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有故事的人
第十四章有故事的人
武后的賞賜中午就到了,滿滿兩大車的物件。公主府的下人們興緻高昂地搬著東西,雖說沒有太多貴重的東西,但這些賞賜傳達的意思卻非同一般。凈是一些小孩子的玩具、衣裳、配飾,看樣子足夠小郎君穿到十多歲,俱是宮中所製備。腦袋靈光的下人已經看出端倪,賞賜的物品越是龐雜實用,越是表示在聖人心裡頭的分量不輕。只是後頭又送來一車書讓人著實摸不著頭腦。
薛紹並沒有閑功夫操這份心,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著他。
從老家房州趕來帝都的人到了,在信送出去的第二天。當然這些人不是飛過來的,在上月收到老管家的家書裡頭透露出公主殿下想要辭行離開帝都的消息后,忍不住趕了過來。不曾想,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已經被薛紹和老黃頭做成了。
公主府門房旁的小屋裡,今天破天荒點上了燈,屋裡也被簡單收拾了一下,因為薛三郎來了。屋裡頭坐著三個陌生人,最大的不過二十齣頭,俊秀異常,當然是依照後世的審美方式來看待的。另外兩人長相彷彿,圓臉,濃眉,皮膚有些黑。大一些的有十八九歲模樣,衣著單薄,在這初春時節竟然不覺得冷,反正薛紹看著都覺得冷。小一些的圓臉男孩,衣裳也很單薄,很明顯功夫還沒練到家,不時地吸溜著鼻涕。薛紹看不下去,遞上一塊絲巾。平時根本不用,都是城陽公主交代裝在身上的,十四郎完美執行任務。
圓臉男孩搖頭說不用,這一搖頭不要緊,把鼻涕都帥了出去。大圓臉下意識側身躲過,鼻涕不偏不倚剛好落在俊秀男的臉上。在薛紹注意力還在鼻涕上的時候,大圓臉已經抬腳將小圓臉踹飛了。俊秀男倒是渾然不在乎似的,彷彿臉上沾到的只是一滴水,拂袖仔細擦去。
"混帳東西,沒學好功夫得瑟什麼?還不滾回去多穿些衣裳。"大圓臉出言訓斥小弟,薛紹本想上前勸解,想想還是算了,萬一這大圓臉回頭給我一腳還不直接撲街了。隧只向爬起來的小圓臉報以歉意的眼神,後者傻笑撓頭回應。
心裡已然猜到這三人可能就是十四郎跟自己提起過的九郎,十郎,十七郎。薛紹最終還是忍了下來,小時候在房州老家也沒怎麼見過,甚至都沒聽過,還是等黃老頭過來再說吧。薛紹繼續無聊地數著房間一角木頭快,心裡正納悶為什麼不多不少正好五百二十一快?難不成這些唐人也懂得數字的含義?搖了搖頭準備數第二遍,萬一自己數錯了呢。正當自己數到三百三十塊的時候,小屋的門被推開了。
「都楞坐著像什麼樣子,起來給小郎君見禮。還有你,十七郎,將衣裳穿上。」老黃頭的話似乎只有一個小圓臉男孩聽了進去,還是在衣服穿了一半象徵性地彎身行禮,順便提了一下鞋子。事後薛紹問了小圓臉一下,當時他並沒有要行禮的意思,僅僅是提一下鞋子。
事情並沒有按照劇本裡頭那樣,老管家叫來一幫能人異士,男豬腳一出場便俯身拜倒,聲稱要為男豬腳赴湯蹈火鞠躬盡瘁。沒人行禮,哪怕只是象徵性的意思一下,但這並不影響薛紹的判斷能力。有本事的人,通常脊樑都不會輕易為別人彎下來,不向薛紹行禮或許是因為現在的薛紹根本就配不上這些。事實證明薛紹確實配不上,十年之內都不會配得上。
尷尬的場面並沒有持續多久,就在黃老頭與大圓臉睜眼怒目相峙時候,十三郎與十四郎一同進了小屋,解了圍。出乎意料的是,出手解圍的並不是做事穩重的十三郎,反而是腦子缺根筋的十四郎,眾人似乎很買十四郎的賬。大圓臉拍腿賭咒表示不和老黃頭一般見識,老黃頭也在十四郎捏腿揉肩的糖衣炮彈之下做出了讓步,並且表示不會打斷這三人的腿。第一場會面就一這麼一種詭異的方式結束了,看不出雙方因何事發生對立,然而又因為何事還能聚在一起,薛紹越想頭越大,偏偏將屋裡的木頭塊數了整整三遍都是五百二十一塊,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到底為什麼會是五百二十一快呢?
