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帝系統> 207、實力對比

207、實力對比

  207

  …


  張遼從更卒營內挑選騎士補充入黑獅都內,恢復了一千五百人,三衛一都的編製。


  更卒營內,有退伍的傷殘老卒負責集體訓練,分為五類,一為衛士,要求臂力優異,二為長槍兵,三為弓箭手,四為騎士,五為水手。


  其中其中騎兵佔據一半比例,就算是包括衛士在內的其他後備兵力也會進行騎士訓練。


  當然,漢國是拿不出那麼多馬匹讓他們訓練的,而且也太浪費,所以,他們的訓練方式,就是騎木馬,實際上也不算木馬,也就是一根圓木橫在兩塊石頭上,讓他們憑自身能力,保持平衡。當然,他們是身披重甲,手持武器騎在上面。


  經過這種訓練合格后,才會騎真馬,真馬也就是蒙古馬,總共撥給更卒營三千匹,等他們嫻熟了后,再配上三件套(馬蹄鐵、馬鐙、馬鞍),進行斬劈、撿物、騎射、立馬等訓練。


  騎兵這兵種,是講究天賦的,有人從小騎到大,也只是炮灰,有人只騎了半年,就成為精銳。


  而負責訓練他們的有一部分是鳳國的騎兵,還有一部分則是洗腦後的燕胡,這些燕胡險些被滅族,如今僅餘一千人,其中兩百騎術好的被派到這裡來,負責訓練這些騎兵。


  這些燕胡在被洗腦後,認為自己的存在價值,就是為漢國效力,如果漢國不需要他們,他們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而更卒營的武器並非環首刀,上次諸夏上過戰場,休息了一夜之後右臂酸痛無比,特地按照後世六五式騎兵軍刀的樣子開了模具,進行批量生產。


  畢竟共析鋼的處理方式是很麻煩的,而且也太過危險,不可能用在這些後備兵力的身上。


  這種軍刀方便騎兵在高速衝鋒中進行「抽」和「抹」的動作,這樣就不會弄傷手臂,同時進行重箭和輕箭的生產。


  重箭是近戰用的,射程雖近,但衝擊力強,可射穿盔甲!


  輕箭即細而輕的箭,是用來遠射用,可最大程度增加射程,在敵人射不到我們的地方射殺敵人。


  除了武器的改革,針對掌握騎射能力的騎士,諸夏還抽調了各個商會的最好的織布師,用生絲織成紗衣,作為這些輕騎兵的防具。


  因為,生絲如果編的足夠緊密,箭頭就射不穿,把這種紗衣穿在身上,箭射上去,就算射入肉里,只要拉紗衣就可以將箭頭扯出來,這樣再治療傷口,就容易得多,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


  重騎標配為:一柄騎兵軍刀、一柄騎槍、兩壺重箭(24支)、胸甲、帶面具頭盔。


  輕騎標配為:五壺輕箭(120支),紗衣。


  因為有水動繅車,諸夏可以減少很多人工費用,幾個月下來,再利用流水線模式,諸夏已攢下三千件紗衣。


  當然,諸夏也不可能經常接著,所以讓那些織布師幫忙培養了一批學徒,等學徒能夠頂替他們,就把他們放走,而且學徒的每周薪資也會按照慣例分給他們一成。


  當然,除了裝備之外,訓練和紀律也是非常嚴格的。


  首先軍法是以諸夏當時創立的九斬法。


  不遵號令者斬、不奮勇向前者斬、私自撤退者斬、蠱惑軍心者斬、自相殘殺者斬、叛家投敵者斬、欺辱婦女者斬、殺良冒功者斬、掠財私囊者斬!


  以這九斬法為基本,進行擴充和修改,確保軍隊的紀律。


  而訓練,則講究一個令行禁止,培養士卒之間的默契,以及訓練士卒,使之成為訓練有素的精銳。


  有燕胡,再加上鍾亦送過來的一批戰俘,這些人約有五千人的規模,專門在永春島負責馴馬、養馬,同時每年需要帶出一批學徒,表現優異的可以賞賜給他們燕胡部女子。


  實際上,騎槍也就只能用一次,如果想要用兩次、三次,就算你手臂受得了,馬也受不了,真正用的還是騎兵軍刀,而騎兵軍刀也不是讓你拿著去砍的,而是更省力,更不傷胳膊的抽和抹。


  張遼的性格,註定他的部隊只能是重騎兵,而他選走的,自然是成績最為優異的重騎兵。


  就在他領著這些士卒回到營寨,一名士卒稟報道:「稟指揮使,我們在這些燕騎的馬匹上,找到了馬鐙的痕迹。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可以和我們一樣騎射。」


  張遼臉色唰的變得嚴肅,說道:「帶我去看看。」


  一行人走到一匹馬匹附近,張遼彎腰一看,發現果然是一種類似他們馬鐙的雛形。


  「果然。」


  張遼面色沉著,他那天就感覺有點不對勁,除了他們漢騎擁有三件套才能騎射之外,燕騎居然也能,這可是只有那些游牧民族,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人才能做到的。


  這麼一來,燕國騎兵的戰力就需要重新考量了!

