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百度穿梭> 第五十二章 識皇孫

第五十二章 識皇孫

  年關的京都,自然比任何地方都熱鬧,人如潮湧,路無通暢,商攤四布,喝聲連天。各色的年貨在小販和買家手中穿來送去,商客們忙得不亦樂乎。花釵錦繡,門楹聯福,自是最搶手的年物,無數人擁擠採買。長街上小吃的騰騰熱氣,伴著人們口中不斷呼出的蒸氣,京城已是褐白一片。


  皇宮巨門微啟,一抬藍綢小轎移出。


  文圖護送至宮門就地停步,依照太后旨意,此行只帶四名轎夫侍衛,令敬梓與文圖留在殿內,此行事關重大,以免驚了皇妃與太子,又免引起賊人注意,而太后自身極少出宮,獨自一人反倒安全些,況且太后一聲喝令也敵千軍萬馬。


  一知大師來到文圖身前,稍稍施禮道:「文施主留步,貧道就此別離,日後自有天眷,你要好自為之。記住,天若有變,坤位安寧。」說罷,一知大師沖著文圖微微一笑,絲毫不予解釋,飄然隨去。


  轎輦之內,閉目坐著太后,此時卻是綢布圍身,紫氅披肩,脖際處纏著兔毛圍領,儼然一副貴夫人模樣。鳳鑾簡樸,上無華蓋,周無垂錦,四周只有轎夫四人與一知大師隨從。


  幾經周轉,小轎停到一家酒樓之外,一知大師念念不忘囑咐道,「夫人,萬不可超過兩刻,」忽而凄然又言,「夫人,貧道乃是凡人俗體,不容賜拜,他日坐化,只尋得一顆青松,蔭下藏埋,遠望群山就好,貧道在這裡拜求了……」


  太后心急,只是會意地點點頭,絲毫不解大師心意,在侍衛的攙扶下入樓等候。


  一知大師立在酒家門外,寒風似乎躲著這位飽經風霜的道士,他的鬢角處已然流下一絲汗水。酒家名為不時,含有禪意,兩層上下,裝飾簡樸。


  驀地,一知大師睜開眼睛,人群之中一對母子正向這裡走來,正是卓姬與畢子!臨近年關,她便帶著畢兒悄悄溜進京城,用僅存的幾兩銀子採買些年貨,公子不知被何人陷害,所以只好留在家中。


  「女施主請留步!」道師仍是四處觀望,不見任何動靜,難過地搖搖頭。


  「嗯?這位道師,」卓姬警惕瞧一眼一知大師,側傾一下身子探向他身後,沒有發現帶著隨從,不覺納悶起來,「你我素不相識,是不是認錯人了?」


  一知大師再次打量卓姬母子,玄妙神色映入臉際,微微搖頭道:「貧道沒有認錯人,如果未猜錯,夫人手中之子生於涅帝初年五月二十五,出生之地乃是萬木之中;恕貧道魯莽,實為受人之託,卻之不恭,才來打擾夫人,這家酒樓之內有一位夫人正在候著你們母子,老夫人已是可憐兮兮,也絕無歹意,夫人只停留片刻就好……」