順了氣的老黃頭向薛紹行了禮,告了聲罪離開了小屋,似乎忘記當初就是他讓薛紹來的小屋,說要將老家的人介紹給他,此時倒是第一個離開了,將此事忘得一乾二淨。新來的三人在十四郎的央求之下起身向薛紹告罪,起身離去,十四郎也跟了出去說是幫他們在府里安頓下來,當然不排除有其他的安排。屋裡最後只剩下低頭思考木頭事情的薛紹,和同樣如木頭般的十三郎。
「他們為何這麼不待見我?」薛紹率先打破平靜。
「他們並非不待見小郎君你,而是在和師傅置氣。」十三郎口中說的師傅便是老管家黃老頭。
「你一次性解釋清楚好了,十四郎估計自己也不大清楚,就老黃頭十棍子敲不出個悶屁那種性格,問了也是白問。十三郎還是好好跟我說道說道吧。」薛紹直奔主題,看著十三郎那架勢,似乎也準備告知薛紹一般。
「故事還要從師傅那輩說起,師傅本名黃佑康,有一兄長喚作黃天寧,取得是天佑康寧的意思。」
「沒想到老黃頭人長得猥瑣,名字卻這麼高端大氣上檔次。」薛紹還不忘抽空調侃一番。
「師傅本是長安遊俠兒,因為年少犯事,經友人引薦入公主府做家將才逃過官府的追捕。某家和十四郎為師傅收養,一直待在公主府中。某家因為幼年逃荒來到長安,被路過的師傅相中帶回公主府撫養。十四郎身世更是可憐,幼年連同妹妹被人販子賣給京城乞討團伙,準備打斷腿來為他們要飯。被京城衙門搗毀之後,十四郎便流落街頭乞討為生,公主行車看著可憐便讓師傅帶了回來,一晃眼十多年過去了。」說到此處,十三郎頓了一會兒,似是在感慨,又像是在追憶。
「那你們也是蠻可憐的,老黃頭小時候對你們好嗎?」雖然知道問不出來什麼東西,薛紹還是出言詢問。
「教習武藝的時候嚴苛了一些,其他方面都算不錯,加之公主殿下很是愛護我們師兄弟二人,師傅也不好下太重的手。」十三郎遮遮掩掩地解釋道,薛紹明顯看出來十三郎在說話時眨眼的頻率高了許多,娘親愛護是真,只怕沒有十三郎描述的那般過得不錯,沒打到殘廢算是命好吧。
「名字是都是誰取得?也是老黃頭?」
「十四郎的名字本來就叫做馬代,想來是父母取得,他不說,做兄長的也不好意思問。某家本名陳山,郎君在中間加了個岐字,殿下說好聽也有意思,於是某就叫陳岐山了。既然公主殿下喜歡,某也就用了這個名字了。」
「你自己喜歡嗎?不覺得委屈嗎?」薛紹有些憤憤,可能不太明白在這個年代長者賜不可辭的道理,更何況還是主家。
「當時只是想著殿下喜歡就好,後來念了書才發現郎君不愧是讀書人,名字改的也很好,應情也應景,端是個好名字。」十三郎不明白薛紹為何有此一問,主人家取個名字而已,更何況還是個好名字,萬一取個旺財、來福,之類的名字,以後打架放起狠話來都打折扣:我陳旺財必取你狗命,儘管放馬過來某陳岐山何懼之有,這兩句說出來差別還是蠻大的。
「九郎黃鶴與十七郎黃連俱是師傅兄長黃天寧的養子,當年因巫蠱一事牽累被殺,屍骨無存,受兄長臨終所託照顧九郎和十七郎,郎君被聖人貶到房州做刺史,想要留公主殿下在東都洛陽。即便大臣們反對也沒用,聖人偏袒甚至過於寵愛幼妹也在那時候為大唐百姓所熟知。要知道發生了那樣的事情,按律當斬,後來公主殿下因心繫郎君,不忍其在房州受苦。遂數次向聖人上書請辭東都,迴轉房州,聖人無奈只好同意公主殿下所請。巫蠱一事後公主殿下一家離京遠赴房州上任,房州各地官員卻沒人敢給駙馬爺小鞋穿,應是知曉公主殿下在聖人心裡頭的分量還是很重吧。九郎和十七郎也因殿下庇護,逃過京城搜捕,而後就在公主府安頓了下來。」
「那十郎呢?他是怎麼到府中的?」薛紹感覺十三郎好像不情願講十郎的故事一樣,是不喜歡十郎還是刻意迴避,意識到迴避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用,小郎君依然會追問下去,嘆了口氣給薛紹講了起來。
「十郎原來是杜家養子,貞觀中,城陽公主下嫁萊國公杜如晦次子杜荷,后杜荷因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一案,被殺。杜荷死後,太宗皇帝再將公主下嫁給郎君。十郎原為杜家養子,因為當年年幼,又不在府中,城陽公主出力將十郎護了下來,養在府中。十郎本名杜襲,只是在府中極少有人知曉,小郎君以後莫要與人只會,喚他十郎便是。」
「原來都是有故事的人。」薛紹感慨道,將之前的不愉快掃到腦後。
「小郎君莫要因為此事惱怒,九郎十郎和十七郎還有我們才是公主殿下最為信賴之人,之前三位郎君只是因為師父與小郎君的莽撞之舉而氣惱,並非不待見小郎君。若然真的不待見小郎君,憑藉他們三人的本事天下盡可去的。」
「那為何十四郎的人緣特別好,九郎十郎還有十七郎特別聽他們的話?」薛紹也很疑惑,十四郎平時並不善言辭。
「師傅的兄長曾經教導過十四郎的武藝,因為十四郎武學天賦極高,一度想要收在門下,所以師傅和九郎十七郎他們都很喜歡十四郎,某家也不清楚十郎為何待十四郎這般好,好多年前就這樣了。」十三郎說完自己反倒皺起了眉頭。
「那這堆木頭為何有五百二十一快?有什麼特殊含義嗎?」薛紹問出了心中最想問的問題。
「都五百二十一了?小郎君確定?」
「數了兩遍了,要不你也試試?」
「算了」
「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
「這是一種掌法,桌子碎的塊數越多,說明出掌之人武功越高。通常過了八十塊已經算作一流高手了,五百來塊想都不敢想的。」
「大概有多高啊?」
「兩三層樓那麼高」
「我看這掌法也只能用來劈柴火,你看著木頭的茬口,哎呦我去,好整齊,你確定他是用的手?」
「確定以及肯定」
「好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