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軍心動搖
聽得張元豪然之詞,回想張元如何有勇有謀,擊敗強大的董卓,又將自己逼降,新降的張濟,心中是感慨萬千,眼神流露著更加強烈的嘆服之色。
當天,張元盡起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直取長安。
此刻的董卓,已收縮中原所有兵力,固守長安,張軍一路南下,兵不知刃,連克鄢陵等數城,不出三日,兵鋒便進抵長安一線。
數日間,張元便令冉閔和張濟,率領鐵騎之師,掃清了外圍諸縣,對長安城完成了包圍。
根據長安中的細作情報,董卓留守長安之兵,尚有七千之眾。
張元以三萬之師,近乎於五倍的兵力,本是足以攻下長安,唯一讓張元有所忌憚的是,董卓在南陽宛城一線,還留有六千兵力。
董卓本是為了防範韓遂,命張濟率六千精兵,鎮守於宛城。
而根據細作情報,董卓為了全力固守長安,已派出使者,派人往南陽召張濟回師長安。
一旦張濟這支生力軍抵達,就能跟長安中的董卓主力,形成犄角之勢,那時張元想要集中兵力進攻長安,就要困難長安。
一旦長安久攻不下,拖到袁紹一統河北,張元原本一路順利的形勢,就要發生逆轉。
絕不能讓張濟這支兵馬離開南陽。
休整兩日,張元召集麾下文武,共商南進長安之策。
張元便與眾謀士們一商議,遂用高熲之計,派觸龍這個大忽悠,再次前往涼州,說服韓遂發兵北上,襲取南陽,務必要將張濟所部拖住,使其無法回援長安。
計議定下,觸龍遂帶著一張舌頭,巨額的錢財,抄小路直奔涼州。
張元則暫時按兵不動,對長安圍而不攻,等著南陽方面的消息。
十天之後,有利的消息,終於從南面傳回。
觸龍果然不負他期望,憑著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對韓遂曉以利害,說服了韓遂起數萬大軍北上,前去爭奪原本就該屬於他的南陽之地。
韓遂一出兵,意味著南陽的六千兵馬,就此被拖住,無法再援救長安。
這一下,張元終於是放寬了心,可以放心大膽,集中全部兵力,發起對長安的圍攻。
長安城堅糧足,董卓又武略過人,就算可以放心大膽的強攻,也非短時間內可以攻下。
張元已經準備好了十二分的耐心。
他先發大軍,不到四日時間,在長安四圍修築起了兩道壁壘,相當於在長安外面又修了兩道新的城牆,以斷絕長安與外圍的聯繫。
長安所在的潁川乃富庶之地,更有數處屯田地,除長安之外,諸縣所積之糧也極為豐厚。
張元兵多將廣,士氣旺盛,無外顧之憂,又有富庶的潁川,可以戰養戰,完全已不得擔心糧草後勤的問題。
大軍圍城時,數以百計的「天雷炮」,也在源源不斷的被運往長安前線。
這種天雷炮,實際上就是投石機,在經過墨翟的改進后,射程和威力大大增加,攻城的威力大大提升。
這投石機每發一彈,猶豫天雷轟鳴,震天動地,故被張元命名為「天雷炮」。
張元早在一月之前,已經命墨翟在後方大規模監製這天雷炮,只為今日攻城所用。
圍城完成後,張元又在四圍大築去台,將數百門天雷炮置於土台之上,隨後開始對長安城進行狂轟爛炸。
擁有著去台的優勢,再加上天雷炮本身的射程加成,其攻擊範圍倍增,巨大的石彈可輕鬆的擊中城池,甚至能越過城池,射入城中三四十步遠。
狂轟開始,不分晝夜。
晝夜不停的狂轟爛炸之下,不數日間,城牆一線三十步範圍的房舍,統統被摧為了廢墟,長安堅厚達數丈的城牆,也被轟得是坑坑窪窪,裂痕遍布,幾座城樓也被轟塌大半。
一城的軍民,在這石彈的狂轟之下,終日不敢露頭,只能整日里提心弔膽龜縮在掩體之下苟活。
長達七天的狂轟之後,張元決定再給長安軍民,精神上一記重拳。
是日黃昏,一萬餘張軍步騎,浩浩蕩蕩的逼近至長安北門一線。
張軍圍而不攻張久,今日終於擺出大舉進攻的態度,頓時令董卓警覺起來,即刻親率三千餘兵馬趕至北門,準備迎擊張軍進攻。
張軍卻並沒有大舉進攻,一萬大軍列陣於敵城弓弩射程之外,肅然以待。
在城上數千敵軍,不安的目光注視下,張元在冉閔的護衛下,率領著一百多騎兵,昂首直抵護城河前。
張元並不打算強攻長安,他今日之所以前來,依舊是要打一場心理戰。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之上策。
張元鷹目遠射敵城,面對著城頭無數李軍的眼光,深吸一口氣,去聲道:「城中守軍聽著,涼州韓遂已經出兵南陽,你們夏侯將軍的六千援軍是來不了了,你們就死了這條心吧。」
此言一出,城頭李軍頓時一片驚嘩。
董卓也是臉色一沉,眉宇之中,掠過深深的厭惡。
其實,他已經知道韓遂出兵的消息,也知道南陽六千兵馬被拖住,無法前來救援。
但董卓為了穩住軍心,便將這個不利的消息,隱瞞了下去,以防軍心受到打擊。
對外,董卓只不斷的宣稱,他的大將夏侯,已率六千精兵在趕來的路上,令士卒們鼓起勇氣,堅守待援。
幾千號守軍,多是信了董卓的謊言,雖然被圍,但想著外面還有一支援軍,士氣便不致於那麼低落。
董卓卻萬沒有料到,張元會來這麼一手,會直接出現在城前,親口捅破了他的謊言。
張元這番話,出擊碎了李軍士卒的幻想,震驚的他們,一雙雙狐疑的目光,紛紛的望向了董卓。
謊言被戳破,董卓的臉上,瞬間掠過一絲尷尬。
那尷尬,卻只一閃而逝,董卓即刻大喝道:「爾等休要聽他胡說八道,他是故意在擾亂我們的軍心,孤向你們保證,夏侯將軍援兵已在路上,用不了幾天,就會殺到長安城下來。」
董卓還在撒謊,試圖繼續矇騙下去,底氣卻顯得不是很足。
眾李軍聽了他這番話,卻沒有再深信不疑,眼中的疑惑與擔憂,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