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偶遇
崇禎二年十一月初三,亥時。
趙率教五千大軍從大安口撤離后,途徑鯰魚關附近,然後直奔石門寨,巧妙的避開了先期增援大安口的莽古爾泰和多爾袞的五千精兵。
石門寨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它位於遵化城的西南面,離遵化城只有六十多里地。同時又位於薊州城的東北面,距離薊州城也只有八十多里地,可以說就在這兩處的中間點上,進可援遵化,退可守薊州。若是大軍能在石門寨駐紮,到時袁崇煥在戰略上的選擇會更多。
大軍偃旗息鼓,人銜枚馬裹蹄,悄然行軍。抄小路行至距石門寨尚有五十多里的一處林子里時,忽然有三名錦衣衛氣喘噓噓地來報。
「稟千戶,前方三裡外發現三名韃子馬哨!」
秦書淮一驚,石門寨離這還遠的很,馬哨不可能無緣無故跑這麼遠來巡邏,唯一的可能是這附近即將有一支韃子軍經過。
不由後背一涼,難不成自己的意圖被后金髮現了?
說實話,他對這五千明軍的戰鬥力並不抱太大希望。雖然這已經是明軍目前能拿得出手的最強的部隊了,但在野戰條件下,只要碰上兩三千后金兵,幾乎沒有取勝的可能。這五千人要是進入石門寨,到時與各路明軍配合,自然是極好的一步棋,但要是損失在這裡,自己這些天就白忙活了。
不過仔細想了想以後,又覺得不大可能。就算皇太極猜到自己是故意嚇唬他,他肯定會不理睬自己,繼續攻打遵化城,最多等下了遵化城以後再來找自己麻煩。
那會不會是皇太極得知羅文峪失陷后,派出的增援大安口的援兵途徑這裡了?這就更不可能了。若是去增援大安口,既可以走遵化到大安口的官道,也可以走更近的小道,幹嘛來鯰魚關這邊繞一大圈?
於是趕緊將消息告訴趙率教。
趙率教聽聞后也是一臉驚訝,但他的判斷也和秦書淮一致,認為其一,即便有韃子軍途徑這裡,大家也只是偶遇,對方不可能是奔著自己的五千大軍來的,其二,韃子的主力現在要不在攻遵化城,要不就已經往大安口方向集結,所以這股韃子軍人數應該不會太多。
這麼一來,接下去的事情就好辦了。既然對方不是韃子主力,那大軍就無需避讓,而且還可以做個伏擊,看看能不能撿到點什麼。
於是大軍立即分成兩股,趁著夜色埋伏於林中小道兩側。騎兵將馬匹拴在遠處,然後拿了武器改成步兵。這樣馬的喘氣聲就不會暴露大軍了。
一刻多鐘以後,三名韃子馬哨從小道馳過,其中兩個繼續往前跑去,而另一匹則停了下來。
夜晚的林子漆黑一片,除了小道上因為沒有樹的遮擋,有些許月光灑進來之外,道兩旁伸手不見五指。
那名馬哨側耳傾聽了一會,忽然催馬往道路右側的林中走去。
秦書淮看著那名馬哨沖自己走來,心提到了嗓子眼,心想難不成他發現了異常?
五千明軍埋伏的位置都離小路大概三十米遠,這名馬哨往裡走了二十來米,忽然下馬,兮兮索索地好像在解褲子。
眾人都鬆了口氣。
韃子馬哨方便完后,又騎上馬往前奔去。
不一會兒,一個馬哨又折返跑了回去,應該是向後頭的部隊彙報去了。
眾人耐心地等待,直到又過了一刻鐘,終於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
一隊由兩百馬兵、三百步兵組成的韃子軍在林中小道急匆匆地行進,在他們身後還有近五百的廝卒,這些廝卒每個人都背著沉重的行囊,有的還牽著驢子和劣馬,驢背上和馬背上都駝滿了東西,顯然是他們這次入塞之行的收穫。
沒多久,這一千人就全部進入了伏擊圈。
趙率教頓時一聲令下,五十名連弩手首先來了一輪三連齊射,猝不及防的韃子兵頓時倒下了六七十人,其中一半人當即殞命。接著埋伏於道路兩旁的五千大軍立即一應而起,驟然殺了出去!
韃子軍登時陣腳大亂,慘淡的月光下,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驚訝與恐懼。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如此秘密的行軍,又特意選了這條不起眼的小道,竟然還會遭到伏擊!他們永遠也想不明白,這股明軍究竟是從哪冒出來的?又如何得知自己的行軍路線,提前埋伏的?
也怪不得他們吃驚,說這只是「偶遇」他們也不信啊!
馬背上一個后金將領模樣的人聲嘶力竭地用滿語大喊,試圖穩住部隊。不過乍然間遇到埋伏,對方還是十倍於自己的兵力,就算心理素質再強的士兵也難免慌亂,又豈是短時間內能穩住的?
尤其是那些由漢人、朝鮮人以及一小部分底層的蒙古人組成的廝卒部隊,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到處亂竄,不但沒能幫上忙,還衝亂了自己一方陣腳,同時把恐懼傳染給了正規軍。
擁擠的小道很快變成了一個屠宰場,慘白的月光下刀光劍影一片,哀嚎慘叫聲交織,明軍向潮水一般湧上來,將后金軍的空間不斷壓縮。
后金騎兵一看不對,便準備強行突圍。不過很快他們的周圍聚集了密密麻麻的長矛兵,這些長矛兵手持近三米長的長矛,二話不說先捅倒馬匹,待馬上的人摔落下來后,又一擁而上將他捅成了馬蜂窩。
這五千明軍中有四千是訓練有素的關寧軍,又佔了伏擊的便宜,對付區區五百后金兵自然是遊刃有餘。至於那些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的廝卒,則更加不屑一顧了。
秦書淮因為傷勢還未痊癒,所以這次便悠閑地和李敬亭、孟威兩人坐在一個獨輪車上觀戰。李敬亭和孟威因為服下了秦書淮從系統中買的葯,傷勢大有好轉,現在已經清醒了。
孟虎卻是閑不住,仗著自己還有把子力氣,不顧身上包了一層又一層的紗布,嗷嗷叫著殺入了敵陣,也不知道又有多少韃子命喪他的刀下。
戰鬥持續了小半個時辰,五百韃子兵全軍覆沒,另外五百廝卒戰死了一半,還有一半選擇了投降。而明軍這邊只戰損了不到兩百人,這種傷亡比已是極好的了。
找了一個漢人廝卒審訊了一下,不用威脅上刑,他便乖乖地把知道的全部都招了。
他的話,卻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ps:感謝彩雲之南85成為本書舵主!另外:今天更晚了啊,不過三更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