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愛妃饒命>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四月二十一日,大朝。


  黎明的薄霧籠罩在皇城的頭頂,如同堆積的薄紗,輕飄又沉悶。


  皇帝的鑾駕悄無聲息的駛入城門的時候,宮中的永壽殿才剛剛撲滅燃了整夜的嫦娥奔月鎏金燈。


  大朝是卯時初刻,故而平日里帝王都必須寅時起,太後年歲漸高,都是下朝之後方起,有時更晚些可以拖到辰時三刻。


  近日裡太皇太后心裡存了事,夜裡總是不安穩,今日也就格外起得早了,由鮮嫩的宮女們伺候著洗漱后,正端坐在累金絲七寶銅鏡前梳妝,身後的梳頭大宮女拿著新掐的一朵牡丹在她腦後比著,一邊的原嬤嬤稟著宮裡最新的動靜。


  「皇上要回宮了?」太皇太后眼角的皺紋哪怕是磨得再粗糙的銅鏡都可以照得一清二楚了,問話的時候,魚尾紋一皺,額頭的法令紋更是深了幾分。她老人家把手中的玉如意往梳妝台上一擲,上等白玉雕刻的吉祥圖紋就四分五裂,「他還有臉回來!」


  原嬤嬤是太皇太後身邊的老人,對她老人家是忠心不二,論對皇宮中宮人的掌控,她說第二就沒人敢爭第一了。所以,在守門太監傳了消息后,她就急急忙忙來給太皇太後分析形勢:「皇上現在回來,定然又是穆太后在搬弄是非,想來找老祖宗的麻煩呢。」


  太皇太后統御後宮幾十年,積威甚重,不過,在先帝給她取了一個不省心的兒媳婦后,她就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釁:「哼,他們穆家有什麼資格找哀家的麻煩!哀家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想要了我凌兒的命。就一點點小傷,居然囚禁凌兒,在大臣面前責問自己的皇叔,她還知道臉面兩個字怎麼寫嗎?」


  行宮裡自然有太皇太后的人,再有賢王受了太傅連同太后的欺壓后怎麼會不來找太皇太后告狀。後宮里最尊貴的兩個女人的爭鬥早就是明面上的事情了,賢王不利用一二都說不過去。


  太皇太后這個人極端護短,與她護短齊名就是只要是兒媳婦一概看不過眼,最厭憎穆太后。


  賢王當天上午告狀,太皇太後下午就恨不得把穆太后召回來罵個痛快。那個女人以為自己是誰啊,居然敢如潑婦一般對賢王又吼又叫。一個深宮婦人居然敢痛斥當朝王爺,誰給她的膽兒?他們穆家當她王家過氣了嗎?太皇太后覺得自己很有必要讓穆太后和穆家看清楚事實,別以為有個當皇帝的兒子就可以騎到她太皇太后的頭上,穆家也別妄想將王家取而代之。


  賢王怎麼告狀的?居然把太皇太后氣得飯都吃不下了,一天到晚在永壽宮揚言要穆太后好看。反正,大家只知道賢王受了委屈,賢王世子受了冤枉,至於小皇帝,哦,不是沒死嗎?


  太皇太后壓根就沒有想過仔細詢問小皇帝受傷的過程,也沒有深入的想過穆太後為何敢對指著自己小叔子的鼻子破口大罵。在她老人家的心目中,小兒子們最重要,小兒子的們兒子第二重要,其他人那都是螻蟻。


  所以,南楚第一尊貴的女主人就一心一意的等待著穆太后回來,她要好好的收拾對方,收拾對方生的那個孽障!

  好不容易回來了,太皇太后從卯時初刻等到了三刻,宮門外的孽畜們一個人影子都沒瞧見。到了辰時,終於有去前朝打聽的大太監來回話了。


  大太監喘著粗氣:「啟稟太皇太后,皇上回宮后並沒有回寢殿,而是直接上朝去了。」


  太皇太后不高興了,孫子回宮來難道不應該先拜見長輩嗎?跑去上朝是怎麼回事?對她這個祖母視而不見?這是對她老人家有意見啊!她還沒收拾那一對母子呢,她的孫兒就先給她下馬威了。


  「一個三歲的娃娃,聽人叫他一聲皇帝,還真當自己是權掌天下的第一人了,他聽得懂朝政嗎?大臣們為了那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吵起來的時候,他可別嚇得哇哇大哭。」


  原嬤嬤附和道:「老祖宗說的是,皇上他年歲那麼小,早就應該讓賢王睿王齊王三位王爺掌管六部了,那些個大臣又不是姓秦,他們哪裡會真心實意的替我南楚江山考慮。」


  一主一仆左一句右一句把小皇帝給貶得一文不值,喝口茶正要潤潤喉嚨,大太監又跑來了,這次不止是喘氣還結巴:「稟太皇太后,皇上他……」


  太皇太後頭也沒抬,拿著茶蓋撥弄著茶梗,漫不經心的道:「他怎麼了,真的被大臣們嚇著了?」


  大太監尷尬之色一閃而過:「皇上正在大殿上嚎啕大哭。」


  太皇太后冷哼:「哀家就知道,那個喪門星,從小就聽不得一句真話,說他一句,還當哀家抽了他一鞭子呢。」在大朝的時候哭,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哭喪呢,以為太皇太後有了什麼好歹。


