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索尼的影視帝國(求訂閱,票票)
螢火蟲、華納確定會啟動《蝙蝠俠》續作的消息,就像一陣風一樣刮遍了好萊塢。
畢竟,華納也算是製片業務內的領軍者,一舉一動都很引人注意。
更別提布魯斯-韋恩的流量基礎擺在這,如果確定繼續拍攝,怎麽能讓業內人士乃至粉絲群體和一些吃瓜路人不討論一二?
這個消息自然飛快的傳到了派拉蒙執行官雪莉-蘭辛的耳朵裏。
當然,這其實也是因為華納沒有隱瞞,特意公開的緣故。
自前日與萊曼達成條件,立馬就把這條利好消息放了出去。
一來是為續作建立印象,增加熱度;二來也是華納確實需要這個項目的籌備挽回dc頹勢。
辦公室裏,雪莉-蘭辛先是一愣,再三確定後感慨的搖搖頭。
不過,也就如此吧。
競爭、打壓又合作,合作、打壓又競爭。
此類之事,凡是牽扯到利益,從未少過。
混跡在這樣的名利場,誰又能免於這種紛爭呢?
麵和心不和,卻不得不聯手,類似的矛盾看得多了也就習慣了。
她自己不也這般嗎?
困於業績,被股東質疑,妥協便是最好的方法。
隨手為一份報表簽字,陽光從側麵的窗縫中擠進,不禁思緒有些恍惚——
曾經看重的導演,卻變成了視為威脅的頑石
唉
是夜,貝弗利山莊,拉斯特莊園。
一盞壁燈散發著柔黃的光線,萊曼坐在書桌旁,想著籌備一部什麽類型的電視劇和hbo合作。
定下《蝙蝠俠》項目的續作事宜後,他答應了布萊恩的新劇邀請。
倒不是心情好,或者別的什麽輕易鬆口。
而是布萊恩提出的春季檔,隻要新劇試播的成績不差,那麽8點左右的黃金播放時段便是這部新劇的了。
畢竟,劇集在黃金時段和非黃金時段播放的差異還蠻大的。
類比的話,就相當於電影作品上映之時最向往的暑期、聖誕。
這樣的誘惑還是很吸引人的。
除此之外,萊曼也確實想籌劃一部電視劇擴大資金儲備。
嚴格意義上來講,螢火蟲並不很缺錢,資金鏈相對還說,在還完欠款後已經很穩固了。
以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好幾部作品持續帶來的收益,以及還未收獲但也快了的幾部電影,籠統計算一下,起碼在9億左右——
《死寂》收獲8300多萬美金;《老無所依》能有5300萬入賬,還有2000多萬未結;《陽光小美女》才盈利2200多萬,超過6成收益還需要時間慢慢積累,至於《致命魔術》幹脆就還沒開始分錢
再加上大頭的《穿rada的惡魔》、《湖中水怪》等每部都在1億大幾千萬的項目錢景
電視劇方麵,《絕命毒師》第二季還未拍攝就給螢火蟲帶來了4200多萬,次輪播放的錢福克斯都還沒結算(以上隻計算公司淨利潤,各部分分賬以及導演分成分清了就不劃分在內)
所以,隻單純的影視製作的話,這些錢覆蓋明年的項目支出都已經夠了。
另外,《斯巴達》、《博物館驚奇夜》、《她》、《社會邊緣》等項目投進去的錢,極有可能盈利,這也是一筆,就有些不夠了。
動畫、獨立的大型攝影棚、影視基地、以及漫威娛樂等等潛在的必要補足,十幾個億扔進去也就聽個響而已,尤其涉及到影視世紀城,類似於華納總部、環球總部那樣的大型媒體綜合建築園區,那就真的燒錢。
更別提06年夏,索尼終於消化了米高梅的內部資產——01年試探,03年秘密接觸,05年報價、扯皮,到了現在,索尼已經宣告吃下了曾經的巨頭米高梅。
而這次收購案,財大氣粗的索尼再次扔進去48億巨資。
或許,很多人會疑問,索尼為什麽頻頻布局影視領域,明明在哥倫比亞身上吃了一個大虧,差點被人玩成破爛資產了,還要投錢,更猛烈的發起銀彈攻勢?
