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東宮有福> 第176章 第176章===

第176章 第176章===

  第176章 第176章===

  176

  這個問題, 注定是一時半會兒沒有解答。


  誠如衛傅所言,如今說這些還早,當務之急是還有兩個外患並未解決。


  正武八年, 四月。


  逗留在漠北的衛拉特綽羅斯部, 因漠北二部南遷, 劫掠不到牛羊與人口, 同時被切斷西還之路, 得不到補給, 而不得不再度東進南下, 卻遭遇大燕軍隊的包圍和伏擊。


  這場大戰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 最終以綽羅斯部首領甘丹, 帶著不到五百人的殘餘部從往西逃去為告終。


  而這裏還有他的一個宿敵等著他,就是已經整合了衛拉特剩餘部眾, 同時搶占了甘丹在漠西眾多地盤的和碩特部首領烏格。


  這甘丹也算是一代梟雄, 無奈被兩個大敵聯手夾擊,最終病死在漠北和漠西交接之處的一座小城裏。


  按理說衛拉特部和大燕在漠北有如此大的動作,作為甘丹背後靠山的羅刹國應該有些動靜, 誰知整個過程中羅刹國竟異常安靜。


  還是戰罷, 衛傅才從衛璠那裏知曉, 羅刹國之所以毫無動靜, 是由於他們本國的西南部, 正在和數國進行戰爭,根本無暇顧及東部。


  羅刹國雖疆域遼闊,但其東部卻並不適宜人居住生存,他們本國的人主要居住在本國的西南部。


  那裏恰巧和漠西接壤最多, 而羅刹國的東進之舉最先侵犯到的就是位於漠西的衛拉特的領地。


  因此漠西對羅刹國反而比大燕更為了解, 在大燕和羅刹國發生衝突之前, 漠西就與羅刹國開戰過無數次了。


  甘丹之所以會那麽容易和羅刹國勾結上,恰恰也是因為此。


  趁他病,要他命!

  衛傅雖不至於要了羅刹國的命,但趁機驅除盤踞在漠北建立了無數軍事據點的羅刹人,卻是可以的。


  於是在同年五月,他正式在明麵上調兵攻打了羅刹人的軍事據點。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便拔出了位於柏海兒湖周邊數個羅刹人的軍事據點。


  這一消息傳回羅刹國,其國君震怒,宣稱要對大燕開戰,並在漠北邊境集結兵力。


  對此,大燕並沒有退讓,宣稱你要戰那便戰,並大量調集兵力前往柏海兒湖。


  同時,隨著甘丹的死亡,烏格已正式坐上漠西衛拉特汗國大汗的位置,並派遣使臣前往大燕京城,奉上甘丹的屍首以示友好。


  這也代表著大燕和漠西已經聯手上了。


  羅刹國敢在此時開戰嗎?


  開戰就意味著,他不光要在漠北和大燕交戰,還麵臨著漠西的衛拉特汗國,同時他們本國在西南方還正在和其他國家交戰。


  羅刹國不敢開戰,不過是色厲內荏故意恐嚇罷了。


  兩國在邊境僵持了近兩個月。


  終於在同年十月,雙方各派出使團,於冰城進行談判。


  羅刹國這一方的大使是一個叫費羅文的羅刹人,大燕的使團則以黑龍江兼烏蘇台將軍衛傅為首。


  期間就領土邊界問題,雙方劍拔弩張,一度幾乎要開打。


  大燕分毫不讓,堅持以原漠北蒙古的疆域為邊界,其中包括了東起北海、烏地河到外興安嶺,以列納河為界記,往南包括柏海兒湖周邊都是屬於大燕的,最終與羅刹國正式確定兩國疆域和邊界。


