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混在蜀漢當皇帝> 126章:編撰國史 魏國國書

126章:編撰國史 魏國國書

  時間匆匆,歲月如梭,轉瞬間就要到了一年一度的秋夕佳節,這將是劉璿來到這個世界過的第二個秋夕。第一個秋夕是在擔驚受怕中度過的,這一次劉璿打算熱熱鬧鬧的過一次,正好太上皇的壽誕也快到了,他打算提前一起慶祝得了。


  「孟館長,朕打算修編咱們國史。你有什麼要求,朕儘力滿足你,前提是要把咱們國家的歷史修好。」德陽殿,劉璿在朝會上對著國史館館長孟凡說道。


  孟凡,五十多歲,面容消瘦,是孟子的子孫,也算是國學大儒。劉璿聽說他的大名后,專門派人去他的老家給請了回來,擔任國史館長一職。


  以前因為已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為由,中原不定一直未修史。每每想到這,劉璿就覺得十分可笑。昭烈帝立國至今幾十年,竟然沒有自己國家的歷史,這不能不讓劉璿感到可悲可笑。


  要知道沒有歷史的國家,是不完整的國家,是不會長久的。雖然昭烈帝建國為漢,但是包括昭烈帝在內的所有劉家皇室,甚至兩川百姓心中,都明白這個漢只是為了出師有名而已,說白了就是個割據政權。


  所以,不是劉璿不願意叫大漢,而是丟不起那人,所以只能叫蜀漢,季漢。穿越而來的劉璿覺得,要想叫大漢,必須是大一統的國家,而不是這個偏安一隅一州之國。劉璿也相信,自己必將再創大漢輝煌,讓大漢這兩個字繼續在歷史中青史留名。


  「陛下,臣需要刀筆吏八百人,學著,大儒越多越好。只要有這些,臣保證三個月內讓陛下看到自建安年間到現在所有史事。」孟凡,本來打算做幾年辭官的他,在聽到劉璿的話后,激動的跪在地上說道。


  在古代,沒有人能抵得住這個流芳萬世的誘惑。孟凡,他作為孟子後代,無不已先祖為傲。現在有這麼一個天大的機會,他絕對不打算放過這個機會。大殿上,從他顫抖的身子就可以看得出來有多麼的激動。


  「周丞相,馬上張貼告示,邀請天下識文斷字的小吏和學著大儒入川修國史。待遇從優,學著大儒每月紋銀一百兩,刀筆吏每月二十兩紋銀,人數就照孟館長說的吧,等下朕就讓小李子把十萬兩銀子送去國使館。記住,一定要實事求是。」德陽殿,劉璿直接說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報,啟稟陛下,魏國使者求見。」這時,殿外傳來了一個禁衛的彙報聲。原來,就在剛才,宮門外侍衛領著魏國使者入宮了。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辦好,只好一級一級上報了,大家不知道魏國為什麼派遣使者來了。於是,禁衛只好跑進來稟告道。


  「來都來了,傳吧。。。」龍椅上,劉璿望著下面的面面相窺的眾文武們說道。不要說他們,自己也是莫名其妙,曹奐這個時候派人來所為何事。


  「外臣曹安見過陛下,自打上次離別後,陛下仍然風采依舊。」德陽殿,魏國使者曹安對著端坐龍椅上的劉璿躬身一禮道。沒錯,還是個老熟人,正式上次的副使曹安。


  「來人,賜座,不知道貴使這次到訪不知道所謂何事?」德陽殿,看到曹安坐下后,劉璿面無表情的問道。看到曹安,依他的猜測,估計和上次曹玉回去有關。


  「陛下,吾皇有感陛下上次派人護送玉公主與家人團聚,特命外臣前來道謝。」德陽殿,劉璿話音剛落,曹安站起來躬身的答道。


  「不知道曹使者什麼時候也歸順了魏帝了,真是讓朕大吃一驚,朕還以為貴使是司馬昭的心腹呢?」龍椅上,劉璿望著曹安語氣不善的說道。


  「呵呵,陛下說笑了。司馬家篡位,人人得而誅之,以前是外臣沒有認清賊子的狼子野心,誤入賊窩。好在,吾皇仁德,並沒有怪罪與外臣。得此仁君,實在是外臣的榮幸啊!」大殿上,不理會劉璿的話外之意,曹安面不改色的答道。


  「是啊!貴使說的不無道理,只是上次之事只是些許小事,何必大驚小怪的。朕再次謝過魏帝了,對了,回去代朕問好。」龍椅上,劉璿平靜的客氣道。既然人家不急,自己更不急了。


  「陛下,其實外臣這次來是遞交國書的。」說完,曹安小心的從身後隨從那接過曹奐的國書。劉璿示意下小李子,小李子嘚嘚嘚的跑下御階接了過來,恭敬的遞給了劉璿。


  德陽殿,靜悄悄的,只有劉璿翻看國書的竹簡撞擊聲。國書里,曹奐首先感謝劉璿前些日子對曹玉的照顧,告知曹玉已經平安到了許都,不勞挂念。


  越往後看,劉璿眉頭皺的越緊了。原來,國書中曹奐打算借糧,原因是陳郡發生水災,百姓顆粒無收,現在已經死傷數千人了,請求劉璿看在曹玉的面子上借十萬石糧食給他救救急。最後,話里話外還打算把曹玉許他為妃,已結秦晉之好。


  「貴國發生水災了?」大致的看完這封國書,劉璿對著殿上的曹安詢問道。


  「是的,我國陳郡發生水災,百姓顆粒無收,家破人亡大有人在。吾皇望陛下伸出援助之手,救救陳郡十數萬百姓。」劉璿的話,曹安趕緊站起來答道。


  「嗯,你說的國書里有所提及,可是我們也沒有多餘糧食。不知貴使可否記得,上次我們江陽旱災嚴重,國庫里的糧食早枯竭了。」不理會站在那的曹安,劉璿悠悠的聲音傳進德陽殿四周。


  「陛下,請看在玉公主的面子上救救那十數萬百姓吧,說不得以後都是一家人了,您可不能見死不救啊!」劉璿的話,曹安聽后以為被直接拒絕了,立馬口不擇言的說出了國書中的內容。


  「額,那個,借糧之事好說。來人,送貴使去鴻臚寺休息休息。」龍椅上,聽到曹安的話,劉璿趕緊打斷他的話,轉變話風說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