  卓姬見道師慈厚淳樸,毫無惡意,素昧平生竟說出畢兒的生辰,驚訝之餘便百般迷惑地步入酒樓。


  「涅……」太后猛然瞧見畢子,險些喊出涅兒名字,絕無差錯,就是這個模樣!她身子搖動一下,又連忙穩住,立即示意手下。


  「夫人,這邊請!」侍衛引領著卓姬母子來到太後身邊。


  卓姬小心翼翼牽著畢子來到太後身前,雖有道師指點,捏著畢子的手心還是滲出汗水。


  「你可是名叫卓姬?」太後知道時間極短,開門見山問道。


  「老夫人!」畢子又是怕母親走嘴,輕輕拉一下母親的手臂道,「不是,我娘……」


  這可喜壞了太后,那聲音也是同出一轍,忙伸出顫抖的手把持住畢子,劈頭蓋臉問道:「你可是畢子?」


  畢子一下子瞠目結舌,張大嘴瞧著卓姬,再怎麼扯謊開來也是不成了,老夫人分明知道二人的名字,況且那神色不容反駁。


  「夫人,」卓姬警覺起來,連忙抓過畢子,環顧一下四周,又瞧向雍容華貴的太后說道,「我們母子只是普通的百姓,素來沒有結交高官貴人,也沒有做過違反朝律的事情,不知夫人怎麼知道我們,而且……」她知道已經瞞不住這位老夫人,鼻尖又滲出滴滴汗珠來。


  太后根本沒心思回答這些瑣事,她只想證明這一切是真的,只想打消心中的疑惑,只想瞧准眼前的小娃,自己的皇孫,當今的太子!遂拉過卓姬母子,可是這一摸之下立即老眼昏花!卓姬身上粗布麻衣,補丁四布,畢子更是里三層外三層,破布包裹,這寒酸母子,乃是哀家的皇妃與太子啊。


  「你且聽著,」老太后正色喝令卓姬,透出神聖不可侵犯的表情,仰起頭卻避開卓姬的眼睛,「九年前,你住在何處,家中可有什麼變故?」太后追問。


  卓姬詫異地盯著太后,剛想閉口不答,可是聽著咄咄逼人的口氣不禁寒顫起來,又見老夫人身後的隨從凶神惡煞般,不敢再扯謊,低下頭把弄著畢子的小手,含糊不清答道:「民女曾在卓家莊住過,不過一場大火……」說著,黯然神傷。


  太后證實這是卓妃無疑,也確定畢子乃是太子,心內一陣狂喜,不自主地抬起手,剛要向身後擺去,瞬間想起一知大師的囑託停下手來欲言又止,不錯,此刻帶進宮名不正言不順,而且一定會遭受百般非議甚至面臨危險,告知他們一切真相為時過早,況且一定會驚壞了這母子。


  太后慢慢地拉著二人坐下身邊,眼神充滿嚮往,又用雙手拿住畢子的小手不斷撫摸著,盡量流露出誠懇對卓姬說道:「我年輕的時候啊,也在東土生活過,那時兵荒馬亂,曾與你的父母有一面之緣,受到過照顧,如今做了富家夫人,便四處打探你的消息,蒼天不負有心人,終是將你們母子尋到,這心裡總算落了地。」


  祖孫自是血脈相連,畢子聽著聽著,不自覺靠在太后的身邊,目不轉睛盯著這位老夫人,忽然說道,「老夫人,救人為難,人之常情,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著又轉向卓姬,擔心起家中公子,「娘,我們回去吧……」


  太后聽著聲音越發心癢,立即從衣袖中取出一隻翠金手鐲遞與畢子,畢子連忙搖頭,想起了爹爹的教誨,揚起脖頸道:「欲謝之恩,並非贈物,而是贈心,老夫人一定是見我與娘親貧窮,才動了憐憫的心;看樣子,老夫人是大官府上,不如讓老爺多多體恤貧苦人家,也算是最好的答謝。」


  卓姬見狀也是大惑不解,連聲推辭:「夫人萬萬使不得,無論有什麼淵源,也不能無功受祿,況且民女家只是務農,索之無用,賣之喪德,還望……」


  太后不由分說將金鐲戴在畢子手腕上,沉聲說道:「這並非贈送於你們,而是日後一定要歸還,你們一定要記住,將來有人問及,就說八年前皇……八年前就有人贈給……」太后不禁黯然下來,「還有,你們眼下住在哪裡?」


  卓姬剛要據實稟告,忽然想起公子處境,怕暴露行蹤,便回道:「就住在北城裡巷之內。」


  「那就好,那就好!」太后心滿意足,看著自己的兒妃與皇孫落魄模樣,太后連忙令侍衛,「快,取些銀兩來!」


  可是,卓姬母子堅決不受。太后見時間已到,只好作罷,等尋到后再做打算。


  不時酒樓外,一知大師仍然佇立著,他在等著一場災難的到來,只是神機妙算也枉然,絲毫不知道這是什麼災難,怎樣探測也是毫無徵兆。


  突然,一輛黑色馬車從遠處小巷中出現,正在向這裡前行。一知大師凝目望去,赫然發現那車中散著黑障之氣!

