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早做準備
1883年年後,顏氏進入一種內緊外松的狀態,不少顏氏子弟都感覺到緊張的氣氛,卻不知道這種氣氛從何而來。
過年期間,顏氏高層們聚集在一起,整整商議三天,商議的主題就是顏氏要早做準備,滿清恐怕這兩年裡就會對顏氏下手。
這滿清要對顏氏下手不是隨便感覺出來的,而是根據情報部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出來的。
顏氏每年要在情報部身上花掉上百萬兩白銀,不可能什麼信息都得不到,基本上各個王府重要大臣的府邸里都有被情報部收買的人,為了收買這些人,情報部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要是花錢收買不了,那就綁架威脅其家屬,為了收買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就連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情報部都有門路,不過得花費大筆銀子才行。
從去年年末開始,京城中想要將顏氏宰掉的滿清權貴多了起來,好在有李鴻章以及其他一些和顏氏關係緊密的滿清權貴反對,顏氏才安然無恙,不過事後,顏學義三叔顏道真就拿著一卷卷大額山河寶鈔四處登門,李鴻章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
雖然顏氏避免殺頭之禍,但是也被狠狠的割了一把肉,這也是其中一部分滿清權貴所想的:把顏氏一次性抄家有什麼好的,還不如乖乖給我們賺銀子花。
不過躲避了一次殺頭之禍,不代表還能繼續躲下去,已經有這樣的苗頭了,顏氏就要早做準備,不能等到滿清快要動手的時候再忙碌行動,那時候損失可就大了。
全國各地的顏氏商行、顏氏錢莊、天下第一樓中主要人員全部調回四汌省,就連顏道真也不能坐鎮京城,而是返回顏家堡,並且各處只留下足夠維護正常營業的人員,剩下也得調回四汌省,等到顏氏佔據四汌后,他們都會有重要作用。
各地顏氏錢莊分號中的現銀繼續縮減,全部運回源河市儲存,若是滿清真的要對顏氏動手,情報部提前將消息通知下去,讓各處留守人員掩埋存銀和燒掉紙鈔,然後躲到鄉下去,可以在情報部的安排下秘密返回四汌省。
滿清一旦對顏氏動手,恐怕很快就會波及到所有顏氏的所有人,一次性殺個幾萬人對滿清來說已經習慣了,反正都是漢人,全殺死也沒事。
但是顏氏不能放棄自己的手下呀,所以提前做出安排,那些留守各處的人的親屬也全部返回四汌省,一旦留守的人受傷或者死亡,顏氏會進行補償,讓其家庭能夠正常生活下去,僅僅這條,就讓顏氏的手下死心塌地為顏氏賣命。
四汌省之外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安排好,就算滿清突然對顏氏動手也不會給顏氏帶來太多損傷。
接下來安排四汌省的各項準備工作。
四汌省是顏學義的第一目標,一旦時機成熟又或者被迫豎起反旗,顏學義要在最短時間裡佔領四汌省,肅清反抗力量。
四汌省很大,總面積超過50萬平方千米,人口過四千萬,要知道此時曰本領土總面積也就三十餘萬,總人口三千七百萬,還趕不上四汌省。
現在顏學義實際管轄面積不足四汌省百分之一,人口也只有四汌省八十分之一,靠著這樣的基礎鯨吞整個四汌省,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需要確認四汌省內有哪些目標要直接消滅掉,起兵后能夠迅速消滅抵抗勢力,快速佔領整個四汌省。
需要培養出足夠的官員和警察,在顏學義的大軍清理整個四汌省的反抗勢力后能夠快速接管各個縣城,維護治安。
需要……
各種各樣的準備工作讓顏氏一族乃至整個源河市忙碌起來,誰知道明天會不會滿清就想要滅掉顏氏,早做準備早放心。
很快,警備隊新兵訓練完畢,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警備隊兩萬三千餘人進行改編,同時新兵營準備繼續招收五千人。
警備隊被改編成四個旅和一個團,分別為:
第一旅,旅長趙罡,政委王新偉。
第二旅,旅長牛德厚,政委許光耀。
第三旅,旅長陳浩傑,政委林浩。
第四旅,旅長孫然,政委方景龍。
守備團,團長顏永樂,政委嚴英。
警備隊改編完后,分別進行磨合訓練,準備迎接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到來的戰爭。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特別是警備隊這樣的相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的先進軍隊,一旦後勤跟不上了,拿著燒火棍肯定打不過滿清精銳,只有完善的後勤,無論警備隊出現在哪裡,都會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雖然四汌省的道路差了一些,不過四汌省是顏氏的大本營,顏氏對這裡的投資最多,牛馬車不計其數,有足夠的後勤保障。
另外源河市還生產出來一種秘密武器,那就是飛艇,目前已經改進出來第三型飛艇。
鯤鵬-3型飛艇的出現讓警備隊的後勤再也不需要擔心,和前兩型飛艇相比,鯤鵬-3型飛艇載重高達五噸,速度最高每個小時四十公里左右,更加安全可靠(充氦氣)。
鯤鵬-3型飛艇甚至還可以改造成轟炸飛艇,不過顏學義不打算將飛艇這麼快暴露出去,也沒有批量成產飛艇,只是一直在對飛艇進行研究,製造出更好的飛艇。
僅憑藉無數牛馬車的後勤隊足夠警備隊打下四汌省,飛艇還是繼續當作秘密武器比較好,想想飛艇轟炸戰艦的感覺也不錯。
現在顏學義更想做的是修建出來一條貫穿四汌省的鐵路,那樣就真的不需要為軍隊後勤發愁了,可惜現在不可能,唯有佔領四汌后才能修建起來鐵路,不過源河市鋼鐵廠通向礦山倒是有一小段鐵路,再也不需要花費大量人力運輸鐵礦石了。
規模宏大的鋼鐵廠霸佔源河市一大塊區域,遠遠望去猶如鋼鐵叢林一般,誰能想到落後的滿清王朝內部深處會有這麼一座世界上產鋼量最高的鋼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