要知道,米高梅同樣被幾任老板給玩壞了,往這裏麵投錢,虧損的風險極其的高。
可索尼還是去做了,它甚至有考慮過入手環球
不過,索尼要幹的事,可不是為了賺什麽電影的錢,影視項目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但版權周邊就不同了。
畢竟,索尼同樣是世界上最大的音像生產商。
他們自有如意算盤,也清楚的知道扔錢是更好的賺錢。
要知道,米高梅可是握有《貓和老鼠》、《亂世佳人》、《賓虛》、007係列等一大批優質影視的版權。
收購米高梅,就意味著索尼可以得到一個巨型電影資料庫,再加上哥倫比亞的資產,說是能控製接近一半的片庫資源也毫不誇張。
畢竟,這些版權資源可以大量的生產dvd,通過他們自身在音像領域的強勢包裝製作,然後在發行環節得到源源不斷的收益。
而且,dvd格式之爭最後贏得就是索尼,在行業標準的源頭烙上了索尼的印記,花費力氣在取得內容上的領先地位也是一步妙招。
看得更遠一點,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網上觀影也得用到內容,到時候收版權費那也是輕輕鬆鬆有所回報的。
反而是米高梅欠下的債務和製片業務的江河日下、吃老本,其實都不算什麽,索尼也沒看中這家公司能如何如何再度崛起之類的,隻是看作內容儲備的工具,這一點上,哥倫比亞的地位可比米高梅強。
而且,掌握兩家足夠有影響力的製片廠後,索尼已經具備了一個電影托拉斯的結構雛形。
當有一天,所有的老片、dvd或者網上的作品版權絕大部分都冠上索尼的頭銜之後,這便是類似布局的預期結果。
到時候,行業規則和行業內容都屬於一家,能爆發的潛力究竟會有多大?
不可避免的,美國媒體又在此事上大肆渲染入侵論,然後索尼又站出來說要保持米高梅的文化純潔
當萊曼看到這場鬧劇就這麽輕易的被引導輿論之後,也深刻覺得時間的緊迫感。
六大時候的群雄並起時代已經結束了。
無論索尼在怎麽說不會胡亂插手管理,但也掩飾不了哥倫比亞和米高梅已經被完整的吃下
每次,萊曼去公司時,能看到的米高梅總部也似乎跟平時沒有什麽不同。
走了一些人,加入了一些人,連公司廠牌都沒有變,經典的動畫和配樂也沒有變
這種感覺很奇妙,明明是熟悉的,卻變得陌生了。
而索尼接連不斷的動作也讓萊曼不得不抓緊時間積累。
不然,別說去高峰看風景了,能不能在時代大潮下不被兼並,都是一件很難的事。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不會想這麽多。
他一開始隻是想拍拍電影,賺點足夠花銷的錢,就覺得很不錯了。
但隨著實力的積累,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更多的野心。
就好比,看到別人的風光,有了一定的資本卻什麽都不做,也是讓人很難做到的一件事。
能拚一把,為什麽不去幹呢?
克製野望,對他這種有些貪於名利的人來說,實在太難了。
他拍電影,是為了享受讚美,更好的拍電影,那便是更好的滿足類似的愉悅感。
就好比明星喜歡追逐聚光燈一樣,那種滋味是很難描述的清又極難割舍的下的。
明明有更多更賺錢的產業,但投身文娛總感覺是最棒的。
這種莫名其妙的觀感也不知道是怎麽來的。
可能,這就是為了所喜歡的事業拚搏的動力來源吧。
如果不是真的喜歡,誰願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