  原嬤嬤孜孜不倦的下眼藥:「聽說穆太后揚言下次再遇到王爺世子們,她就要提皇上清君側呢。」


  太皇太后一拍坐下的雕鳳金絲楠木扶手:「她敢,她當哀家是擺設嗎?皇上他哭完了沒有,哭完了就讓他滾來見哀家,哀家要讓他明白什麼叫做兄友弟恭,孝悌忠信。」


  大太監這次去得格外的久,回來的時候正好與伺候在尚書房的小太監撞在了一處,兩個人遙遙的一對眼神兒就都知道對方要回稟的是什麼事情,腦門上頓時更加汗如雨下,都還沒跪下呢就一疊聲的報:「稟太皇太后,賢王世子殿下被大理寺的侍衛抓走了,說是……」


  原嬤嬤:「是什麼?」


  「惡逆、不道、大不敬之罪,念初犯,奪世子之位,罰八十大板,以儆效尤!」


  「賢王教子不嚴,罰俸三年,閉門思過一年,欽此謝恩!」


  太一殿上,老太監念著皇帝口諭的聲音既高亢又尖利,彷彿一把卷了刃的大刀割在琉璃上,刺耳得人頭皮發麻。


  小皇帝秦衍之不是第一次上大朝,不過,卻是第一次被人抬著來上大朝。別說是他的第一次,就是南楚歷代的皇帝們,也沒有這樣敬業過,不得不讓人欽佩。


  等大臣們山呼萬歲抬起頭面對聖顏的時候,他們對小皇帝的敬業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無它,只因為帝王那玄青的冕服明晃晃的掛著繃帶,繃帶里用木板夾著腫脹的手臂。那僵直的兩條腿更是無力的垂在龍椅上,沒有如以往那般無聊的晃動。小皇帝的臉上還有掩蓋不住的淤青,隔得近的重臣們甚至可以看到小皇帝一邊腫得只有一條縫的眼睛。


  當下就有朝臣還在列隊里就開始大呼:「皇上您這是怎麼了?」


  小皇帝清澈的目光依次從三公到六部,再到全殿的大臣,一一掃視了遍后才低沉的道了句:「朕在行宮被人謀害,九死一生撿回一條性命。能夠再一次見到眾位愛卿,朕竟然理解了何為『恍如隔世』的含義。愛卿們,你們是南楚的臣子,是朕最為信任的人,也是朕唯一可以依賴的人,請諸位大人替朕做主啊!」


  堂堂皇帝一身重傷的坐在龍椅上,哭得涕淚橫流。


  皇帝向臣子們告狀,天下第一奇觀啊!不止是太監侍衛們傻眼,連久經『沙場』的大臣們也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緩過神來,仔細詢問什麼事。


  從皇帝被人抬著進入大殿起,站在大臣隊伍前列的賢王就知道事情出乎他預料之外了。原本以為穆太后與小皇帝回宮最先應該去的地方是太皇太后的永壽宮。只要太皇太后一定冤枉臣子的大帽扣下來,哪怕小皇帝傷得再重那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了。偏生,小皇帝不好好在行宮養傷,硬生生的頂著傷痕纍纍的病體跑來上朝,賢王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基本不可能了。


  賢王他家兄長留下的這套班底那可不是普通的會吵架,不當吵架厲害,而且還喜歡亂給人扣大帽子。文官們嘴巴毒辣又利索,賢王的賢名再真金白銀也爭不過這些言官;武官們倒是不大動口,他們喜歡動手,一個爭論不過一拳頭過去,所有的文官都得趴下。最可恨的是,人都有一種心理:同情弱者!

  皇帝不是弱者,架不住對方只有三歲;別說對方一根寒毛都沒傷著就可以讓大臣們義憤填膺,現在重傷之下,絕對是滾水滴入油鍋,瞬間把敵人飛灰湮滅。


  果不其然,小皇帝哭訴,太傅加油添醋,太保和太師點頭助威,不過一盞茶的時分,賢王和賢王世子的罪名就板上釘釘落實了,都不給他辯證的機會。


  賢王被壓了下去,賢王世子被大理寺的侍衛們直接從皇族子弟們上課的尚書房給拖了出來,八十大板下去還不知道能不能留下一口氣。


  賢王離開大殿之前,眼神只來得及在三公以及承安公穆大人身上溜了一圈,好毒的計謀,到底是出自哪一位大人的手筆?小皇帝在朝堂上這麼一哭,就徹底的坐實賢王謀逆之名,龍椅徹徹底底與他賢王不再相干了。


  小皇帝坐在高處,抽抽噎噎的哭了半響才收了眼淚,望著下首另外兩位皇叔,奶聲奶氣的問:「睿王,齊王,你們準備替賢王求情嗎?」


  有心思敏銳的大臣暗中抽了一口氣。怎麼,難道皇上將賢王治罪還不夠,還想要將另外兩位實權王爺徹底的一網打盡嗎?


  頓時,大殿中無數雙眼睛輪番在三公以及承安公的身上打轉了。


  殿外,正靠在長廊牆角補眠的魏溪睡得要流口水了。連續幾日和穆大人教笨蛋皇帝演練這一場大戲耗費了她大量的時間和心神,好不容易在今日入城時讓對方把紙上的內容背得倒滾如流后,她終於抵抗不住睡意,哪怕是站著也要去會周公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