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好萊塢傳奇導演> 第811章 越來越高的成本大環境(求訂閱,票票)

第811章 越來越高的成本大環境(求訂閱,票票)

  整個1月份,萊曼都在跟組,而《無敵浩克》的拍攝進度也已經過了一多半,這之中,凱文-費奇也漸漸與李按少了些爭執,多了幾分稱讚,隻不過是私下裏跟萊曼聊時,才會說起。


  一個好的、優秀的導演對劇組的掌控和對拍攝戲份的把握是眼睛可以觀察到的,有能力總會閃光。


  而把視線放到北美電影市場上。


  在上一周裏,福克斯出品的喜劇新作《新娘靠邊閃》在3057家院線以2250萬美金左右的首映成績亮相,單館平均值約7300美金,對一部中低成本的愛情喜劇而言已屬佳績。


  空降周榜榜首後更是表明20世紀福克斯陣營在去年年末《艾爾文和花栗鼠》之後又一次“證明眼光”的成功選擇。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上映後47分的媒體綜評,雅虎方麵為c+,爛番茄網站新鮮度百分之36(34票支持∶60票反對),評價集中於——


  “賺女性觀眾錢的平凡作品”、“毫無驚喜的俗套故事是影片最大的問題”、“精彩的場麵不少,驚豔的場麵卻沒有,流水線磨具一般的平均水準”、“男女主角凱薩琳-希爾和詹姆斯-瑪爾斯頓的表現倒是可圈可點”……


  而市麵上另一部主打女人牌的喜劇《女為財死》的境遇卻是在同類型作品的壓榨下差了很多,在2470家電影院僅以3100美金的平均數字收獲約770萬美金的首映周末票房,可視為完敗於《新娘靠邊閃》。


  按理說戴安-基頓、奎因-拉蒂法、凱蒂-霍爾姆斯的“白加黑三代組合”聯手作案搶銀行的故事不無新意,但女導演凱利-庫瑞顯然沒能發揮出當年撰寫《末路狂花》劇本時的高妙手腕,把故事拍得一團糟,媒體綜評隻有41分。


  更值得一說的是,新上映的新片裏,還有在107家院線點映的《卡桑德拉之夢》,單館4700美金的平均數實在平庸——作為伍迪-艾倫導演08年出品的第一部作品,49分的媒體綜評,雅虎方麵為c+,爛番茄網站新鮮度百分之46(29票支持∶34票反對),既不叫好也沒叫座——


  “紅顏禍水導致兄弟反目的故事居然被艾倫先生拍成了無聊的說教劇”、“追求希臘悲劇效果和致敬40年代老電影的執導思路全盤失敗,根本沒能有效貫徹”、“艾氏幽默在故事先天不足的本片中全無用武之地”、“雖說無力拯救蹩腳的影片,但演員班子的表現倒是不負眾望”。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是英雄》以不到100家的院線拿到了最後的73萬美金,被市場淘汰。


