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面聖
回京之後,他立即進入紫禁城面聖。
御書房內,聽聞太監來報秦書淮求見,崇禎立即從座椅上起來,說道,「請他進來」。
秦書淮進門后,看到崇禎就站在進門后兩三步之內等他,也是有些意外。
「秦兄,幾日不見,朕好生想你啊!」崇禎見到秦書淮,立即上前握著他的手說道。
秦書淮知道,崇禎又是親迎又是說好話,大概是想彌補一些心中的愧意。這也可以看出,崇禎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他們之間的兄弟感情。
既然這樣,那麼事情還好辦一些。
秦書淮規規矩矩地向崇禎行君臣之禮,不過到中途就被崇禎扶起了。
「秦兄旅途勞累,不必如此拘禮。」說著,又對太監說道,「你們都出去吧。」
太監出去后,崇禎又拉著秦書淮在地毯上坐了下來。秦書淮每次過來,他們都是席地而坐。一來是御書房之內只有他一把龍椅,除非他說賜坐否則就沒秦書淮坐的地兒。二來這已經成了他們獨有的溝通方式,崇禎刻意保留這種方式,就是想告訴秦書淮,他在他心裡和別的大臣不同。
兩人坐下之後,崇禎說道,「秦兄的奏摺朕看到了,沒想到秦兄剛到三邊才不足半月,不但收了東林黨的兵權,還順手剿了三萬多賊寇,呵呵,朕看到奏報之後,都忍不住為秦兄叫好呢。」
秦書淮淡淡一笑,說道,「臣不過是略盡薄力而已。有皇上的聖旨,臣拿下三邊自然是順理成章。至於打賊寇,那就更沒臣什麼事了,主要還是賀總兵帶著將士們浴血奮戰,生生以兩萬之師攔住了高迎祥六萬大軍,臣不過是去打掃戰場的。」
崇禎說道,「秦兄就不要過謙了。此次韓城之役若無秦兄你運籌帷幄,絕不至如此順利,朕是知道的。來,秦兄,朕要給你吃個好東西。」
「什麼東西?」
崇禎一臉神秘地起來,親自走到書桌前,端來一個銅盤。銅盤上頭,有一個圓形的罩子罩著。
「你猜是什麼?」
「臣又沒有透視眼,可猜不出來。」
崇禎笑道,「秦兄可真無趣。那朕給你揭曉答案吧,看好了!」
說著,崇禎揭開了銅罩,頓時一股撲鼻的清香穿了出來。
秦書淮定睛一看,是一盤糕點。
崇禎道,「秦兄,這就是朕以前跟你提起過的江南一品堂的桂花棗泥糕!嘿嘿,今天剛到的,朕都捨不得吃,就等秦兄你來呢。」
秦書淮想起來了,那天下午他第一次和崇禎見面之時,他正在往嘴裡塞糕點,被崇禎瞧見后,崇禎說江南一品堂的桂花棗泥糕才叫好吃。
沒想到過了這麼久,他還記著。
秦書淮心道,崇禎為了降低自己的不滿,倒也是煞費苦心了。不過雖明知崇禎這麼做有帝王心術的成分在裡面,卻也依舊覺得,崇禎同時也在努力維持這份兄弟情誼。
說道,「皇上,你不是說這東西保鮮不過二十個時辰,從江南運過來勞民傷財么,怎麼這會兒也奢侈起來了?」
崇禎呵呵一笑,「朕身為一國之君,偶爾奢侈一下也不過分吧?這桂花棗泥糕朕可是盼了很久呢。這次錦衣衛去押解浙江巡撫王化貞入京,朕就以權謀私了一把,讓幾個錦衣衛買了棗花糕,先行一步,快馬加鞭給朕運過來。朕都算好了時間的,棗花糕一到,秦兄你差不多也該到了。現在看看,也就超過了兩個時辰,應該還算新鮮。」
說著,崇禎拿了一塊遞給秦書淮。
秦書淮吃了一口,味道果然不錯。
吃了會棗花糕,秦書淮覺得該說點正事了,於是說道,「皇上,那王化貞已經押解入京了?」
「還沒有,應該還要過幾天才到京城吧。對了,這次朕讓你回來,正要和你商量這事呢。」崇禎壓低聲音說道,「如今三邊兵權已收,朕已決意向東林黨開戰。事關重大,朕沒有秦兄在身邊坐鎮,心有不安,所以才急詔秦兄進京的。」
秦書淮微微一笑,心想崇禎這個理由找得倒是讓他無可挑剔。
皇上急著對付東林黨,所以把你從三邊招回來,說明你在他心裡很重要,這話放哪兒都沒毛病。
秦書淮也相信崇禎接下去是要準備對付東林了,而且肯定還會繼續重用自己,讓自己來主導這場鬥爭。
不過,這也無法掩蓋崇禎不想他染指三邊兵權的事實。
原因很簡單。秦書淮早跟崇禎說過了,對付東林黨的事,可以等他回來再辦,當時崇禎也是同意的。如今東林黨又沒有說要造反,甚至連王化貞被拿下,他們都沒有多大的反彈,所以根本沒必要把這事提前。而在三邊,秦書淮剛剛給了高迎祥沉重一擊,開了個好局,此時把他招回來,再換個主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不合適。
不過秦書淮也不拆穿,只是順著崇禎的話說道,「皇上可想好如何對付東林黨了?」
崇禎道,「朕只想了大概,不過想必秦兄早已成竹在胸了。所以,這次還是請秦兄來坐鎮指揮,朕只給你唱個配角就好了。呵呵,有秦兄在,朕可不用操那麼多心,是也不是?」
秦書淮苦笑一聲,道,「皇上,有句話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秦兄快說,又怎麼和朕繞圈子了?朕可是和你一起逛窯子的交情。」
秦書淮點了點頭,「那臣就說了。臣以為,東林黨已失三邊,早已不足為懼。眼下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是各地剿而不滅的流寇。臣之前建議,先清三邊匪患再滅東林,就是這個道理。如今三邊匪患未除,皇上若是急著剿東林,臣怕到時各地動蕩,給各地流寇以坐大之機。臣甚至擔心,有些東林督撫會帶著嫡系兵馬,與流寇狼狽為奸,到時候局面就更加無法收拾了。」
崇禎微微一愣,臉色稍顯凝重,深眉緊鎖地沉默不語。
秦書淮繼續說道,「先平匪患再滅東林,則兩者可分而殲之,因東林不到絕境絕不會和流寇勾結。但是皇上若是要先滅東林而後平匪患,那麼東林在走投無路之下,與流寇互相勾結就大有可能了。此事還請皇上務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