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9 董太后垂簾聽政(此更再為Mr饅頭君而更)
張讓作為十常侍的首領,年級最大,心眼最多,他趴在何皇后的面前,止不住的凝噎,細數他這些年來為了何氏兄妹煞費苦心,極力討好皇帝,才讓皇帝娶了何皇後為妻妾,何氏一家才會有今天,說得何皇后練練點頭。
要說何皇后本就後宮一女流之輩,哪裡懂得政治上的事兒呢?一看張讓等人哭的真切,說得在理,心裡便是軟了下來。
看著何皇後面露垂憐之色,張讓繼而道:「而今天,十常侍面臨生死劫難,生死盡皆繫於一線,望娘娘可憐臣等忠心事主,並無二心的份上,讓何國舅放過臣等吧,臣等就算是做牛做馬,也難以報答皇后的救命之恩!」
張讓說完便是趴在了何皇後面前痛哭起來,其餘人等也是接連趴下,伏地不起,哭聲頓時響徹後宮,看的真是讓人難以忍受,誰又會不為之動容呢?更何況何皇后還是個多愁善感的女人。
何皇后細思了一會兒后,嘆了口氣,細聲道:「哎,何必呢!想當年我初進宮時,也是多虧了爾等的幫助,才得以到達今天的飛黃騰達,我是個感恩的人,自然不會忘記你們的好,既然蹇碩已經被抓住了,這事兒跟你們沒關係,我自然會出面保住你們!」
張讓等人一聽何皇后答應了他們,立刻拜頭謝恩起來,那聲音可真是響徹天地,動人心魂。
何皇後繼續道:「傳我的旨意給大將軍,『密謀作亂之人,乃蹇碩一人爾,現蹇碩已經伏誅,其他人皆是無辜的,汝勿要連坐張讓等人,你是皇家貴戚,理應為皇家的和氣多做貢獻,勿要再生殺戮之心,欽此!』」
何進在宮外等了大半個時辰了,耐心也已經快要被消耗殆盡,而裡面的情形到底如何,外界一概不知,也沒有什麼信兒傳來,於是他也把劉靖、曹操和袁紹給招了過來,商討對策。
待眾人商議一番之後,正在何進欲下令攻城之際,突然大門咯吱作響,被緩緩打開了。
一個小黃門踏著小碎步,輕輕地走了出來,對著何進高聲道:「皇后懿旨,請大將軍接旨!」
何進本欲要向前問罪,但是聽到這小黃門有皇后的懿旨,便是耐住了脾氣,跪下接旨。
小黃門將皇后的旨意給傳達完畢,便是有另一個小黃門端出了一個人頭出來,眾人一看,拿人頭不是別人,正是中常侍蹇碩的人頭。
劉靖一看這情形,便是知道這是張讓等人似的緩兵之計,心想,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了,不能放過十常侍,否則,日後再生亂子,可就不好收拾了,便是主動向前一步,進言道:「大將軍不可輕信那宦官之言,這肯定是十常侍使得緩兵之計,大將軍可借口皇后被十常侍所脅迫,進宮捉拿張讓等人,以絕後患!」
曹操也是立即附和道:「玄德說得對,大將軍宜速做決定,剿滅十常侍,以絕後患!」
何進一看袁紹未做言語,劉靖和曹操雖說有理,但是礙於他對何皇后的敬畏之心,便是決定不再追究,於是何進對著眾官員高聲道:「現在閹黨禍首已除,諸位大臣,快快隨我進宮!」
劉靖和曹操互視一眼,盡皆嘆了口氣,便是佇立在外,沒有進宮,袁紹一見何進優柔寡斷,也是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回過身來對著劉靖和曹操道:「二公勿慮,一會紹定會再找機會,勸說大將軍誅滅十常侍,以絕後患!」說完便是跟著何進奔進宮去。
何進進宮之後,於皇帝靈柩之前,扶立新君,立皇子辯為帝,百官盡皆呼拜。
袁紹趁此機會,又向著何進進言道:「大將軍,此時正宜下旨誅滅十常侍,若斬草不除根,必定後患無窮!」
何進略思一會,淡淡道:「欲害我者,僅蹇碩一人爾,傳令下去誅滅蹇碩全族,其餘人等不必妄加殘害!吾意已定,汝無須再言!」
袁紹一看何進不聽勸告,無可奈何,只得引著軍馬退去。
第二天,劉靖正在和曹操商議著關於十常侍的事兒,卻是見到袁紹急匆匆地趕到了曹府,直奔劉靖和曹操所在的大堂而來。
見到袁紹神色緊張,風塵僕僕,劉靖心裡暗道,難不成又發生什麼大事兒了?
正在劉靖遲疑的時候,那袁紹邊進門便急道:「不好了,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曹操立刻站了起來,對著袁紹正色道:「本初兄莫要著急,有話請慢慢道來!」
袁紹看了看劉靖,又看了看曹操,急道:「今天早朝,董太后宣布垂簾聽政,封董國舅為驃騎將軍,且重用十常侍,我看這董太后是準備與十常侍一道,同大將軍對著幹了!大將軍一聽便是怒火中燒,欲要領著大軍包圍紫禁城,欲要擒拿董氏一組!」
曹操一聽,便是一拍桌子,怒斥道:「哎!全亂了,董太后不管與大將軍有何恩怨,都不能讓十常侍再掌大權,這不是養虎為患嗎?玄德可有妙計否?」
劉靖一聽,何進這哪是辦事兒啊,這不是謀逆嗎?無緣無故帶兵進城,這可是了不得的,於是他對著袁紹和曹操道:「董太后的做法雖然過激了點,但是也是無可奈何之計,他這是為了自保才出此下策,我料這定是十常侍出的主意。
這樣,本初兄可以給大將軍進言,讓何太後設一酒席,宴請董太后,將後宮不得干政的理跟董太后講明白,現在大位已定宜應團結一致,不應再添禍亂,我想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如果再兵戎相見,那可真的要天下大亂了!」
曹操聽了劉靖的建議,也是附和道:「玄德的話有理,兩位太後身居高位,一般人怎麼能對其說教?也只能他們自己能把事情給講明白,這個事情的成與敗就看這宴席成功與否了!」
袁紹嘆了口氣,無力道:「值此國難之際,他們卻不想如何保住這大漢的江山,卻是為了自己的私利鬥來鬥去,現在君主已然繼位,還爭什麼爭?現在下面的很多郡縣叛亂不止,西部有韓遂、邊章犯上作亂,北部匈奴屢屢犯界,南方蠻族之地一直未得平整!哎,宮內又亂成這樣,這.……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