  同時也是為了示好與安撫,大燕同意放開與羅刹國的商品貿易,以冰城為首的數個城池,可作為買賣城,開通與羅刹國的互市。


  羅刹國雖喪失了列納河這個被他們盤踞多時,並為他們帶來無數財富的地方,但大燕願意開通與他們的貿易。


  這種打一棍子又給個甜棗吃的感受,讓羅刹人感覺酸澀非常。


  可開戰是不可能開戰的,既然不想打,那就隻能和談。


  轉念再想想,東方大國的商品在西方十分受歡迎,他們借著地利之便,完全可以從中形成壟斷,是時將會給他們的國家帶來無窮無盡的財富。


  這麽想想,似乎也不難以接受了。


  談判整整持續了三個多月,最終的結果讓大燕朝廷極為滿意。


  也是借著和羅刹國數次交涉,大燕的人才知道在西方還有許多國家,那些國家也許人長得和大燕人不一樣,曆史也不如華夏民族悠久,但有些奇技淫巧,還是值得大燕學習一二。


  而隨著談判的落幕,照例是論功行賞。


  可這一次朝廷卻麵臨了一個難題,有個人已經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


  論功績,此人促成了漠北兩部的歸順,促成了和漠西的同盟,掃清了綽羅斯殘部,並威懾了羅刹國,為大燕拿回了一大片疆域。


  這隻是對外。


  對內,黑城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黑城的炭、黑城的酒、黑城的毛皮,黑城的洋芋,黑城的很多東西,已經賣進關內了。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黑城這個極北之地的小城。


  而正式和羅刹國確定通商後,短短數月,已有無數商人往蒙古蜂擁而至。


  以前和羅刹人通商,中間還夾著兩個蒙古,如今可以直接跳過蒙古了。


  當然,隨著兩部歸順後,漠北如今也是屬於大燕的一部分,沒有了通商禁令,漠北的蒙古人也是一個極大的市場。


  對了,還有漠西,朝廷同時也開放了與漠西的通商。


  一時之間,各地商人出關的出關,出塞的出塞,往日都是北人往南邊跑,如今倒出現了無數南商往北方跑的場景。


  這麽多的商業買賣,朝廷所收的商稅不可避免出現了大幅度增長,為國庫帶來無數利益。


  而這個漲幅還在持續上升,讓戶部尚書連著數月都笑得都合不攏嘴。


  往年每到各地鬧災,朝廷都是捉襟見肘,國庫的銀子都要算著花,還不夠,如今總算寬裕起來。


  而且肉眼可見,以後隻會越來越寬裕。


  所以,帶來了這一切的人,朝廷該如何獎賞他?


  不提其他,隻提對外三大功裏,隨便拿出一功,便足以封侯。


  三功並算,封王也不是不可。更不用說還改革了對外通商製度,設立了數個買賣城,這也是一個大功績。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焦距在了正武帝身上。


  都想知道他打算怎麽封這個人?


  記……


  前廢太子可能是陛下之子這個流言,隨著衛傅被封為烏蘇台將軍總理漠北軍政事宜,以及之後作為全權大使負責和羅刹國談判,已經傳得不再傳了。


  如果真是親兒子,現在趁機宣布這一消息,應該是個好時機吧?

  可出乎人意料的是,正武帝一直沒有動靜。


  陛下在幹什麽?他是怎麽想的?


  就在群臣猜得沸沸揚揚之際,一個驚天霹靂砸了下來。


  皇後有孕了。


  就在正武九年八月,皇後被封後的第九個年頭,四十出頭的皇後老蚌懷珠了。


  這一消息,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高興得感謝上蒼的大臣有,被砸得直接蒙圈的大臣也有,而同時朝堂也陷入了一股詭異的氣氛。


  ,


  這股詭異形成在何時?

  大約就是在當時流言傳得沸沸揚揚,正武帝卻一點製止的意思都沒有的時候,也是衛傅升任黑龍江將軍,並前去主持兩部歸順會盟之時。


  這世上曆來不缺聰明人,而朝堂上更不缺聰明人。


  烏得會盟時,大燕使團裏明明比衛傅資曆深、年紀長的官員不在少數,可前有副使孟河,後有理藩院尚書多克奇。


  兩位都是朝中最德高望重那撥大臣中的一員,完全可以壓衛傅一頭,卻偏偏都願意以一個年輕人為牛耳位置,願意聽從其調遣。


  且一點不服氣的樣子都沒有。


  實在容不得其他人不多想。


  當初使團中,高低官員多達幾十人,這還不算那些跟來勳貴家的子弟。這些人在烏得會盟結束,同時也把會盟之間發生的事帶回了京城。


  與此同時,是朝廷對衛傅的又一次升遷。


  兩件事加在一起,似乎更加印證了流言,這也致使本就心中半信半疑的人們,心裏的天秤再次發生傾斜。


  這種傾斜導致後續衛傅兼任烏蘇台將軍後,他對漠北的一係列布置與安排,不管是下層將士,還是遠至京城的朝廷樞紐,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方便。


