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時運不濟
整整一日,李豬兒帶著林音各處吃喝,長安地處西北,此間小吃雖不如江南小吃那般精細,但味道極其濃重,無一不是香氣撲鼻,且十分有嚼勁,羊肉泡饃、大肉鍋貼、蔥花肉包、棗泥糊糊……吃的林音不亦樂乎。
第二天,李豬兒又拉著林音到處遊玩,長安乃數朝古都,名勝數不勝數,尤以寺廟佛塔為盛。相比較吃喝,林音對遊玩倒沒有多大樂趣。李豬兒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第三日除了帶他在城內逛逛,便又是吃吃喝喝。
這日,兩人在西市一家酒樓飲酒吃喝,正飲間,林音說道:「李兄,這幾天一隻麻煩你照顧,小弟我心中有事,明天就要去華山啦,多謝你啦。」
李豬兒也不挽留,也不問他去華山究竟所為何事,只說道:「在下和林兄年齡相仿,又一見如故,相遇以來無不融洽,親兄弟也不過如此,林兄再要客氣,那就見外了。」又道:「雖不知林兄去華山究竟所為何事,但只怕不是易與之事。我不知道林兄慣用什麼兵器,便定做了一把長劍,贈與林兄。」說完便起身去櫃檯,取出一把藍布包裹的長劍,轉身回來遞與林音。
林音目瞪口呆,完全沒想到李豬兒會送自己兵器。結果劍,打開布包,便是一把套著黑皮劍鞘的長劍,劍身長三尺,劍鏜為黃銅所鑄,劍柄纏著蠶絲,蠶絲染成紫色。劍鐔元寶形,也是黃銅,後有劍韁,似為牛筋所制。林音拔出長劍,長劍出鞘之聲很是清脆,劍身銀白,寒光閃閃,卻無一點花紋。林音不會用劍,也不會辨別劍好壞,卻也覺得,這把劍雖然樣式普通,卻十分大器,劍鋒必定很鋒利。心想:「這李豬兒也太好了,一路上花銷都是他的,還送衣服送兵器,以後有了錢,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又想到:「我們既然是朋友,說報答似乎不合適,以後有好玩的好吃的,給他也留一份就是啦。」把玩了一會,又將長劍入鞘,林音對李豬兒說道:「我就不再謝你啦,總之李兄的好,我林音肯定會記掛著。」又想:「我不會用劍啊,任大哥也沒教過我劍法,等回頭好好想想,任大哥秘籍中是否有劍訣什麼的。就算沒有,最不濟這把劍也可以拿來砍柴燒烤,應該很有用。」
李豬兒點頭道:「對對對,客氣就見外。」
兩人吃喝完,便出了酒樓,由西市往朱雀大街那邊走去。西市常年均是熱鬧非凡,林音這幾日已無初來時的新鮮興奮,一路上更多時間在把玩手上寶劍。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些閑話,林音則是在想,去了華山該如何著手。從劍閣到此,一路上時常會想,任玥到底在不在華山,萬一不在自己又該如何。他也曾暗暗打聽摩尼教在哪裡,但那摩尼教卻神秘的很,竟難以探得有用消息。
卻說兩人出了西市口,前面大街寬闊處,圍了不少人,男女老少都有,似乎在圍觀什麼。林音好奇,便擠了進去:原來是跑江湖的藝人在表演變戲法。那藝人手巧眼疾的很,一會變鴿子,一會變銅板,甚至還能指尖出火,引得周圍讚歎不斷。
林音習武后五感漸犀利敏銳,這些小戲法雖然巧妙,但他往往一眼便可洞悉其中關竅,便也不覺得神奇。看不了一會,有鑽出人圈,李豬兒卻沒有進去看,正在外面等著林音。
見此,林音尷尬笑道:「嘿嘿,裡面是變戲法的,不好看,外面再去前面瞧瞧吧。」李豬兒說好。
兩人剛走了幾步,忽見街上百姓紛紛散開,賣藝的藝人,賣東西的攤販紛紛往街邊躲去,林音二人不解,仍呆立街上。正當二人不明所以的時候,一老者拉住林音袖子,快聲道:「還不讓開,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大人從宮城出來,他的人馬隊伍就要經過這裡啦。」
「安祿山?安祿山是誰,比皇上還大嗎?為什麼他出來我們要讓開?」林音不解。那老者說道:「你、你……你不怕丟了命,就在這杵著吧,我要走了,說完也不管,就離開了街心。」林音不懂,李豬兒卻知道一些,拉著林音說:「林兄弟,我們閃開吧,以後再告訴你安祿山是誰。」林音點頭。
