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著力於細微
華納的公關部在努力,可事情也沒有他們想得那麽簡單。
哪怕他們在媒體方麵刊載了大量有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以及dc宇宙的消息,一邊畫餅,一邊給粉絲信心——
“我們對綠燈的拍攝是有步驟的。”
“發生這樣的事,我們很抱歉,但還是請大家相信我們對dc的開發,我們不會讓這樣一個陪伴許多人成長的故事草草落幕。”
“是,我們正在拍攝《黑暗騎士崛起》,並且有關正義聯盟的擴展故事已經有所準備了。”
“對,我們在這一領域是會大力投資的,這不光是不想辜負觀眾,同時還是基於華納對項目拍攝該有的尊重。”
“不不不,這不算完全的借鑒,漫威和dc之間的關係想必大家都聽膩了,我們兩家都是曾經超英美漫的代表,當然,我承認我們的一些規劃有受到漫威宇宙的開發影響,但這不代表一個概念你拍了,我們就不能拍。真要這麽說,題材與題材之間完全沒有相容性,也就不會有現在好萊塢的風光。再者,我們兩家旗下的漫畫師都經常互相跳槽,不可避免在某些地方上存在概念的重合。”
“哈哈,蝙蝠俠的重啟是萊曼與諾蘭帶來的理念,但我們非常支持他們,難道不也是正確的一次執行嗎。大家都是一個圈子裏的,這樣的事常會發生。”
“凱文?呃……”
“如果有可能,我們當然樂意聘請萊曼和凱文來為dc規劃道路,但你們知道的,漫威和dc本質上還是競爭關係,他們可不一定有好的態度。”
這邊,華納在積極引導輿論,那邊,失望而歸的粉絲卻還在推特、臉書或者爛番茄、imdb等專業評分網站大肆發泄對《綠燈俠》的不滿。
到了放映次周,影片上座率直降的同時,票房市場再度大跌百分之52。
華納已經不奢求靠綠燈項目賺錢了,隻希望少賠點,但看這架勢,花了2億多成本的大作,可能票房落點也就在全球2億左右,起碼得虧個三分之二的投資金額進去,這還不算資源浪費給華納的發行規劃帶去的損失。
dc實慘,電影的主創當然好不到哪去。
口碑不好,誰都會被憤怒的粉絲發泄火力,雖然華納作為製作商,家大業大理所當然的分擔了大量的指責,但少部分的火力圍攻於參演演員,也足夠讓那些人心煩的拿頭撞牆了。
11月25日,西風,室外氣溫大約是8攝氏度。
細密的雨滴打在窗沿,發出淅瀝的清脆聲。
有點冷的天,對於住在豪宅的瑞安-雷諾茲卻是毫無影響,他套著睡衣,赤著腳踩在羊毛地毯上,心情是鬱悶極了。
《綠燈》失敗,網上包括紙媒一堆說他表演拙劣的。
當然,比起那些有所追求表演境界的人來說,他對自己的表演沒有過多的苛求,隻要能滿足飾演劇集的需要就是了,畢竟他也不太接文藝片或者有挑戰需要犧牲突破的角色。
再者,這位的性格比較開朗,放得開,很多打擊、罵聲他都能過濾,就像他從不反駁一些影評人嘲諷他隻會演搞怪的喜劇角色,但奈何,在這件事上,他更在乎自己看走眼了。
罵他演技不行,他不會放在心上,但項目成績不好,就實在讓他不舒服,尤其是再配合那些挑他表演問題的話語。
要知道,這時空萊曼執掌漫威後哪怕加速了mcu的進程,賦予了它一些改變,但對那些超級英雄的扮演者來說,瑞恩-雷諾茲憑借《金剛狼》中死侍表現出來的反英雄主義,也算是獨樹一幟,深受一部分觀眾的喜愛。
所以,在這個領域裏,他名氣方麵可能不如婦聯小隊的主力演員那麽高,但絕對稱得上是吃到角色福利的一號演員。
而作為早期吃到超級英雄商業價值的人物,以及好萊塢有名的眼光獨到的投資商,為了加重超英事業上的籌碼,當他知曉,時代華納集團眼熱隔壁索尼影業的《蜘蛛俠》三部曲以及死對頭漫威所取得的市場成績,打算找個有改編價值的角色也跟風一個三部曲開發出一條影市方麵的康莊大道。
在針對《綠燈俠》的主演試鏡上,他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敗了亨利-卡維爾最終勝出。