  那就是了!他飛身向前衝去!


  「主人!」車內的巫士忽然竄起,「前面酒家中有一女子,正是八年前山中所遇之人,火血奇異,天下僅有,沒想到竟逃到京城!」


  車裡的賓克猛一抖擻,他知道,一旦飲下這女子體內之血,亡靈谷中的魂魄即刻為自己所用,這天下唾手可得!剛要喝令車夫催馬,不料車轅剎住止步不前。


  「什麼人?!」賓克的隨從車上喝問。


  賓克與巫士先後跳下車,卻見一位道師橫立車前,怒目相視。


  「師兄?!」巫士倒退數步,嚇得面色如土,忽然又狂笑出聲,指著大師譏諷開來,「沒想到師兄也有今天,見你眉間現出黑色,定是反了師父的勸告,泄露了不該出口的玄機了吧……」


  賓克這才知道眼前的是一知大師,不禁撇嘴道:「一知大師攔我去路,可知道是死路一條?」


  一知大師知道命該如此,引領太后識得太子那是天意,不得不為,而自己命數在此,絕無遺憾,只是沒想到師弟逃脫這麼多年還是投了魔障,喪盡了人性,漠然說道:「你縱惡施魔,自有天譴,師兄勸你勒道回心,師父在天之靈方能為你解脫,人道滄桑,正路久遠,非小之徑,隨時而逝,輪迴不準,天道不容,回頭吧,師弟……」他知道,即便是逃過一劫,坐化之日亦是今天!


  「就是那個女子!」巫士指著酒樓內走出的卓姬喊道。


  賓克忽然瞧見女子走出,機不可失,一聲怒喝施出最為霸道的冰寒掌法,瞬時一道萬把冰刀之風撲向一知大師,大師毫不動容,雙手迎風施法,赫然一道掌風迎面相擊,「轟」一聲,兩側的土牆砰然倒塌!


  巫士知道師兄的厲害,短時間內無法制勝,吆喝著起身沖向一知。


  「慢著!」賓克喝住巫士,眼見女子已經鑽進人群,猛然伸手扒開車籠,一把掀開木箱之門,默念之際,一團黑霧卷向一知大師!

  「師弟,滅人如滅己啊──」一知大師絕望地嚎叫著,旋轉身體施出最後的屏障之術,可那亡靈之魂非刀非劍,眨眼間尋到破綻,一道血光由一知大師的脖頸處噴出!

  「師弟,念道非道,自滅其道啊……」一知大師用盡最後一絲氣力,仍在勸化著巫士,可是一切已經消逝,大師頹然倒了下去!


  賓克立即轉過頭瞪著巫士,令他再探查女子。


  巫士憤怒地搖搖頭,狠狠看向師兄屍體,陰森森說道:「死不足惜。」


  太后出得不時酒樓,忽然不見了大師,侍衛發現端倪,擁著太后直奔堂巷,卧在眼前的,已是一代道師的屍體!


  「回太後娘娘,大師已然仙逝,只是並非被人斬殺,而是,而是被什麼禽獸抓破了喉頸……」


  太后渾身一震,忽然想起大師訣別之語,心中頓時懊惱不已,難道大師知道今日有難?還是為了自己面見太子而喪命匪然?

  「即刻著人尋一山脈,建造道觀,廣播青松,厚葬大師,立為皇觀……」太后凄然令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