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還隻是小火苗(求訂閱,票票)
伯班克,哥倫比亞影業。
“首席,昨日漫威舉辦的內部試映反響很好”
加雷斯-安托瓦內特作為發行部總裁,當然對即將運作的項目很關心。
畢竟,眼下馬上就要進入暑期檔前沿了,福克斯針對《美隊》的預熱也逐步開始,接檔而至排在7月的《雷神》自然得提前瞅瞅他們兩家的行動效果如何。
“院商那邊怎麽安排的?”卡洛斯眉頭一挑,“索尼經典確定的那部驚悚片會不會受到影響?”
“《鋼鐵俠》和《無敵浩克》的成績擺在那,大家都想賭一把《美隊》的錢景,不出意外的話,開畫規模不會少於3700家,至於《著迷》,受眾不同,影響不會太大。”
索尼經典在整個索尼傳媒集團的體係中擔任的是類似探照燈於福克斯的職務,同樣是著重發掘文藝片或者小成本題材,《著迷》正是此類產物。
不過話又說回來,今年的暑期檔競爭還是非常激烈。
5月初有《美隊》、《星際迷航》、《天使與惡魔》;6月有《終結者2018》、《飛屋曆險記》、《失落的大陸》;7月有《冰川時代3》、《雷神》、《變形金剛2》、《哈利波特6》
光這份片單,就知道是怎樣的票房狂歡。
唯獨不確定的是誰大獲成功,誰又不達預期,畢竟觀眾的心思有時候很好猜,有時候又怎麽樣都摸不準。
隻不過這對影迷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值得期待的暑假,片源的質量上去了,對觀眾肯定友好,選擇變廣了嗎。
4月份,是《速度與激情4》給予環球驚喜的時候,這個一度被放棄的係列,在範-迪塞爾拉來金主啟動之後,第三部外傳性質的《東京漂移》也就一般般,所以誰也想過它會在第四部突然大爆。
公映首周末7250萬的票房收益,使該片刷新了4月上映新片的周票房紀錄——在此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是2003年4月上映的《憤怒管理》,4220萬;
也使該片刷新了以汽車為主題的電影周票房紀錄——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是2006年上映的《賽車總動員》;還刷新了環球影業的周票房紀錄,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是1997年上映的《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
以上種種,足以看出環球也是莫名撿到了一座金礦。
搞得他們甚至專門去實地調查為什麽《速度與激情4》能創造這樣的成績,結果發現觀看該片的觀眾大多是25歲以下的年輕影迷,占觀眾群的百分之75,其中女性占了百分之45。
更有意思的是,這部人裏或多或少是接觸過前三部的dvd或從電視上偶然看過,對裏麵的賽車戲份興奮不已。
怎麽說呢,頗有一種隨手灑下的種子結出果實的荒謬感,因為從中不難推導出,第四部之所以受眾增多,是係列版權推廣到家庭娛樂市場後慢慢積攢到了一定的粉絲量產生了質變。
這就跟一部一直不咋滴,過了幾年突然出圈,是不可控的觀眾因素推導所致。
當然了,《速度與激情》吸金是開始吸金,但環球的保守根本讓人參與不進去,萊曼也就從未關注過這個係列。
大製片廠基本很少轉讓版權,螢火蟲已經過了打工攢資本的時候,其實挺無所謂的,反正票房市場這麽大,也沒人能把所有的利潤吃進去,何必各處都花心思。
再者,太過重視,還容易讓人起異心,痕跡太重。
想那些,不如多思考思考怎麽把dc挖空了,整合最優質的漫畫ip資源,開啟漫畫大宇宙。
畢竟,萊曼可是知道華納管理層是有多麽操蛋。
對於dc部門來說,頭上不僅有婆婆管,連婆婆的媽媽都要插一手,各種外行領導內行,這也是為什麽萊曼始終堅持把漫威影業與其他公司分割開,保持其製作的獨立性。
沒別得,權利二字。
如果不這麽幹,凱文-費奇必然受到限製,因為漫威娛樂的那些元老以及已有的公司管理體係,會眼睜睜的看著漫威影業超然於外?
反正萊曼是不想看見《守望者》這種案例出現在漫威,接近1億大9千萬的支出,北美堪堪破億,海外因為缺少粉絲基礎,更是收獲慘淡,才拿了7400多萬票房,最後還要靠著三個剪輯版本的笑話回血,簡直了
會議室裏。
萊曼坐在上首位,正在做最後的暑期大戰籌劃。
“各位,《美隊》定檔5月1日,檔期內最大的競爭者應該就是5月8日公映的《星際迷航》,不過在後者的衝擊下,能不能站住腳還不是我們擔心的重點,如果自身不給力,開畫不夠亮眼,聲勢沒打出來,那也是白搭,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好好履行宣傳方案”
萊曼拿出跟福克斯對接的宣發行動,打開投屏詳細展示的時候,無論是漫威元老還是漫威影業凱文-費奇等管理高層,以及利亞姆捏合的發行團隊核心,都按捺不住情緒,興奮的交換著眼神。
沒辦法,這樣一整個從票房吃到周邊再到線下的龐大利益鏈,是由他們一步步整合出來的,有錢景,當然有動力。
“大致呢,是三個方向,一是主創路演、脫口秀、電台以及硬廣、海報等線下模式;
二是各個合作方協助宣傳從而針對用戶擴大的曝光量,這一次百事可樂也加入了陣營,他們會在4月末同步推出含有美隊元素包裝的可樂;
第三,則是漫威社區、亞馬遜、油管等線上通稿文案、視頻花絮以及內嵌廣告等手段的支持
這些營銷、廣告位等宣傳費用,除去合作分的支出,曼恩傳媒會占到影片成本的一半,也就是說前期宣傳花費會在7000萬左右”
說實話,這筆錢扔出去,萊曼還是有些小心痛的,但因為跟渠道商們的合約裏規定了宣傳規模不能低於總支出的一半,不然他們也不會花心思跟著投錢投資源配合一起炒作這部電影。
其實萊曼本人還是有個心理預期的,因為《美隊》雖然減少了一些邏輯、爽感上的硬傷,比如帶隊衝鋒坑了自己兄弟,以及減少愛國情懷的濫用,補了一些缺口。
但從劇情流暢度、對觀眾的吸引以及角色塑造來說與《鋼鐵俠》比肯定還是差了許多,充其量戰爭場麵不在小兒科,看起來像過家家,好歹羅素兩兄弟比起原作導演在大場麵調度這方麵,強了不止一個檔次,畫麵層次感更豐富,不至於一涉及軍事行動,就變成抗德神劇。
不說有《黑鷹墜落》那麽真實,好歹不是美隊一個人裝逼都沒有鏡頭襯托的尬衝,隻不過在萊曼看來,《美隊1》在劇情衝突上天然有閾值,因為要鋪墊嗎,還不像托尼-斯塔克轉變如此之大,從花花公子到擔起責任,讓觀眾極有印象。
就好比後者到了內戰大事件,那種戲劇感自然而然就出來了一樣。
如此也知道,漫威為了聯動到底鋪了多少路,哪個劇情段更有戲劇衝突難道他們不清楚嗎?但就是為了合理引出角色,增大了風險,降低了上限。
總之,不能操之過急,這是漫威從dc身上得到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