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七零被迫養娃記[互穿]> 第81章 、賺錢養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賺錢養娃

  第81章 、賺錢養娃


    很快, 林東抱著四麗下了車,許敏和大國二強還有三剛也都下車了。


    孩子們都圍著老兩口叫姥姥姥爺,三剛抓著許支書的棉襖, 得意的抬頭,“姥爺,你看我是不是長高了?”


    許支書拍了一下他肉乎乎的腦袋,伸出胳膊一用力把外孫給抱起來了。


    林二強在後麵排隊, 也想讓姥爺抱一下。


    這一年多的時間,二強和三剛都猛竄了大半個頭, 不僅個子長高了, 身上也特別壯實,二強都一米三多了, 三剛也有一米二多了, 二強六十多斤,加上棉衣得有七十,三剛五十多斤,加上棉衣也得六十斤。


    許沁趕緊說道, “爸你別抱他們了, 都太沉了,別閃了腰!”


    許支書樂嗬嗬的說道, “你爸還不老啊!” 說著又把二強也抱起來了。


    被姥爺抱了一下,兩個孩子很開心, 也樂嗬嗬的跟著笑。


    許支書做事一般都挺公平,笑著衝林大國招招手,“來, 大國你也長高了, 姥爺過來抱抱你沉了沒有?”


    林大國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 還當了學習委員了,覺得自己不是小孩了,臉上表情有點不太自然,但還是很快就走過去了。


    王美蘭生怕孩子們在院子裏凍著,抱著四麗往裏走,“好了好了,都趕緊進屋,屋裏暖和!”


    屋子裏的確很暖和,之前許沁把這邊也都做了火牆,因為地方大,還做了兩道,她把棉大衣脫掉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累死我了!”


    王美蘭提了一壺熱水,給每個人都衝了一碗熱乎乎的紅糖水,“這麽遠的道,可不累嗎,先喝口水啊,我這就去做飯!”


    之前許沁發了電報,她這兩天一直都準備著了,家裏什麽都是現成的,沒一會功夫,一桌子熱騰騰的飯菜就好了。


    有白菜燉排骨,排骨是事先過油炸好的,有蒜薹炒蝦仁,有貝丁豆腐,還有一大碗菠菜雞蛋湯。


    還煮了肉餡的餃子。


    王美蘭笑道,“要不是村裏有暖房種菜,冬天哪能吃到這麽多新鮮菜!”


    的確如此,在北京倒也有人這麽種菜,但北京人多,有錢人更多,這樣的新鮮菜有錢都不好買,家家戶戶吃得都是白菜蘿卜。


    許支書拿出一瓶存了很久的西鳳酒,準備跟女婿喝兩盅,許沁從帶來的一大堆東西裏找出那箱三大革命,拿出一瓶說道,“爸,不喝西鳳酒,咱們喝這個吧!”


    白瓷瓶的茅台酒一看就挺有檔次的,原來八塊錢,年關也漲錢了,十塊錢一瓶還不好買,她是從二道販子手裏買的,一箱十二瓶,一瓶合下來差不多十三塊錢。


    這價格其實和白撿差不多了。


    許支書挺高興,拿著茅台酒瓶子看了半天,小心的打開了蓋子,聞了聞說道,“沾我閨女的光了,要不可喝不上這樣的好酒!”


    許堂叔過年來,也沒拿過茅台呢,拿的都是西鳳酒,不過西鳳也算是挺好的酒了!

    聞了聞說道,“沾我閨女的光了,這好酒就是不一般!”


    許沁逗他,“爸,您本來就是應該喝好酒的人,你不是說了,我爺爺和我太爺爺都特別有錢嗎,要是按照以前的說法,你是長房長孫,家產一大半都得歸你,咱們附近這幾條街都是你的,別說一箱茅台了,都能拉一車回來!”


    許支書心裏美滋滋的,卻訓斥女兒道,“這種話可不能說了啊,現在早就是新社會了,可不興以前那一套了!”


    王美蘭無情的戳穿他了,“小沁,我看你爸現在還真這麽想呢,又買了一處院子,想當收租的老爺呢!”


    許沁眼睛一亮,問道,“是嗎,新買的院子在哪兒?”


    許支書端起酒杯滋溜了一口,語氣頗為自得,“就離這不遠,十字路口往南,靠路邊的一個老宅子,屋子都塌了,價格也不貴,我就買了。”


    寧縣的房子和北京的四合院當然沒法比,一處院子才花了五百塊錢。


    “爸,你太有眼光了,你看現在大街上那麽多擺攤的,有的是賣小東西的,有的時候賣菜的,這些倒還好,一輛三輪車就能把全部的家當都拉走,但有些不行,比如賣吃食的,賣日用百貨的,來回搬不方便,那就最好是有間門頭房了,你買的院子靠路邊,正好推了重蓋,蓋上一排門頭房!”