  須知,官場曆來都不是個簡單地方,各種派係的敵對與傾軋從來沒有停止過。


  每當出現什麽好差事,資曆符合的官員都會打破頭,搶到的不會慶幸,因為都知道這不過是個開始,趁著你中途辦差時,給你加兩塊絆腳石,增添點絆子的事曆來不會少見。


  例如某係官員,去往某地辦差,而當地有與他敵對勢力的官員,從中設卡都是小事,暗中坑死你的也不少。


  更不用說,閻王好見小鬼難搪,那些底層官員或將領在當地經營多年,突然多了個上峰,表麵逢迎暗中不配合也不在少數。


  即使當地的問題都解決了,還有朝廷樞紐。


  譬如你是個將領,你需要朝廷撥軍餉下來,軍餉事宜既要通過兵部,又要通過戶部,還要通過內閣。


  但凡中間出一點岔子,這個軍餉都無法順暢到你手中。


  好點的拖你個一兩個月,差點的拖你個一年兩年也是有的。


  這也就導致,一個官員突然升任高官後,並不代表他就能高枕無憂,可能中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難題,需要他去解決麵對記。


  但衛傅的這次升任,順暢得不可思議。


  不光沒人刁難,反而各種配合,要什麽給什麽,似乎整個朝廷都是為他在運轉。


  這種狀況自然不是沒理由發生。


  及至之後對甘丹用兵,到與羅刹國談判,衛傅依舊處於眾星捧月的狀況,期間不乏各路官員隱晦示好。


  如今有許多人都把示好的態度拋出去了,偏偏這時發生了皇後有孕之事。


  若皇後這次又生個兒子,那這位還能回歸京城,繼承皇位?

  因此,朝中陷入了短暫的詭異氣氛中。


  與此同時,遠在冰城的衛傅,收到了一封京中來信。


  正是當年與他一同中了進士,後來留在翰林院,鄭宏誌的來信。


  這些年,衛傅並未因遠離京城,就與這兩位好友斷了交往,每年都會有書信來往,同時二人也會把京中的一些消息,通過書信告知衛傅。


  這次鄭宏誌的來信,正是說了皇後有孕之事。176

  這個問題, 注定是一時半會兒沒有解答。


  誠如衛傅所言,如今說這些還早,當務之急是還有兩個外患並未解決。


  正武八年, 四月。


  逗留在漠北的衛拉特綽羅斯部, 因漠北二部南遷, 劫掠不到牛羊與人口, 同時被切斷西還之路, 得不到補給, 而不得不再度東進南下, 卻遭遇大燕軍隊的包圍和伏擊。


  這場大戰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 最終以綽羅斯部首領甘丹, 帶著不到五百人的殘餘部從往西逃去為告終。


  而這裏還有他的一個宿敵等著他,就是已經整合了衛拉特剩餘部眾, 同時搶占了甘丹在漠西眾多地盤的和碩特部首領烏格。


  這甘丹也算是一代梟雄, 無奈被兩個大敵聯手夾擊,最終病死在漠北和漠西交接之處的一座小城裏。


  按理說衛拉特部和大燕在漠北有如此大的動作,作為甘丹背後靠山的羅刹國應該有些動靜, 誰知整個過程中羅刹國竟異常安靜。


  還是戰罷, 衛傅才從衛璠那裏知曉, 羅刹國之所以毫無動靜, 是由於他們本國的西南部, 正在和數國進行戰爭,根本無暇顧及東部。


  羅刹國雖疆域遼闊,但其東部卻並不適宜人居住生存,他們本國的人主要居住在本國的西南部。


  那裏恰巧和漠西接壤最多, 而羅刹國的東進之舉最先侵犯到的就是位於漠西的衛拉特的領地。


  因此漠西對羅刹國反而比大燕更為了解, 在大燕和羅刹國發生衝突之前, 漠西就與羅刹國開戰過無數次了。


  甘丹之所以會那麽容易和羅刹國勾結上,恰恰也是因為此。


  趁他病,要他命!