作為一個已經扮演過福克斯超英項目的演員,做到這件事並不容易,他不僅答應了有些過分的長約條件,而且還積極鍛煉,維持了很好的體型,為的就是華納這部野心之作——不求比肩《蜘蛛俠》三部曲,但隻要成為市場熱賣的三部曲項目,那他就也能憑此咖位穩穩步入一線影星。
隻可惜,事與願違。
等瑞安-雷諾茲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也不禁覺得華納的執行理念太過草率、太過於有目的性而導致拍攝沒有目的性。
好嗎,瑞安-雷諾茲這也算是靠著親身感悟分析出了項目最致命的地方。
是的,無論怎麽看,華納高層都太急於求成了,加上本身又不想出錯,所以在角色安排和劇情結構上太平庸——
綠燈俠雖然貴為“正義聯盟”初始巨頭,但戲劇篇幅相對較少,地位一直在五六七位次來回盤旋,而且相對超人、蝙蝠俠,人物性格也不算多突出。那如果是凱文和萊曼來安排,想要把這個角色的單線故事講好,肯定需要一個足夠有創意的編導團隊,找出區別於其他超英性格特征的發光點,完成對角色的性格、定位處理。
隻可惜,這個項目從立項初始就太有目標,馬丁-坎貝爾和華納領導下的dc改編團隊互相之間還經常發生理念性的衝突,比如導演和dc改編人員要豎立獨特的角色風格,時代華納卻一貫的對於所謂的dc漫畫精神內核沒有了解且不屑一顧,理所當然的為了玩具市場的銷量,一心追求爆米花電影通俗易懂的好處,使得《綠燈俠》的劇情完全淪落標準的流水線作業。
怎麽個“標準”法?
蜘蛛俠開局塑造正反兩位主角的對立戲份,《綠燈俠》在四個編劇的相互製約之下,也是這麽設計的;
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知道,《綠燈俠》對正反兩位主角設置走的也是相輔相成,然後分道揚鑣的路徑——
瑞安扮演的主角哈爾經曆了童年時期父親慘死眼前,但長大之後,性格依舊偏向於陽光和自我,而且麵對世界保持著開放和護衛的心態,所以在綠燈戒選擇他以後,經曆一些好奇和懷疑自我能力之後,選擇了發揮自己能力來守護自己的勢力範圍。
而作為反派的赫克托,從小性格封閉內向,與父親乃至整個的人生觀都處於微妙的狀態——他痛恨(尤其是自己忙於事業的親生父親)別人對自己的無視,但是又不願意打破自己的防備去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內在實力。
這種矛盾和陰暗被邪惡魔王派瑞萊克斯留下的黃色物質所催化,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力,也就是此片的反派線……
雖說a類項目為了擴寬觀影門檻其實也不太需要過於追求新奇,隻是華納對矛盾人物的設置上乏善可陳也就罷了,但就連作為超級英雄題材最大賣點:特效和打鬥場景上,都顯得過於乏味,完全缺乏足夠的激烈程度。
你說他不重視吧,華納並沒有節省製作經費,可你要說他重視吧,整體上,《綠燈俠》的cg水平也不足以支撐太過於激烈的追逐與打鬥場麵,很多可以發揮出來的大規模對抗和大場景都顯得局促和展開不夠……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這給人整體的觀感,就會顯得整個過程平淡而不夠盡興,角色超能力等之類的速度感和力量感也沒有烘托出來,如此,也就不難怪,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感情共鳴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達不到《蜘蛛俠》那種激烈和強烈的共情。
更好笑的是,華納之所以投了那麽多錢,大場麵的效果還不如漫威、索尼、福克斯等同水平的視效觀感,也跟電影拍攝後,劇組大方向的割裂有關,他們一方麵舉措不定,一方麵鏡頭戲份的安排也總是動蕩,可能前麵一周拍好的素材,下麵一周又換個花樣重拍,錢都浪費在反反複複的拖延上了。
