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龍家老村> 第250章 地下人63鳳求凰古譜

第250章 地下人63鳳求凰古譜

  小亞當斯在一旁聽了不禁發笑,他一直認為楊羚為人老實,想不到也是如此的狡猾,他腦子裡保存了明末清初的記憶,清兵初入關時,也大興學習漢人文化,所以他對古代聖賢的書籍十分的熟悉。


  即使是明末清初,周敦頤是北宋中期的人,還是要早上五百餘年,他是易學和理學的大家,書籍是皇宮貴族必讀的,小亞當斯當然知道周敦頤外號就叫濂溪先生,而元皓是他的字型大小,《周公元集》更是他的得意之作,裡面囊括了周敦頤所學的精華。


  楊羚本來樣子長得清秀,給人一臉無邪的感覺,周敦頤是理學大師,正派之人,怎會想到眼前這女孩在撒謊。


  對於楊羚來說,這是她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中,唯一一次感到讀書的作用,當年死記硬背周敦頤的背景和著作,現在竟然是救得曹博士和金田一的鑰匙。


  「鳳凰為古代四大靈獸,掌管這天下禽類,鳳凰種類繁多,可性情端一,都是甚愛清幽,十分高潔,跟我愛的蓮花可有一比,它只喝清晨的露水,只棲息在梧桐樹上,無論哪一種類的鳳凰,都有一異能,就是可以在火中重生,喚作鳳凰磐涅,鳳凰正常死的時候必定落在梧桐樹下,然後在風中飛散,梧桐樹也會隨即枯萎,樹榦中燃起天火,鳳凰便在這天火中重生,重生后的鳳凰就像剛出生一樣,充滿了活力,身體上的翎毛煥然一新,假如它是死於非命,便會在死地或者殺它之人附近從火中重生,而且極具報復性。」周敦頤慢慢的將鳳凰的屬性解釋著:「因為鳳凰有了這種天性,它身上的翎毛卻是可以救得你兩位朋友的性命,救的方法極為簡單,鳳凰屬火性,只要將它的翎毛放於清水中,便會溶化,只要你將這清水撒於兩位朋友的身體上,失去的魂魄便會被招回,不過這事情須得在七天內進行,不然回天乏術,後果十分堪虞。」


  「後果十分堪虞?以周先生的見解,死並不可怕,那麼你說的堪虞一定是比死還可怕的事情。」楊羚反應奇快,而且性子十分著急,想到就問,絕不保留。


  「姑娘,你想,七日內,將這水撒在身上,屍體可以復活,靈魂也會被召喚回來,可如果七日後,靈魂便召不回來,屍體照樣能活過來,你猜會怎樣?」周敦頤反問道。


  「靈魂沒有了,屍體卻能夠移動,這就是殭屍!」楊羚大聲道。


  「不是殭屍。」周敦頤搖搖頭:「殭屍是屍體進了***受了陰氣,身體僵化而不腐,在他的心中只有怨氣,所以性格暴戾,嗜殺,需喝人血來撫平燥熱的心,所以殺死殭屍一般是擊破其心臟,可這通過鳳凰的翎毛復活的屍體,跟活人無異,只是沒有了靈魂,是一副或者的軀殼,而他會做出什麼的行為沒人知道,這種不確定性才是最恐怖的。」周敦頤繼續解釋:「所以七日內,你們可以找到鳳凰的翎毛便救他們,若然錯過了時辰,也不要救。」


  楊羚雖然不知道該如何稱謂這種沒有靈魂的軀殼,既不是殭屍,也不是喪屍,可周敦頤說的沒錯,就是這種不確定性才是最恐怖的,殭屍和喪屍,只要看到,人人都知道逃跑,都知道要消滅,可這種軀殼,既不是人,可又是人,沒有善也沒有惡,是最容易掉以輕心的,如果他一旦不知受了什麼影響,作惡起來,真的防不勝防,就像在身邊放了一顆定時炸彈。


  不過楊羚生性樂觀,只要最壞的後果沒有發生,她都是相信有奇迹的發生:「周老先生,那麼請你告訴我們怎麼去尋找火鳳凰,怎麼取得它身上的翎毛。」


  「你們離去后,還會回來嗎?」周敦頤神情落寞的問道。


  「當然會回來。」楊羚下意識的回答。


  周敦頤聽了十分高興:「火鳳凰是生長在地獄的一種鳳凰,終年不見天日,從這裡一直西行,那裡才是真正熔爐世界的人居住的地方,他們屬性是火,可心是水造的,十分善良,所以將一部分的地方讓給火鳳凰去管治逃跑的惡鬼,一部分地方讓給老夫居住,他們只是居住在自己真正的世界里,只要你們不惹惱他們,就可以輕易的通過,過了那個熾熱的世界,便是一片凈土,凈土之後就是幽冥地府,你們在凈土中就會遇見火鳳凰,老夫在《通書》上有幾句歌謠,看到火鳳凰時,便唱出來,不需知道其中的意思,只要唱對音節就可以,火鳳凰聽到歌聲,自然會十分溫順的給你們拔下翎毛,一根便好,貪多無益。」


  「我知道,那是咒語,這些文字連起來毫無意義,可就是火鳳凰出生以來便喜歡的聲音,是它們先祖的遺傳,只要聽到這聲音,就會為之折服。」楊羚高興的宣布,她曾經聽龍乞兒解釋過咒語的由來,便投其所好的說了出來。


  「不錯,女娃娃知道的可真多。」周敦頤將手中的《通書》打開,只見那一頁上畫了一座仙山,一位道骨仙風的老人坐在梧桐樹下,一對彩鳳便伏在身旁,在旁邊寫了「鳳求凰」三個字,楊羚是認得的,而下面只有四句簡單的文字,每一句是五個字,就像五言絕句,每一個字楊羚都認得,只不過這些字組合起來根本沒任何的意思,簡直是狗屁不通。


  周敦頤指著那四行字道:「這是古仙山瀛洲,這位是南極仙翁,俗稱的老壽星,他正歌詠這『鳳求凰』古譜,這一對便是鳳凰的老祖宗,它們遠遠的聽到仙翁的歌聲,便拜服在仙翁身旁,所以凡鳳凰的子孫聽到這歌聲均會拜服,後來的宋玉,蕭史等人也懂這歌曲,只不過似是而非,只有六七分相似罷了。」


  「這是古文字,估計發音跟你們宋代都不同,更不必說跟我們現代的語言,請老先生教我們吟唱。」楊羚立刻請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