  衛傅雖不至於要了羅刹國的命,但趁機驅除盤踞在漠北建立了無數軍事據點的羅刹人,卻是可以的。


  於是在同年五月,他正式在明麵上調兵攻打了羅刹人的軍事據點。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便拔出了位於柏海兒湖周邊數個羅刹人的軍事據點。


  這一消息傳回羅刹國,其國君震怒,宣稱要對大燕開戰,並在漠北邊境集結兵力。


  對此,大燕並沒有退讓,宣稱你要戰那便戰,並大量調集兵力前往柏海兒湖。


  同時,隨著甘丹的死亡,烏格已正式坐上漠西衛拉特汗國大汗的位置,並派遣使臣前往大燕京城,奉上甘丹的屍首以示友好。


  這也代表著大燕和漠西已經聯手上了。


  羅刹國敢在此時開戰嗎?


  開戰就意味著,他不光要在漠北和大燕交戰,還麵臨著漠西的衛拉特汗國,同時他們本國在西南方還正在和其他國家交戰。


  羅刹國不敢開戰,不過是色厲內荏故意恐嚇罷了。


  兩國在邊境僵持了近兩個月。


  終於在同年十月,雙方各派出使團,於冰城進行談判。


  羅刹國這一方的大使是一個叫費羅文的羅刹人,大燕的使團則以黑龍江兼烏蘇台將軍衛傅為首。


  期間就領土邊界問題,雙方劍拔弩張,一度幾乎要開打。


  大燕分毫不讓,堅持以原漠北蒙古的疆域為邊界,其中包括了東起北海、烏地河到外興安嶺,以列納河為界記,往南包括柏海兒湖周邊都是屬於大燕的,最終與羅刹國正式確定兩國疆域和邊界。


  同時也是為了示好與安撫,大燕同意放開與羅刹國的商品貿易,以冰城為首的數個城池,可作為買賣城,開通與羅刹國的互市。


  羅刹國雖喪失了列納河這個被他們盤踞多時,並為他們帶來無數財富的地方,但大燕願意開通與他們的貿易。


  這種打一棍子又給個甜棗吃的感受,讓羅刹人感覺酸澀非常。


  可開戰是不可能開戰的,既然不想打,那就隻能和談。


  轉念再想想,東方大國的商品在西方十分受歡迎,他們借著地利之便,完全可以從中形成壟斷,是時將會給他們的國家帶來無窮無盡的財富。


  這麽想想,似乎也不難以接受了。


  談判整整持續了三個多月,最終的結果讓大燕朝廷極為滿意。


  也是借著和羅刹國數次交涉,大燕的人才知道在西方還有許多國家,那些國家也許人長得和大燕人不一樣,曆史也不如華夏民族悠久,但有些奇技淫巧,還是值得大燕學習一二。


  而隨著談判的落幕,照例是論功行賞。


  可這一次朝廷卻麵臨了一個難題,有個人已經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


  論功績,此人促成了漠北兩部的歸順,促成了和漠西的同盟,掃清了綽羅斯殘部,並威懾了羅刹國,為大燕拿回了一大片疆域。


  這隻是對外。


  對內,黑城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黑城的炭、黑城的酒、黑城的毛皮,黑城的洋芋,黑城的很多東西,已經賣進關內了。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黑城這個極北之地的小城。


  而正式和羅刹國確定通商後,短短數月,已有無數商人往蒙古蜂擁而至。


  以前和羅刹人通商,中間還夾著兩個蒙古,如今可以直接跳過蒙古了。


  當然,隨著兩部歸順後,漠北如今也是屬於大燕的一部分,沒有了通商禁令,漠北的蒙古人也是一個極大的市場。


  對了,還有漠西,朝廷同時也開放了與漠西的通商。


  一時之間,各地商人出關的出關,出塞的出塞,往日都是北人往南邊跑,如今倒出現了無數南商往北方跑的場景。


  這麽多的商業買賣,朝廷所收的商稅不可避免出現了大幅度增長,為國庫帶來無數利益。


  而這個漲幅還在持續上升,讓戶部尚書連著數月都笑得都合不攏嘴。


  往年每到各地鬧災,朝廷都是捉襟見肘,國庫的銀子都要算著花,還不夠,如今總算寬裕起來。


  而且肉眼可見,以後隻會越來越寬裕。


  所以,帶來了這一切的人,朝廷該如何獎賞他?


  不提其他,隻提對外三大功裏,隨便拿出一功,便足以封侯。


  三功並算,封王也不是不可。更不用說還改革了對外通商製度,設立了數個買賣城,這也是一個大功績。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焦距在了正武帝身上。


  都想知道他打算怎麽封這個人?


