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日娛之遊戲萬歲> 第十一章 一個中興,一個華為

第十一章 一個中興,一個華為

  相比於美國互聯網發展的速度,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有些波瀾不驚的味道。


  當然,無論是中美兩國,還是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民用互聯網都是從學校開始普及的。


  為什麼從學校開始普及。


  因為與其它的組織相比,學校對於互聯網需求的迫切性更大。


  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一個學校圖書館的大小,文獻的多少,基本上代表了這個學校的實力。


  而一名學生,想要在龐大的圖書館里找到相應的論文文獻,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著實有些嚇人。


  但是有了互聯網呢,當一切文獻都可以錄入到電腦中了呢。


  只要輕輕動動手指頭,就可以找到相關的論文。


  無論是從時效性,還是從便捷性,都遠遠超過以往傳統的圖書館模式。


  這種全新的互聯網論文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大學的生產力。


  誰擁有互聯網,誰擁有互聯網論文資料庫,誰就更可能出成績。


  對於大學來說,論文的多寡就是檢驗大學的唯一真理。他們當然努力發展互聯網。


  最後,形成一個聯盟,聯盟內的所有大學,都能夠查閱相應的文獻。


  至於以此為基礎出現的大學論壇,學生們自建的各種組織,反倒是互聯網計算能力富餘出來的產物。


  畢竟,互聯網這種通訊模式的一大特點,就是其相對便捷的擴容模式。


  在美國這樣一個資本已經充盈在各個角落的國家,互聯網的出現立刻就有許多資本公司投入到運營當中。


  但是在中國卻不一樣。


  從七十年代末改(喵)革開放至今,不過還不到二十年的時間。


  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就算是傳統產業,資本還沒有完全滲透乾淨。


  並且,此時此刻佔據社會主流地位的「企業家」,或者說引人注目的「企業家」都是草莽出身。


  他們往往並沒有多高的學歷背景,因此對於互聯網相關的東西不懂也不重視。


  因此,與美國不同。


  中國的絕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先不論他們的家庭背景到底如何,但是最後他們確實把握住了互聯網時代的方方面面。


  而每一個公司最後取得的成就,其實看的並不是他們的技術實力如何。而是看的他們佔有的是哪個入口。


  像是網易,佔有的就是電子郵箱的入口,就是新聞門戶網站的入口。


  像是騰訊,佔有的就是即時通訊的入口。


  像是……


  各個公司由不同的業務起步,在佔有了自己原有的業務領地后,還是朝著其它方向進行拓展。


  而在這個過程中,拼的就是誰的入口對於互聯網用戶更有吸引力,用的更多。


  像是頗為正式的電子郵箱入口,最後敗給了大部分人都消耗時間的即時通訊入口,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用馬後炮的角度來看,騰訊能夠成為日後中國互聯網的一大巨頭,其實在他選擇佔有了哪個入口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


  哪怕,沒有所謂的騰訊,也會有潤迅,也會有東訊等等公司出現。


  不過,這是在另一個時空的事情,在這個時空就不知道事情到底該如何是好了。


  萬戶這家從電子遊戲起家的公司,相對於那些還沒畢業,或者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用用太大的資本了。


  並且,本身從事的就是電子科技行業。


  雖然不是互聯網這個分支,但是萬戶朝著互聯網進軍,卻是如雷霆萬鈞,其它個人的小公司根本就比不了。


  要錢比不過萬戶,要技術也比不過萬戶。


  再加上,與現在這些小公司想的將一個產品打磨到完美再發布不同。


  萬戶奉行的開發策略是迭代開發。


  開發出一個基本功能,確保穩定就可以發布出來了。


  然後,再對這個原始版本進行一次次的更改。


  哪怕每次只更改一個非常細小的地方,只完善一個功能,經過了數個版本的迭代,整個產品的完善程度,也比那些小公司精心打磨出來的產品要強到不知道哪裡去。


  這是因為,首先整個世界上就沒有完美的軟體。


  任何軟體任何操作邏輯,最後檢驗的標準都是人。


  一個沒有經過大規模使用的軟體,想要自己是完美的,那絕對是痴人說夢。


  萬戶用如此的戰略,沒用幾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就把中國範圍內的所有互聯網的競爭對手全部幹掉了。


  當然了,幹掉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沒有對手的時候,才是最危險的。


  如果有一個比自己強的對手,可能還是會明白自己前進的方向在那裡,可能還知道自己朝著哪方面去改比較好。


  如果有一個洶湧追趕自己對手,還能感受到壓力,還會不斷去改變。


  而一旦沒有目標也沒有壓力,那又該怎麼辦呢?


  無數大公司,最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死掉的。


  萬戶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只能秉承著讓用戶體驗到更好的體驗這一條,對於自己的軟體進行不斷的改進和更正。


  至於這些改進和更正,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到底有沒有問題。


  這一切都要交給時間去驗證。


  甚至在萬戶推出第一款網路遊戲的時候,那些國內高校的用戶們,才猛然想起原來萬戶是一家做電子遊戲的公司。


  不過,萬戶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光製作電子遊戲。


  像是通訊網路的基建,萬戶也參與進去了。


  萬戶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與國外通訊行業巨頭選擇交叉授權的模式,手裡掌握了大量互聯網通訊專利的使用權。


  雖然,這些專利在國內來說,可以說用處不大。


  但是,那些實用的技術卻很好用就是了。


  並且,相比於ibm、愛立信、思科、德州儀器這一系列互聯網硬體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萬戶的價錢要更便宜,要更划算就是了。


  於是,萬戶的通訊業務也開始展開了。


  與萬戶競爭的除了一系列國外巨頭,在國內也有一些對手,這些對手中,兩個比較重要的一個叫中興,一個叫華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