    許支書也是這麽想的,他挑了挑眉,衝王美蘭說道,“你看,小沁也這麽說吧,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你媽為這事兒,還跟我生了一場氣呢!”


    王美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許沁說道,“媽,你放心好了,一月份中央不是為很多人平反了嗎,這說明現在的政策和以前不一樣了,北京城可熱鬧了,什麽買賣都紅火,嗎買房子賃房子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要是國家不允許,誰敢這麽做啊?”


    今天秋天,景新胡同口一戶人家開了豆腐坊,鹵水豆腐和油豆腐做的可好了,也沒人管,居委會趙大媽愛吃油豆腐,幾乎天天都去買。


    人家生意可好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林東帶著孩子們在院子裏玩兒,許沁和王美蘭閑聊天,許支書自己泡了一壺茶喝,喝了兩杯覺得沒什麽味道,啪的一下關掉了收音機,“小沁,我帶你去看看那宅子?”


    “好啊。”


    她要把四麗丟給王美蘭,林四麗不肯,抱住許沁的大腿,皺著小包子臉不高興的說道,“媽媽,我也要去!”


    許沁笑道,“你跟著去可以,但你都四歲多了,你得自己走著去啊!”


    林四麗點點頭,“我本來就要自己走著去,我現在是大娃娃了,不用媽媽抱了!”


    看她一副乖巧的模樣,許沁就沒有當麵戳穿。


    說是在這附近,其實也不算太近,走過去也得有一裏地了,四麗表現的挺好,牽著媽媽的手沒吵沒鬧,胡同口賣糖葫蘆的,她給買了一串。


    小姑娘一邊啃糖葫蘆一邊走路,顧不上累了。


    “爸,你買的前麵那個房子啊?”


    站在十字路口,許沁就看到了對麵那一處宅子,的確,從外麵就看到了,裏麵的屋子都塌了。


    不過,這地方地角可真好。


    打開破舊的大門,院子裏特別荒涼,枯黃的雜草叢生,估計這地方很久沒住人了,許沁用腳步量了量,“這院子還挺長的,臨街蓋五間也沒有問題!”


    許支書點點頭,“對,我也覺得蓋五間好,北屋也修兩間,再加上兩間東廂房,住人放東西的地方也都有了!”


    許沁掂踮腳尖往後看了看,“爸,是不是前麵的房子也沒人住啊,要不一起買了呀?”


    許支書倒是想,手裏的錢也足夠了,但他已經問過了,雖然房子是閑著的,但人家那家的兒子沒打算賣。


    說是老家兒不在了,但有房子在,也算個念想。


    他說道,“我留心著,有合適的房子就買下來。”


    許沁伸出一個大拇指,“口氣挺大啊。”


    許支書不高興的瞪了她一眼,“說話沒大沒小的!”


    將院子四周都仔細看了一遍,就該回去了,林四麗此時也啃完了一串糖葫蘆,嘴角和臉蛋上沾了不少冰糖渣子和山楂的紅色,看著有點可笑,也有點可愛。


    許沁掏出手帕給她擦了兩下,但這東西幹手帕擦不幹淨,得回家用水洗掉才行。


    嫌棄的說道,“哎呦髒死了!”


    林四麗其實是個很幹淨的小姑娘,都是主動要求洗澡洗頭,每天晚上還會自己倒洗腳水了,平常穿的衣服隻要髒了一點,就絕對不肯穿了。


    也因此,不喜歡別人說她髒,但現在她臉上的確有點髒,隻能嘟著嘴,一聲不吭的跟著媽媽往前走。


    走了約有一半的路,四麗不肯往前走了,但她不想走路怪鞋子,“媽媽,我的靴子有點磨腳!”


    她腳上穿的是一雙最新款的兒童羊皮靴,許沁托人從上海買的,本來是買來過年穿的,但林四麗實在太喜歡了,買來就穿上了,都快一個月了,從沒聽她說鞋子磨腳。


    許沁撲哧笑了,“是鞋子磨腳,還是你的腳長了懶病?”


    林四麗又沒詞了,她在說不過一個人的時候,往往就會向另外一個人求救,她鬆開許沁的手,拽住了許支書的衣袖,“姥爺,我累了,你能抱抱我嗎?”


