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重工業發展
第一騎兵師出發后,剩下的人分頭行動,朱雀軍團的其他高層乘坐飛艇返回各自的部隊。
第一騎兵師已經出發了,其他九個騎兵師也要跟上。
趙罡作為朱雀軍團軍團長,要總攬全局,但是趙罡不會坐鎮後方,而是由副軍團長林浩坐鎮後方,趙罡則乘坐一艘鯤鵬-6輕型飛艇在天空中飛,以鯤鵬-6輕型飛艇為指揮中樞,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任何一個騎兵師的位置,下達作戰命令。
朱雀軍團一眾高層都走了,顏學義一行人也隨之出發,目標是穆珍兒的老家,車臣汗部。
在車臣汗部待了兩天後,飛艇編隊再一次起飛,不過這一次飛艇不是直接向源河市飛去,而是在中華大地轉一圈,顏學義要對帝國的重工業進行視察。
目前中華帝國的工業主要是在四汌省,現在已經在想四汌省周邊各省擴散,另外海邊個別地區有造船廠。
除了造船廠外,其他向外界發展的主要都是輕工業,輕工業由民間自由發展,帝國政府進行管控。
但是重工業不同,在短時期內,帝國的重工業都會由顏氏商行掌握,民間不能參與進來,畢竟重工業代表著中華帝國真正的實力,由顏氏掌控,不容易被外國勢力滲透,要是民間也參與進來,很可能會被一些見利忘義的敗類泄漏出去各種信息。
要知道中華帝國的工業發展如此之快,如今已經超過俄國,憑藉的是各種先進的技術,而西方各國的技術普遍與中華帝國有一代甚至兩代的差距,在這樣的差距下,中華帝國的工業水平會迅速追上乃至趕超西方國家。
無論是發展輕工業還是重工業,最離不開兩種東西:石油和鋼鐵。
目前中華帝國石油工業規模是年產八十萬噸,鋼鐵工業規模是年產一百一十萬噸鋼鐵。
石油工業,中華帝國才剛剛發展,而鋼鐵工業規模倒是不小,但是對於擁有1384萬平方公里土地、4.1億人口的中華帝國來說,這個數字還是太少了。
在未來五年中,中華帝國的要達到年產兩千萬噸石油、五百萬噸鋼鐵的規模,這樣才能支撐中華帝國的工業快速發展,而這一切都需要顏氏商行來負責。
幸好中華帝國如今的統治範圍有1384萬平方公里之大,中華帝國堪稱地大物博,土地下有足夠的資源。
更何況之前的五年時間發展,中華帝國擁有一個重工業基地,在那裡,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機械被生產出來,運往全國各地,這些機械全部都是用於新建設的工廠。
有了這麼一個重工業基地,中華帝國同樣可以生產出來大量採油、煉油、鍊鋼的機械設備,不需要依靠其他國家。
中華帝國的崛起已經引起白種人國度的敵視,尤以英國、法國為主,就算是德國與中華帝國合作,那也只不過是中華帝國有德國需要的東西,而且英國和法國同樣是德國的敵人,德國巴不得中華帝國和英國法國繼續開戰,打得兩敗俱傷才好,德國亦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中華帝國出現。
若是中華帝國發展重工業需要從西方國家購買各種機械設備,恐怕除了德國外,很少有國家會賣給中華帝國,這是對中華帝國的一種限制。
而且單單一個德國又能給中華帝國多少幫助?雖然現在有飛艇在,來往兩國也就是六、七天的時間,但是想要運輸重型機械設備,還得靠海運,那時間可就長了,中華帝國可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
幸好中華帝國有顏學義開外掛,擁有了一個重工業基地,為未來中華帝國的工業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由顏氏商行掌握帝國的重工業,帝國的重工業一定會快速發展。
在未來的五年中,中華帝國除了現有的長慶油田外,還將開採四處油田,使得中華帝國石油產量達到兩千萬噸以上。
這四處油田分別是松遼(大慶)油田、汕東(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再加上長慶油田,這五處油田年石油產量極限將超過一億五千萬噸,五年兩千萬的目標,只是一個小意思,只要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足以在五年時間中達到年產兩千萬噸石油的目標。
目前中華帝國擁有兩個鋼鐵廠,分別是源河市鋼鐵廠和永逸市鋼鐵廠,源河市鋼鐵廠由於年產鋼量達到極限,開始落後於永逸市鋼鐵廠,源河市鋼鐵廠已經不生產普通的鋼鐵,而是專門生產火炮、艦船、重要機械等特種鋼材
光憑源河市鋼鐵廠和永逸市鋼鐵廠是支撐不了中華帝國的工業發展,在未來的五年時間裡,還將建立三座大型鋼鐵廠,分別是遼陽鋼鐵廠、邯鄲鋼鐵廠、漢陽鋼鐵廠。
三個鋼鐵廠建立區域都有大型乃至特大型鐵礦,足以支撐千萬噸級鋼鐵企業,而中華帝國未來五年的目標是年產鋼五百萬噸,只要遼陽鋼鐵廠、邯鄲鋼鐵廠、漢陽鋼鐵廠這三個鋼鐵廠都能達到一百萬噸的鋼鐵產量,達成這個目標還是比較容易的,到時候中華帝國的鋼鐵產量將位居世界各國第一。
和西方所謂民主國家不同,西方國家是在需求鋼鐵的時候才會有商人因為利益建立更多的鋼鐵廠,要是供大於求,鋼鐵廠只會破產倒閉。
但是中華帝國不同,中華帝國的重工業都掌握在顏氏商行手中,更確切的說是掌握在帝國皇帝顏學義手中,顏學義可以通過量子計算機模擬出未來中華帝國的發展情況,而計算出中華帝國需要多少的鋼鐵,不能在供小於求的情況下才建立新的鋼鐵廠,或者擴充鋼鐵廠的產能,這一切都需要時間,還不如在建立鋼鐵廠的時候就確定鋼鐵廠的規模,使得供大於求,但是不會大太多。
以後中華帝國每年都需要更多的鋼鐵,而鋼鐵廠每年也會擴充產能,使得供求達到一個平衡,不會拖延中華帝國的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