  影片下畫,藍蝶影業和獅門卻是高興的忙碌著影片的線下推廣,一邊跟各大合作商保持聯絡,一邊計算各方分潤。


  因為影片還不錯的質量以及《紐約行》、《行屍走肉》、凱奇等主創的觀眾流量加持,《我是英雄》以北美302億,海外325億,排在07年北美年度排行榜第五。


  第一自然是提前一年點燃市場的《黑暗騎士》489億,第二是《蜘蛛俠3》的336億,第三是《怪物史萊克3》的322億,第四是《加勒比海盜3》的309億。


  整個07年,螢火蟲獨立出品的電影排進前20的一共3部,《朱諾》、《暮色》外加表現最好的《我是英雄》。


  其他的票房則沒那麽優秀,比如堪堪回本的《搭路人》,盈利了不到1500萬的《她》,以及還未回本的《社會邊緣》。


  主要也是收購漫威耽擱了太多事,讓萊曼沒有像06年一樣有那麽多精力製片,所以07年隻從財務收入來看,比06年滑落許多,但這都是值得的。


  幾天後,《我是英雄》的詳細分賬出爐。


  北美方麵,院線拿走百分之億,海外院商則分走1625億美金,製作方還剩3286億。


  再去掉獅門拿走的3286萬渠道抽成,宣發成本的5300萬,製作支出(包含人工費、運輸等)的194億,螢火蟲還剩下4334萬。


  但這筆錢還有紮導工作室的一部分以及主創的票房激勵,算下來,《我是英雄》的票房成績隻給螢火蟲帶來了2971萬美金的淨利潤。


  不過製片廠的項目大頭向來在線下市場和版權周邊上,粗略計算一下,獅門除了3286萬的發行收益還有不會少於2175萬的線下分成,而螢火蟲則能拿到17889億的家庭娛樂收益,外加版權授權市場的2468萬(喪屍片周邊不好賣),加起來總盈利應該在23328億美金左右。


  之所以製片廠幾乎很難在票房收入上占到大頭,撇開院線,《我是英雄》的票房讓螢火蟲支出了1363萬美金用於劇組的激勵分成,紮導拿大頭,製片人、編劇、主演等關鍵主創人員再獲得剩下的大部分。


  對好萊塢大製片廠來說,收入分成的機製可以幫助其降低前期財務壓力;而對主創人員來說,這是caa等經紀公司做大後向資本方摳出來的紅利,以前的演員哪有現在這麽賺錢。


  而這之外,雜七雜八的支出裏,好萊塢製片廠還需要向由各類工作人員組成的公會支付一定的利潤,平均一線大作要付出1176萬美金左右。


  當然,好萊塢電影公司的運營成本也會分攤到各部電影中,也就是說螢火蟲的日常支出全被一年的製片量抵消了,這種降低利潤的方式是被行業認可的潛規則,倒算是資方與經紀公司、工會的博弈。


  以大數據來看,這種博弈大體還是資方在不斷讓出利益,甚至可以說製片廠這麽重視線下和版權價值就是因為光從票房上,製片廠已經賺不到什麽錢了。


  07年好萊塢大片的平均利潤率具體到單部電影的情況,隻有一半票房賺錢了,剩下的全部虧損,區別隻在於虧多虧少——虧少點,線下能賺回來,虧得太多,那就嗬嗬


  說起來,更好玩的是,成本處於一線最低區間(1億-125億美金)的電影盈利表現最差,隻有13掙到了票房錢。而成本處於最高區間(超過2億美元)的電影有34都獲得了盈利,這也越加說明質量+營銷的重要性。


  從市場角度分析,這也能看出為什麽現在的電影成本越來越高,07年更是有三部電影支出過3億,這完全是被市場大方向推著走的。


  導演越來越貴,演員越來越貴,但不選大導+人氣演員,又會麵臨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夠,再加上觀眾的眼睛被養刁了,特效場麵不夠宏觀也會被吐槽,而大場麵就是要花大錢,省不了。


  種種因素堆砌之下,使得好萊塢的製片環境越來越往豪奢的方向發展。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眾多製片廠才更加看出螢火蟲有多麽牛逼。


  因為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發現他們家出品的電影,成本平均在4700萬,平均淨利潤卻高達1167億美金,這說明花小錢賺大錢的優秀電影太多——《朱諾》、《暮色》那可都是遠超大片的利潤率標準(百分之122是商業大作一般的利潤率,但這兩部都差不多在32倍)。


  萊曼倒是不知道有許多業內人士在暗戳戳的計算螢火蟲的業務情況,甚至華納在認真考慮一番後,決定加大《守望者》的投資,倒讓紮導開心不少——可以更加大手大腳了。


  該分賬的分賬,該花時間運營市場的運營項目,螢火蟲的資金儲備在收購漫威之後慢慢的收回來一點,但隻是先把攝影棚的翻新錢給銀行還了過去。


  2月7日的一天,瑞恩潤色之後的第二版《第九區》劇本出爐,萊曼也開始物色新作演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