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日娛之遊戲萬歲> 第九十五章 福利社

第九十五章 福利社

  萬戶中國的廠區和辦公區的建築風格,在這個年代看來,可以說算得上「洋氣」了。


  要按高橋的說法,就是現代化。


  中國東北地區作為深受蘇聯影響的地區,其建築風格有著明顯的俄羅斯風情。


  黑龍(和諧)江省省會哈爾(和諧)濱,甚至有東方莫斯科之稱。


  就像是羅宋湯和大列巴麵包一樣,東北地區的許多建築,普遍都有著俄羅斯味的西洋風情,不能說不洋氣。


  再加上新中國的前半時期,官方的建築更追求氣勢恢宏而不是很在乎成本,因此,往往一個小縣城的青少年宮,都能有容納兩三千人的劇場,與縣城裡恐怕只有雙車道還是土路的道路不相匹配。


  改革開放后,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如此不「經濟」的建築自然越來越少。功能性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好,但是卻也更沒有特色,更簡潔了。


  哪怕能在經濟發展的橋頭堡,看到一些新的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雖然它們很美,但卻再也不屬於人民了。


  萬戶中國廠區的建設,正是在這兩種風潮交替之間。


  得益於人工便宜,儘管建築材料多用進口,但最後按質按量完成建築群后,居然還剩下了一部分工程款。


  這要是以後絕不可能,只能說這是舊時代的殘留吧。要按新時代的習慣,部門的預算花不完,都要年底突擊花錢,怎麼可能還有剩錢的道理。你剩下錢了,是說以前的領導傻多花錢了,還是以前的預算給多了應該削減預算?


  總之,從建設國家這同一偉大的目標,變成只顧著自己盆里碗里的那一點食,彷彿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因為剛剛發了工資,萬戶中國的福利社裡擠滿了人。


  所謂的福利社,當然不是發種子的會社。這裡不發神秘代碼組成的種子,也不發茄子、黃瓜的種子。


  福利社是現在不少廠礦都在用的名字,換個名字就是百貨商店,再換個名字就是超級市場。


  原本高橋還打算為萬戶中國設計一套積分系統,每一名萬戶中國的員工,除了工資外,還有一份萬戶的內部積分。


  福利社裡的各種商品,以及廠區里的各種服務,都可以用積分支付。就像是用q幣購買qq會員一樣。


  不過,高橋的這種想法,被地方政府的人攔住了。


  開玩笑!

  這套積分系統的本質是什麼?是貨幣體系!

  地方政府雖然不想得罪萬戶,但是這種發放工資的方式,絕對偷稅漏稅不說,還影響了地方上的消費水平。


  現在哪怕政府的收入也就幾十塊錢每個月,你萬戶的員工,就能有一半以上拿一百以上的月收入。


  如果這些錢都能消費出去也行,但是一研究,你們這裡飯菜免費,又分配住房。甚至連買東西都是用積分,完全有入無出,這不是瞎搞么。


  雖然堅持地方政府也會鬆口,但是高橋可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就無故的消耗了萬戶在地方政府積攢下來的好感度。


  那就都換成工資發吧,萬戶中國的工資發放制度,秉承著萬戶本部,也就是萬戶曰本的體系。


  公開、透明,分為基礎工資和績效工資。


  基礎工資有按照不同崗位的不同強度,以及工作時長確定,而績效工資,在生產線上就是計件,在研究所就是計研究成果。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名義的補貼和津貼。加班津貼、高溫津貼、噪音津貼、外派津貼、職務津貼等等。


  如此一來,每個人每個月實際能夠拿到手的錢,基本上都是他們名義工資的幾倍。


  「老劉,你打算買什麼啊?」一位穿著藍色工作服的女性,問道另一位女性道。


  那位被稱為「老劉」的女性,用後世看待「柔美」女性的審美來看,估計算不上「美」,但是如果從健康的方面來說,她絕對是美的。面色紅潤有精氣神,雖然不至於像是嗑了蛋白粉一樣全身肌肉扎結,但是胳膊、小腿也都呈現著力量感。


  就像是一元人民幣紙幣上印的第一名女拖拉機手一樣,這是屬於勞動女性的美。


  「這不發工資了撒?我打算買些東西,給老家那邊郵回去。」老劉笑著說道。


  老劉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放在十年前,也是川妹子一名。她家在山區,他的丈夫是因為三線建設才去往四川,幾經挫折最後才結為夫妻。


  去年萬戶年輕的老闆,跑到山裡親自將她丈夫請到了萬戶。當時年輕的老闆答應解決配偶以及子女的工作和學習問題,她這才在丈夫落腳后,也來到了數千公裡外的萬戶中國,經過了短期培訓后,成為了質檢線上的一名檢測工人。


  從某個不能說的事件結束后,城市似乎就變得封閉了起來。工廠不再每年從農村大量招收工人,而是對已有的工人搞起了子承父業世襲罔替。


  在這個年代,工人是令人羨慕的。無數鄉下的帥小伙,村裡的村花,為了一張城鎮戶口,都認可付出很多。


  儘管老劉的丈夫是城市戶口也是一名搞科研的知識分子,但是他卻是被遺忘的那部分,幾乎就被放在山裡長草了。因此,他也無法改變媳婦的戶口和工作問題。雖然教她讀書寫字文化知識,但卻好像一點都沒有。


  老劉當時都幾乎以為學習是無用的,知識根本無法改變命運。但是,當她來到萬戶,上了短期培訓班,接受考試后,才知道原來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丈夫十年如一日的補課,讓她擁有了遠超同班同學的理解能力。別人聽十遍才能聽懂的東西,她聽一遍就能聽懂。


  考試也考了不錯成績的她,就成為了一名質檢員。


  而那些考試不合格的同學,有的選擇的重新學習,有的就直接分流成了底層後勤管理人員,去負責衛生工作了。


  雖然負責衛生工作工資也不算低,但是在萬戶中國這樣一個欣欣向榮的大環境里,只當一名清潔工人卻好像太自甘墮落了。


  除了有一些年齡較大,接受新知識實在太困難的家屬,剩下的基本都選擇了重新上課考試這條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