寬闊擁擠的馬路片刻后便冷寂空敞了出來,不久,從宮城方向過來一隊人馬。人眾不多,卻個個威武雄壯,且服飾與中原大異,正是那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及其僕從出宮回府。
待那伙人走近,便可以看清,一共九人,均騎高頭大馬,馬飾無不華貴艷麗,尤其以中間那人為甚。唐時官員出行禁坐轎子,多數騎馬出行,安祿山邊塞官員,自然是弓馬嫻熟。林音偷偷看了一下中間那人,心想:「這人就是安祿山吧,黑黑的,滿臉大鬍子,一臉兇悍之色,看樣子是個武官,可武官為何如此肥胖,腰腹肥肉簡直像裙裾一樣垂下,有些噁心。」
百姓都站在街道兩邊,擁擠不堪,卻無人敢出一聲,想來是很懼怕這安祿山。其實當朝國風開放,普通官員出行甚少會有清道之事,只是這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之職,囂張跋扈舉國皆知,又深得當朝天子心意,滿朝文武也無幾人敢對他有絲毫不敬,何況平民乎。
待得安祿山等人經過,林音愈發覺得安祿山肥胖不能直視,不由得有些心疼他的馬兒,再看那馬,渾身枯草黃,獨獨眼眶周圍一圈灰白,煞是難看,看的林音不由說了一聲:「人肥,馬也丑。」聲音極輕。
話音剛落,林音卻忽覺一道黑影從天而落,急急抬頭看去,一彪悍寬大的漢子直朝自己撲來,正是安祿山僕從之一。林音大吃一驚,想不到自己輕輕一句話竟會惹來麻煩,那大漢極快,在空中離他尚有一丈有餘,勁風已壓的他幾分難受,且身邊四周都是人,無從躲閃,因此只得提起內力,勉力抵擋那股壓迫之力。
那漢子是安祿山手下猛將之一,姓孫名孝哲,是安祿山的貼身侍衛,在大漠學藝十數年,武功十分了得。孫孝哲尚未落地,便舉手成爪,朝林音肩頭抓去。林音速定心神,便已有拆解之法,待孫孝哲將近搭上自己肩膀之際,雙手成刀,猛砍他手腕。
那孫孝哲「咦」了一聲,便又變招,朝林音腰眼抓去。此時旁邊百姓都已避開,兩人周圍便空出一片。林音仍有些許慌張,但也沒有手忙腳亂,又用一記重腿化解孫孝哲一抓。孫孝哲見兩招拿不下一名十四五歲的小子,心中驚異又羞惱,似乎聽到同伴嘲笑之聲,便化繁為簡,直直一掌,直取林音胸膛。
林音見對方掌力驚人,掌出竟隱隱有風雷之聲,儘管他與人交手次數極少,也知此刻不得怠慢,因此便鼓足十成內力,雙掌齊發,對上了對方單掌。
一聲悶響,孫孝哲被擊退了幾步,林音卻被擊飛出去,直直撞破身後店鋪門板,又撞在屋內牆壁之上方才止住去勢。孫孝哲一愣,似是沒想到自己掌力竟如此剛猛。剛一落地,林音便心道:「好險,幸虧老子機智,對掌的時候故意不站實,受力后又借勢往後飛了一段,估計那大漢以為我死了吧。我就裝死算了,希望他們不要進來踩老子一腳。」林音正欲趴地上裝死,卻聽到門外交手及李豬兒呼喝之聲,暗道不好,李兄弟怕是想出手幫忙,漏了馬腳,這下裝死也不行了,必須出去救人。倒也沒想過,能不能救的了人。
林音拔出背上長劍,準備出去攻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最好能殺掉一兩個然後和李豬兒一起逃跑。他蓄力足底,便要急竄出去。
足底剛一發力,竟然沒有竄動分毫,發現無聲無息中有一隻手搭在肩膀上,自己一身氣力絲毫使不出來,想開口竟然也是不能,林音心知遇到真正的高手了。
那人在林音背上中樞穴輕輕一拂,林音便軟綿綿癱倒在地。林音雖不能回頭,但聽得見那人點了自己穴道就飄出門去,又聽見李豬兒慘呼之聲,甚是焦急。
街道上,安祿山站在馬下,對一花白頭髮老者說道:「太白先生,不是我安某不講理,實在是這小子是我府里逃出去的下人,抓自己家僕回家,也並不過分吧。」
那老者身量不足七尺,卻雙眸含電,面容清雋冷峻,令人望而生敬。又見他青白長衫,絲帶束髮,腰懸寶劍,氣度甚是不凡。這老者正是聞名天下的詩仙劍仙李白。其時永王李璘永王對文武雙絕的李白欽佩讚賞有加,時常邀他去自己府中,相談百事民生,詩詞歌賦等等。這日李白也是剛從永王府離開,未到朱雀大街,便遇上安祿山等人。李白詩劍雙絕,天下聞名,早年也曾多受天子召見,又與玉真公主府交好,因此安祿山也不敢太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