呢,你們就瞧著吧。」


  說完,轉身離去。


  腳步無比輕鬆。


  盛世!朕要的盛世,正在緩緩走來!

  新政半年,最高興、最感恩戴德的自然是農民,尤其是原先沒有地的農民。自從新政后,大批流民回歸故鄉安心種地,更有大批佃農搖身一變變成了自由身的農民。而原本家裡只有幾口薄田貧地的農民,也有好多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買來了不少良田,樂得晚上睡覺都能笑醒。


  沒有農賦,讓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爆棚了!


  同時爆棚的,還有他們對朝廷的感激之情。


  其次高興的,是漲了薪的士兵。現在士兵的俸祿,是以往的兩倍,而且還不帶拖欠的!


  此外,大部分新上來的基層官員也是很高興的,因為朝廷給了他們以往三倍的薪水,讓他們一個個都過上了體面的日子——如果他們的權力欲沒那麼強的話,這足以讓他們高興了。


  至於商戶,則要看哪種了。


  大部分的小商小販,因為朝廷收的稅率很低,按照行業不同,僅在值百抽二到值百抽五之間,所以沒什麼好抵觸的——就像那個包子鋪老闆一樣,大部分小商小販家裡還是種著地的,跟以前的田賦比起來,他們交的那點稅根本就不算什麼,高興還來不及,還有什麼好抵觸的?

  而那些賣茶葉、賣絲綢的商家,則有些不高興了。因為這些東西全部都收值百抽十五的「重稅」,多少會讓他們利潤受損。


  當然,對於新政最不滿的,就要屬大地主階級了。


  這些超級大地主,包括福王、秦王、晉王等各地藩王,以及在東林黨倒台過程中並沒有受到波及的大官僚。


  這些人數量不多,大約三千餘戶而已,卻佔了大明至少一半以上的耕地。


  到目前為止,只有蜀王、周王等三四個藩王宣布接受新政,把多餘土地賣給農民,其餘的二十餘個藩王以及大部分的大官僚,依然選擇觀望。


  甚至福王還放出話來,他的田是先帝所賜,誰敢打他田的主意,就是對先帝的大不敬,他要上告宗人府。


  福王的驕橫貪婪,在歷史上就是鼎鼎大名的。


  其他藩王見福王如此硬氣,於是也就以他為首,抱成一團,以不合作的態度對抗新政了。


  沒辦法,秦書淮只好準備去趟洛陽,親自去會會福王。


  擒賊先擒王。他相信,只要福王肯服軟,那麼其他藩王也會跟著服軟,而那些大官僚自然也不會再硬抗了。


  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


  眼下已是六月,答應魔教半年內出兵西征的承諾已經到了兌現期。


  遠征葉爾羌,是勢在必行的!


  所以,在家呆了半年的他,又要出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