  記……


  前廢太子可能是陛下之子這個流言,隨著衛傅被封為烏蘇台將軍總理漠北軍政事宜,以及之後作為全權大使負責和羅刹國談判,已經傳得不再傳了。


  如果真是親兒子,現在趁機宣布這一消息,應該是個好時機吧?

  可出乎人意料的是,正武帝一直沒有動靜。


  陛下在幹什麽?他是怎麽想的?


  就在群臣猜得沸沸揚揚之際,一個驚天霹靂砸了下來。


  皇後有孕了。


  就在正武九年八月,皇後被封後的第九個年頭,四十出頭的皇後老蚌懷珠了。


  這一消息,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高興得感謝上蒼的大臣有,被砸得直接蒙圈的大臣也有,而同時朝堂也陷入了一股詭異的氣氛。


  ,


  這股詭異形成在何時?

  大約就是在當時流言傳得沸沸揚揚,正武帝卻一點製止的意思都沒有的時候,也是衛傅升任黑龍江將軍,並前去主持兩部歸順會盟之時。


  這世上曆來不缺聰明人,而朝堂上更不缺聰明人。


  烏得會盟時,大燕使團裏明明比衛傅資曆深、年紀長的官員不在少數,可前有副使孟河,後有理藩院尚書多克奇。


  兩位都是朝中最德高望重那撥大臣中的一員,完全可以壓衛傅一頭,卻偏偏都願意以一個年輕人為牛耳位置,願意聽從其調遣。


  且一點不服氣的樣子都沒有。


  實在容不得其他人不多想。


  當初使團中,高低官員多達幾十人,這還不算那些跟來勳貴家的子弟。這些人在烏得會盟結束,同時也把會盟之間發生的事帶回了京城。


  與此同時,是朝廷對衛傅的又一次升遷。


  兩件事加在一起,似乎更加印證了流言,這也致使本就心中半信半疑的人們,心裏的天秤再次發生傾斜。


  這種傾斜導致後續衛傅兼任烏蘇台將軍後,他對漠北的一係列布置與安排,不管是下層將士,還是遠至京城的朝廷樞紐,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方便。


  須知,官場曆來都不是個簡單地方,各種派係的敵對與傾軋從來沒有停止過。


  每當出現什麽好差事,資曆符合的官員都會打破頭,搶到的不會慶幸,因為都知道這不過是個開始,趁著你中途辦差時,給你加兩塊絆腳石,增添點絆子的事曆來不會少見。


  例如某係官員,去往某地辦差,而當地有與他敵對勢力的官員,從中設卡都是小事,暗中坑死你的也不少。


  更不用說,閻王好見小鬼難搪,那些底層官員或將領在當地經營多年,突然多了個上峰,表麵逢迎暗中不配合也不在少數。


  即使當地的問題都解決了,還有朝廷樞紐。


  譬如你是個將領,你需要朝廷撥軍餉下來,軍餉事宜既要通過兵部,又要通過戶部,還要通過內閣。


  但凡中間出一點岔子,這個軍餉都無法順暢到你手中。


  好點的拖你個一兩個月,差點的拖你個一年兩年也是有的。


  這也就導致,一個官員突然升任高官後,並不代表他就能高枕無憂,可能中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難題,需要他去解決麵對記。


  但衛傅的這次升任,順暢得不可思議。


  不光沒人刁難,反而各種配合,要什麽給什麽,似乎整個朝廷都是為他在運轉。


  這種狀況自然不是沒理由發生。


  及至之後對甘丹用兵,到與羅刹國談判,衛傅依舊處於眾星捧月的狀況,期間不乏各路官員隱晦示好。


  如今有許多人都把示好的態度拋出去了,偏偏這時發生了皇後有孕之事。


  若皇後這次又生個兒子,那這位還能回歸京城,繼承皇位?

  因此,朝中陷入了短暫的詭異氣氛中。


  與此同時,遠在冰城的衛傅,收到了一封京中來信。


  正是當年與他一同中了進士,後來留在翰林院,鄭宏誌的來信。


  這些年,衛傅並未因遠離京城,就與這兩位好友斷了交往,每年都會有書信來往,同時二人也會把京中的一些消息,通過書信告知衛傅。


  這次鄭宏誌的來信,正是說了皇後有孕之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