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老司機> 0110 許攸計空

0110 許攸計空

  公孫瓚聽到諸葛亮的話語,他心裡也是明白,自己答應了人家給予的糧食,肯定是要及時奉上的,要不然誰還會來幫助你?這個時候不立下個期限,那麼他就可一說是給自己出難題了。


  於是公孫瓚大口一張,便是說道:「我看這樣吧,那一共二十萬斛糧食,給我半個月的時間,我湊齊了一準給各路豪傑運去,諸葛先生,你覺得如何呢?」


  范方一聽,公孫瓚許諾用半個月的時間湊齊二十萬斛糧食,這可是一筆不少的數目,別說是半個月,依照今年的收成來看,有些天災再加上人禍,從冀州全境全力收繳糧食的話,非一個月不能完成,更別說半個月了。


  可是,公孫瓚已經當著諸葛亮的面兒將事給定了下來,他范方又能說些什麼呢?主上之命他有反駁的餘地嗎?大庭廣眾之下,公孫瓚既然許下了諾言,那麼他們作為臣子的就算是拼了命也得要想辦法去完成,這就是主命難為。


  諸葛亮見到此行的所有目的均是已經達到了,也沒有再一次設難的目的了,而且他本就不是一個喜歡為難別人的人,他只是想進一步催促一下公孫瓚,讓其積極主動一些,去為這次危機多做些事情。


  諸葛亮遂即點頭道:「好,既然公孫大人已經說定了,那我回到幽州之後,也就將原話告知我家主公,然後再向各路豪傑送去消息,望公孫大人言而有信,將此事做好!」


  公孫瓚也是笑道:「瓚既然話已說出,那自會踐行,請諸葛先生放心便是,待諸葛先生回去了,可與玄德公如是相告,冀州的安危就繫於諸葛先生與玄德公身上了!」


  諸葛亮起身笑道:「公孫大人言重了,冀州的安危,說到底還是在公孫大人以及萬千的冀州百姓身上,只要大家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冀州保准可以化險為夷,平安無事的。


  既然所有的事情均已商議完畢,那亮此行的目的也是達到,也是不便久留,待我早日回到幽州,與我家主公會面,及早將大事決定。亮就在此拜別公孫大人了,咱們來日再會吧!」


  公孫瓚表面上開開心心地將諸葛亮送走,可是內心裡,他卻是非常的苦悶,因為,他知道,那二十萬斛糧食是多麼的難湊,但是他么有辦法,強敵當前,他能有選擇的餘地嗎?

  諸葛亮自然是心裡高興,因為他不僅順利的完成了此行的目的,將趙雲與關靖的是給說清楚了,其實,這事兒也不用他說,公孫瓚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所以,他替各位豪傑爭取的那五萬斛糧食,也算是劉靖送給各位豪傑的大禮,這樣一來,他們不僅會感謝劉靖,而且,日後,倘若劉靖再有什麼問題,或者是請託,那麼那些人能不趕緊相助嗎?

  再一個,就是趙雲的借用時間,其實劉靖本就沒想借用趙雲多長時間的,劉靖想見趙雲,劉靖向公孫瓚求得趙雲,也無非是想了結他對趙雲的一番神往,而這個神往,是路徑早在華夏朝的時候就有的了。


  所以,劉靖此次借用趙雲,也只是完成一下自己的心愿,別無他求,他知道,要想真正的收趙雲於帳下,並非是一朝一夕之間的事情,日後的時間還長,路還遠,有的是時間去解決。


  諸葛亮回到了幽州城,將此去冀州城的一番趣事,一一告知了劉靖,劉靖也很是滿意,當下,趙雲與關靖在一處養傷,各路豪傑也是收到了劉靖的又一封密信,各俱是非常高興。


  話說另一邊,袁紹還在等待著許攸的好消息,因為許攸做事一般都是很細緻,很仔細,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很穩妥,所以,袁紹聽說許攸派人去刺殺趙雲的時候,心裡還是很放心的。


  袁紹還沉浸在等待許攸的好消息當中,他也是憧憬著公孫瓚和劉靖開戰的好消息,他的內心還是比較激動的,因為,他暢想著暢想著,就想到了自己統一了北方,離著他那春秋大業不遠了。


  夜,還是比較冷清的夜,春風席捲著大地,萬物欣欣向榮,夜裡鳥兒雖然大都休息了,可是那些蛐蛐及蟲兒,還是不知疲倦的鳴叫著,好似在歌唱著春天的生機,歌唱著春天的希望。


  袁紹正在書房內秉燭夜讀,突然聽到了門外的院子里傳來了一個人急匆匆的腳步聲,並且傳來了一陣輕聲細語的私語,袁紹聽后,不由得眉頭一皺,心裡欲要煩躁。


  因為袁紹出身世家大族,家教極嚴,在他的府上做事的人,都是經過謹慎挑選的,人的素質和修養都要經過一系列的培訓與考核,方才能勝任袁府的工作,所以,在袁府管束還是比較嚴格的。


  少卿,書房的門被叩響了,傳來了一個家丁的聲音:「稟主公,許先生來了!說有要事求見!」


  袁紹聽到許攸來了,心裡一個激動,立刻道:「是子遠來了啊,他人在何處?」


  此刻,只聽到另一個聲音回道:「回主公的話,許攸正在門前候命!」


  袁紹一聽,原來是許攸在門前等候了,便是爽朗道:「人既然來了,站在外面幹什麼?快點進屋說話吧!」


  許攸應聲,輕輕地推開了袁紹的書房之門,徐徐地走了進來,慢慢地向著袁紹走去。


  而袁紹早就興奮不已了,他正要想許攸問話來的,卻是看到許攸低垂著頭,好似一個喪家之犬一般無精打採的,好似有什麼壞事發生似的,袁紹的心頭突然升起了一絲絲不祥的預感。


  但是,袁紹畢竟是個有修養、有智慧的人,他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對著許攸質問,他須得等許攸將事情表述完畢之後,再視事情的嚴重程度,損失的大小程度,然後再做決斷。


  許攸慢吞吞地走到了袁紹的跟前,兀自站在那裡,竟然不說話了,此時,袁紹沒有開口發問,許攸又不開口說話,一時間屋子裡突然十分安靜起來,一股十分緊張的氣氛油然而生,讓許攸更加心慌起來。


  袁紹是個明事理的人,他知道許攸定是辦砸了事情,才會如此模樣,他也得好言相勸一下,才能籠絡人心,於是袁紹開口道:「子遠?發生了什麼事情了?你為何一直不說話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