可以肯定的說,華納在項目拍了一大半後就感覺項目不對勁,但又找不出不對勁的點加以更改,隻能不斷的試錯。
一連串的市場定位沒找準後,《綠燈俠》開畫8天,全球票房還不足8000萬也就是此類決策導致的不良結果。
“華納的項目製作比福克斯的高層爭鬥還亂,這下子,要被亨利那家夥嘲笑了。”
瑞安-雷諾茲悶悶的坐在沙發上,放下手裏的報紙,抱怨著華納帝國紊亂不明的製片生態。
有時候,能說的上話的人太多也是企業執行的拖累。
就像一個高速運行的龐大機器,不必要的零件太多三天兩頭就會出點毛病一樣,與之相比,權力相對集中的獅門、螢火蟲,反而在項目拍攝上非常有果敢的執行力,認準一個目標後很難推翻已定的決策。
這也是為什麽近年來,獨立製片廠的產出質量比某些大廠還高,實在是高層管理隻掌握在少數幾個人手上,大家碰個頭就明白該怎麽配合了。
……
臨近年末。
華納是小煩,藍蝶則是忙得不行。
針對今年的衝獎季,他們一共有兩部電影需要運作,一部是亞利桑德羅導演的《美錯》,另一部則是胡安導演的《海嘯奇跡》。
這兩部作品都比較優秀,也都重點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而在小規模點映後,前者專業口碑好,尤其是針對哈維爾-巴登在《老無所依》的變態殺手之後,詮釋了一位很有責任感卻遊走在犯罪邊緣的男人;
後者則是觀眾口碑好,對印度洋海嘯災難中聚焦一對愛人和家庭的故事備有代入,但也正是此類災難題材太多,影評人不覺得很有新鮮感。
在得到這樣的反饋信息後,利亞姆幾乎沒經過太多猶豫就決定在電影節的獎項獲取上著力為《美錯》公關,《海嘯奇跡》則更多是為提名努力,然後抽調資源幫忙在全球影市推廣發行。
電影與電影之間的定位是門學問,但利亞姆顯然已經駕輕就熟了。
就在他這麽更改策略之後,《美錯》陸續在一些工會獎上有所斬獲、圈內名聲得到加持之際,《海嘯奇跡》在西班牙大規模上映的第一周,就打破多項紀錄成為西班牙曆史上最賣座的開畫電影,並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道浪潮。
這裏麵,固然有胡安導演是西班牙人,有相同的地域文化加成的因素,但更多的,也代表《海嘯奇跡》比起公關獎項,打動專業評委,更能戳中民眾的心。
本片是大億萬和娜奧米-沃茨攜手合作的,也是一部相對而言在災難題材領域相對小成本的作品,隻花了4700萬美金。
它沒有《後天》中驚悚的冰凍危機,也沒有《2012》中天崩地裂的世界之殤,但對比這些巨資投入和羅蘭-艾默裏奇這位災難之王,《海嘯奇跡》有更多真實和感動的情緒推進。
每一個導演都有各自的風格,胡安尤為喜歡聚焦小層次。
都是拍恐怖片起家,溫子仁的《電鋸驚魂》都要設計個豎鋸,整體布局偏大,而胡安則隻講述圍繞一個古堡發生的離奇詭異。
他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如此,別人拍災難片,恨不得把全世界人民都籠罩,而他根據個真的海嘯事件改編,都把範圍濃縮到了一家5口的遇災經曆。
雖說在災難片裏運用小見大的結構手法相對來說震撼感會缺失許多,但對細膩的情感描寫反而被突出了。
正因為胡安導演把視角固定在一家5口,他們所遭遇的事情才能被觀眾更容易也更好的代入體會。
換句話說,電影在把一個真實的事件加以升華,讓觀眾看到的已經不再是報紙上對此事一個簡短的新聞報道,而是人性的力度和親情的偉岸。
畢竟,對事件之外的人來說,他們的共情非常容易被距離拉散,所以胡安才選擇了這種極具張力的聚焦手法——
導演一開始奔著要去表現的就不是災難有多可怕,然後販賣這種視覺上的可怕,而是如電影標題一般講述一個親情下的生命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