    這麽軟萌的外孫女,和許沁小時候一樣的招人疼,許支書笑道,“能,姥爺抱啊。”說完一把將四麗抱起來了。


    才四歲多的小女孩兒,雖然臉蛋看著有點肉乎乎的了,其實也就三十來斤,比那幾個臭小子輕多了,許支書覺得輕鬆的很,一邊走,一邊又問起吉普車,“小沁,那車咋回事兒,是你們管部隊借的?”


    其實這個問題昨天他已經問了一遍了,當時許敏嘴快,說是姑姑花了五千塊買的,但許支書不太相信。


    當年他在部隊打仗的時候,也見過這樣的吉普車,都是軍長級別的領導才有資格用呢。


    他在寧縣倒也見過幾輛這樣的吉普車,一般都是機關單位的,寧縣公安局就有。


    這些年國家物資一直很緊張,吉普車甚至都可以算戰備物資了,肯定也是嚴格管控的,咋可能花五千就能買一輛車呢?

    許沁這兩年的變化,他當父親的當然挺高興,但不知為啥,也有點擔心,怕她步子太快腦子太靈活了。


    其實王美蘭的擔心也不是全無道理,槍打出頭鳥呢,自古以來都如此。


    許沁回答,“爸,昨天許敏不是說了嗎,是我花了五千塊買的。”


    許支書追問,“部隊不會賣車吧,你是從什麽人手裏買的,可靠嗎?”


    許沁愣了一下,笑道,“爸,你懷疑這車有問題,是別人偷的搶的?

    許支書雖然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小,誰會膽大包天要偷部隊的車呢。


    但他還是嚴肅的點了點頭,“北京那是首都,用以前的話來說就是天子腳下,做什麽事兒都不能太出格,以防有小人使壞!”


    許沁覺得許支書有點草木皆兵了,不過,從他那個年月過來的人,有這個想法也很正常,而且這話的確也有道理,“爸,你說的對,我以後行事都低調一點,不過,你可能不太知道,北京,那是首都,有錢有勢的人多了去了!”


    不說別的,就說也住在景新胡同的一戶姓張的人家,戶主是個非常有名的畫家,那派頭大了去了,家裏隻有兩口人,卻請了三個保姆,一個負責做飯,一個負責打掃,另外一個,負責管理滿院子的花花草草。


    怕許支書不放心,她又補充道,“這車是我托齊司令的兒子買的,是部隊淘汰下來的。”


    許支書問道,“齊司令?是你三奶奶的那個娘家侄子?”


    許沁點點頭,“這下放心了吧?”


    許支書和王美蘭雖然已經適應了在縣城的生活,但過年肯定還是要回家的,臘月二十六,許沁開車把許支書兩口子和許敏送到河東村,次日,和丈夫孩子回到了西山村。


    吉普車一進村,就有很多小孩圍過來了,跟在後麵跑,等汽車停下來了,都好奇的盯著看。


    林二強率先從副駕駛上跳下來,用炫耀的口吻說道,“這是我家的車!”


    林大壯已經十三四歲,都上了初中了,是個小小少年了,身上穿著嶄新的衣服,很有禮貌的打招呼,“二叔二嬸回來了,我媽和奶奶都把你家收拾好了!”


    許沁和林東領著孩子剛走到大門口,劉改芝和林奶奶從裏麵顛顛的跑出來了,“快進屋吧,外麵太冷了!”


    許沁牽著四麗走進熟悉而又陌生的院子,門後的柴垛不見了,牆根那一叢月季倒是還好,還有她種下的花椒樹,一年多的功夫,竟然也長得挺高了。


    孩子們畢竟是在這裏長大的,雖然這個家的條件不去寧縣和北京的四合院,但都挺高興,大國二強和三剛在家待不住,立馬就跟著大壯他們出去玩兒了,林巧巧和另外一個小姑娘也拉著四麗一起做遊戲去了。


    林巧巧明顯長了個子,臉似乎沒那麽圓了,眼睛雖然還是不大,但竟變成了雙眼皮,整體看起來比小時候好看多了。


    

  第1979章 年,是華國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一個新的詞語“改革開放”迅速傳遍大江南北家喻戶曉了,變化最大的當然還是經濟特區,但古老的北京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勞動生產力逐步提高了,各種物品的供應比之前豐富了,老百姓的物質生活大大改善了,並且有了更高的要求。


    四月,許沁和楊嵐跑了一趟杭州,用火車托運回來兩千米的絲綢麵料。


    作者有話說:


    很多人問原女主哪去了,這是個互穿故事,以後會寫到番外裏。


    感謝在2022-01-05 21:18:51~2022-01-06 19:14:0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月牙灣的月亮船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