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陽春三月
第516章 陽春三月
謝賦不言語,轉身離開,任憑溫氏怎麽破口大罵。
他今天來這一趟就明白,他的決定是對的,也隻有帶著他娘遠離京城這繁華的圈子,或許才能讓她找回本心。
過了元宵節,天氣就一天比一天溫熱起來,
等到了二月,很多人更是去了厚厚的夾襖。
謝硯也兌換諾言,給自己孫女送上了一匹棗紅色的小馬。
牽著馬帶著自己孫女在馬場溜達了幾圈,小小的明姝騎在馬上,高興的不行。
覺得自己更加威風凜凜。
手裏的小鞭子,時不時的就要抽打一下。
騎了馬,明姝回去就嚷嚷著讓府裏的人給做騎裝。
騎裝沒有做好,明姝有一日看見柳猛在家中練箭術,立馬就迷上了射箭。
柳猛比較寵妹妹,連夜給趕製了一個漂亮的小弓,讓她自己拉著玩。
箭矢都是用棉布包裹起來的細木條。
“咚,”這天謝硯剛進門就被射了一箭。
完了,明姝興高采烈的從桌子後麵跑出來,興高采烈的問“爹爹,爹爹我厲不厲害?”
謝硯沒有說厲不厲害,隻不過當晚又抓著已經“咿呀”學語的兒子,又是一頓深刻的教育。
“咿咿呀呀”的謝征,又開始繃著小臉,一副小老頭的模樣。
二月底的時候,謝賦沒有等到溫姨娘的遞話,自己讓小廝去給溫姨娘送了話,說他不日就要出發。
最終,在陽春三月,謝賦帶著溫姨娘坐上馬車,前往了離京城八百裏還要遠一點的偏遠,但富庶的南方小縣城上任了。
畢竟有個侯爺親爹,所以禮部在安排人事的時候,還是考慮充足的。
富庶的地方人不受罪,也更容易做出些政績,容易升遷。
謝賦離開京城,沒有掀起什麽風浪,畢竟他是低調離開的。
可是京城新調來了吏部尚書,卻在京城世家圈內,多少掀起了一些風浪。
都傳言新來的吏部尚書公正廉明,清正廉潔。
一時間有不少的人在背後多多少少的鄙夷,因為他們都認為世上根本沒有那樣清正廉明的人。
多少廉潔的人,暗地裏也不少搜刮。
畢竟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話不是平白出來的。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個吏部尚書,不是京城土生土長出來的,是外來的,偏遠的小地方出來的。
完全憑的就是個人的努力,走到今天的。
在京城根本沒有可以依靠的關係。
正因為此,所以京城那些世家和權貴,對這新來的吏部尚書都不怎麽感冒。
不怎麽看的上。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吏部尚書舉家遷來京城第二天,皇上麵前的紅人,護國公的妻子,芸香郡主,就上門前去拜訪。
一時間,各家都開始挖空腦殼思考,研究這到底是皇上授意的,還是皇上授意的。
畢竟他們從來沒聽說過,這護國公之前還和這吏部尚書張禮宗有什麽交情。
如果說這是皇上授意的……
因為這件事,所以當張府舉辦宴席,準備跟京城各家打個熟臉的時候,凡是接到請帖的人,都到場了。
也都備了一份厚禮。
張家宴會之後,張禮宗的夫人,原知府夫人餘相宜,也備了薄禮,親自登了國公府的門,算是拜訪。
葉芸看到餘相宜來,很是喜歡。
餘相宜比她虛長幾歲,脾氣很是溫柔好性,與她相處,讓人如沐浴春風。
大概是符合了她的名字,濃妝淡抹總相宜的那種味道。
葉芸跟她很聊的來。
餘相宜說話溫柔輕緩,一開口大概就能聽出來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
但是卻不賣弄自己的才情,反而很喜歡葉芸聊如何製作一些胭脂水粉,香膏。
這是她最大的愛好。
所以她當初才會親自去雲顏坊拜訪葉芸。
如今知道葉芸的身份,她也沒有特意討好什麽的,依舊與她聊這些東西。
葉芸聽她說的頭頭是道,忍不住建議“姐姐,我覺得你可以把你做的這些東西,專門開一個小小的鋪子,然後放進去賣。”
餘相宜立馬搖頭“不,不,還是算了。”
葉芸疑惑。
餘相宜略微羞澀的道:“我做的這些東西,你不嫌棄已是很好,怎麽還能拿到人前去賣弄。”
“憑白……憑白惹人笑話。”
葉芸微微蹙眉“這有什麽好惹人笑話的,我覺得你做的那些胭脂膏很好用啊!”
她說著還把自己的臉往前湊了湊“呐,姐姐看看,我現在用的就是你送我的那些。”
“我還想著,回頭再讓姐姐送我一些呢,比我在外麵買的那些好。”
“再說了,姐姐你開個胭脂鋪子,你交給旁人打理,你不出麵,也沒人知道是你賣的這些東西,你說對不對?”
餘相宜有些意動“那……那我回去想想。”
她是真的很喜歡做這些東西,當然也希望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是沒有這樣的機會。
不過葉芸說的或許可以一試。
以往在青州的時候,她夫君是那裏最大的父母官,她不好出麵開鋪子什麽的,因為要是被有心人知道,就有斂財的意思。
可現在到了京城,京城權貴聚集,魚龍混雜,她夫君的身份已經不足以讓人處處盯著,或許……或許她可以試著實現自己的想法。
餘相宜回去想了幾日,鼓起勇氣和自己的丈夫張禮宗開口商量。
她和張禮宗成親已經十餘載,夫妻感情始終醇厚。
張禮宗聽完餘相宜的話,沒有立馬反駁,也沒有立馬點頭,而是短暫的思考了一會才點頭“你若是喜歡,倒不無不可,不過……別太辛苦。”
餘相宜立馬高興的點頭。
然後第二日就高興的去找葉芸說她準備開胭脂鋪子的事。
關於開鋪子的事,她沒什麽經驗。
她並不是什麽千金小姐,她爹原是張禮宗曾經的部下,花了銀子供她讀了幾年詩書。
成了親,張禮宗是個飽讀詩書的人,閑來無事,夫妻之間言語交談,張禮宗給她說了不少的文人典籍。
十餘年的潛移默化,以至於她越發的詩書氣。
不過因著本身家世的原因,她家底子不厚,所以娘家沒有陪嫁什麽鋪子田地啥的。
隻給了相較於普通人家還算不錯的嫁妝。
所以她對開鋪子這事一點經驗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