  就在這時,守門士卒前來稟報,說外面有燕使到來,此行為了那些被俘騎士以及洪韜前來。


  張遼已經從諸夏書信上得知事情經過,知道對方的來意,也就令人引他入營,張遼負責接見燕使。


  當燕使一丟一瘸的拉來帷幄昂首步入營帳內,抬頭一看,見張遼不過一介青年,這和他腦海中的壯漢亦或者睿智的老將軍形象有些不符,一個青年怎麼可能會打敗戎馬半生的洪韜。


  他立刻感覺這是漢國對燕國的蔑視,他原本想拂袖離去,但顧及君上之令,只能黑著臉說道:「去,將你們家將軍叫出來!一個快要亡國的將軍,哪來那麼大架子。」


  一聽這話,張遼驀然生出一股不詳的預感,眯著眼追問:「亡國?該亡國的可是你們燕國吧?」


  那燕使驀然驚醒,知道自己說漏嘴,但是不忿對方的挑釁,冷笑道:「我燕國帶甲之士六萬,你們漢國呢?一郡之地,也就十萬戶,而我燕國五郡之地則足足七十萬戶,而典國不過傀儡,也就是說我燕國一國擁有八十萬戶。


  你們漢國呢?一介荒涼之地小國,安敢和我燕國作對?向嚇唬我們?做夢,識相的放了我燕國將士,否則便將你漢國夷為平地。」


  八十萬么?


  很可惜啊!


  漢國並非十萬戶,而是整整五十萬戶,雖然未能盡數吸收、消化,但那也是五十萬戶!


  只是常備軍方面遠遠比不上。


  張遼分析了一下敵我情況,目前漢軍常備軍七千,旗兵三千人,而更卒營則有兩萬多人。


  目前濟世田差不多五百萬畝,主要分佈在漢國縣城四周,以及道路兩旁,因為遼東丘陵的原因,武次縣和本溪縣周圍土地比較少。


  軍功田則有近一百萬畝,這些田其中八成是那些更卒營的,更卒營的士卒田畝因為太多,所以象徵性的收了一成的農稅。格物田則有十萬畝,格物田全部都在漢縣範圍內。


  至於吏治田有五萬畝的規模,這些田全部換成他為官所在的縣城治下,按照規定,吏治田只能是中田以下的,不能是上田,而且,在轄下溝渠、水車等水利設施全部完善後,才能在專門劃出來的吏治田中,修建水利設施。


  每一個縣都規劃出了一個吏治田區域,意思是,整個縣城管轄範圍內,這塊吏治田區域必須是最後一個修建水利設施的,這一點是由御史台的人負責,每次收穫也方便他們一起結算。


  因為燕國的緣故,鞍縣的建設被叫停;開始三班倒的方式,對現階段的遼東運河進行緊急開拓,剩下的則等有機會了;而遼西郡的建設已經停止,專註于山海關的緊急建設。


  最嚴重的是,漢國沒有嚇住對方,再加上這使者方才說漏嘴的,燕侯已經對漢國升起滅國之心。


  「交贖金以及賠償金,合計四千金,要麼給錢,要麼滾開!沒有第二條路,別跟本指揮使說燕國有多少人,一群土雞瓦狗罷了!還有,本指揮使,就是擊敗洪韜的人。」


  張遼心中思量,面上依舊渾然不懼,別說六萬甲士,縱使百萬的場面他也看過,只是可惜,目前的漢國國力卻是不是對方的對手,雖然他有勝的把握,但是那種勝只是慘勝。


  「我要見漢侯!」


  「君上親口所言,要麼給錢,要麼滾蛋。」


  「你!」


  「如何?」


  「貴國真的打算和燕國結為死仇?」


  「是又如何?」張遼眼皮抬也不抬,他厭惡了這種沒有營養的威脅,明明已經說漏嘴要亡我漢家,如今卻一口一個結為死仇!是將他當傻子還是把他自己當傻子。


  「好,很好!」那燕使陰狠的點了點頭,旋即說道:「我只贖那剩下的兩千騎兵,賠償金待下次。」心中則冒火的想到,下次?下次就是你的死期。


  「兩千金?」張遼不耐的問。


  「不,只帶了一千金,剩下的下次再給。」


  「你要誰我不管,四千金必須一次給清!」


  那燕使不甘道:「哪有這般道理?」


  「愛要不要。這一千金你帶回去?」張遼隨口問道。


  那燕使雖然不甘,但在人家的地盤上,主動權也在對方的手上,他就算再不甘,也只能在心中發發狠,嘴上說道:「那麼重,先給你。告辭!」


  出了營帳,對著那兩個隨從下令,將兩個木箱放在營地內,旋即匆匆離開。


  ……(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