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得隆望楚
一句「娶不娶我」,把在場所有人,包括張元在內,都聽得愣住了。
蔡琰更是童顏暗生羞意,彷彿在替王菲感到害臊,竟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問一個男人要不要娶她,簡直連丁點女人家該有的矜持都沒有。
王剛還正為張元沒有生氣暗自慶幸,誰想到自己這膽大的妹妹,緊接著又來了這麼一句,直令他這個做哥哥的都為之汗顏,尷尬的僵在原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元一瞬間的愣怔后,卻不由一笑,他是真沒想到,王菲竟然坦率到這般程度,直接就對自己「逼婚」了。。
「有意思,越來越有意思了……」
張元如果娶了王菲,就會得到王家的支持,以後錢糧就寬鬆不少。
張元心裡得出了這個結論,沉默了片刻,方淡淡道:「我說過,我張元向來言出必行,既然你不後悔,我為什麼要反悔,不過現在不是談婚論嫁的時候,等你大哥出使回來再說吧。」
要娶王菲,還不時候,而是現在還面臨劉豹。
王菲臉色頓時緩和許多,她冰雪聰明,豈能聽不出張元這話的意思,既是決定要娶她,只是時間未定而已。
她一張端莊的俏臉,不禁暗生幾分緋色,這時反而不好意思再看張元,卻將頭微微低下。
「呵呵,主公果然是守信的君子,那剛這就出發前往長安,舍妹就先留在西河,剛不在時,還請主公待為照顧。」王剛笑呵呵道,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
說著,王剛還暗向自家妹子使了個眼色,顯然是在暗示王菲利用在張元身邊的時間,有機會增進一下感情。
王菲雖會意,臉畔暈色卻更濃,瞪了哥哥一眼,將頭扭向一旁。
張元想了一想,便道:「聽聞令妹精通賬目,如今我新得數十縣,丁口稅冊都需要重新整理,如果令妹願意的話,倒可留在西河幫我打理一下,王小姐,你願意嗎?」
他將目光又看向王菲,王菲也不忸怩,便向他福了一福,「民女願為公子略盡綿薄之力。」
計議已定,王家兄妹雙雙告退。
他兄妹二人前腳一走,樊梨花後腳就從內堂轉身,擔憂道:「夫君,你讓那王剛出使長安,就不怕他趁機開溜,或者是投奔晉陽劉豹嗎?」
「王家的老窩在太原,他妹妹也在太原,他絕對不敢有去無回。」張元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冷笑。
樊梨花這才恍然省悟,知道張元把王菲留在西河,是有把她當作人質的用意在內。
思緒一轉,樊梨花冷艷的臉上,又浮現出了暗含諷意的笑容,「夫君,我看你還真是命犯桃花,這碗里的還沒有下肚,鍋里的又主動送上門來,你就不怕你這弱不禁風的身子骨吃不消嗎。。」
說著,樊梨花還別有用意的瞟了身邊的蔡琰一眼,「碗里的」顯然就是暗示蔡琰。
蔡琰不笨,豈聽不出她言外之意,童顏立時一紅,借口幫張元端茶倒水,含羞的逃離而去。
張元無奈的苦笑道:「為夫也是沒辦法啊,誰讓王家咬著婚約不放,難道你想讓為夫做那言而無信的小人啊。」
「呸,得了便宜還賣乖,還好意思抱怨。」樊梨花白了他一眼。
張元面露尷尬,指尖撓起了額頭。
「唉……」樊梨花卻又嘆了一聲,「我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我知道夫君要跟劉豹爭并州,必須要得到王家的支持,這王家小姐是非娶不可,我只是想起當初在上黨時,她上門退婚的事,感到有些不痛快罷了。」
張元心裡一陣的感動,沒想到妻子能如此識大體,處處理解自己,當然王菲有隱藏屬性,這也是張元決定繼續婚約的原因之一,這卻不能告訴樊梨花。
「梨花啊,果然只有你最理解我了。」張元感動之下,將妻子的手握得更緊。
「我當然理解你了。」樊梨花杏眼一瞪,卻又扁起嘴冷笑道:「那王家小姐長得嬌艷動人,哪個男人看了不心動,我看你答應娶她,不光是想拉攏王家,多半還是你那根花花腸子作怪吧。」
被妻子戳中了心思,張元臉上又生尷尬,沒辦法,作為一個血氣方剛的男兒,如果他敢說自己不為王菲的美貌所動,那他就真是一個虛偽的假正經了。
張元卻不承認,嘿嘿一笑,「那王菲就算再嬌艷,又怎麼比得上我的梨花動人呢……」
說著張元眼中就吐露邪光,趁著樊梨花不注意,一把便將她抱了起來。
樊梨花嚇了一跳,臉蛋頓時緋紅,小拳頭捶打著他的肩膀,小嘴嗔道:「快放我下來,你這是要抱我去哪裡?」
「當然是回房,讓為夫鞠躬盡瘁,好好報答夫人你的大度貼心。」張元笑眯眯道。
樊梨花頓時明白了他的壞心事,不由羞紅滿面,嘟嘴嗔怨道:「剛剛才被你折騰過,這才過多久就又要來,你怎麼就這麼能折騰呢。」
「這才顯得為夫精力充沛嘛,難道夫人你不喜歡么,剛才我明明瞧你受用的緊呢。」
「誰受用的緊了,你這張臭嘴,我叫你亂說。」
「哎喲,夫人,輕點唉……」
司隸州,長安。
這座原本屬於司隸州治下,西漢的國都,如今已儼然再次為了漢帝國新的政治中心。
大約不到一年前,漢帝劉協,帶著后妃子女和文武百官,歷經千辛萬苦,被董卓帶到了長安,回到了漢帝國的故都。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有并州和涼州鐵騎。
為了穩住諸侯,董卓不得不分封諸侯,讓諸侯無暇顧及他,自己則以丞相的名義,統攬朝政。
這一天,在抵達長安五天後,王剛帶著豐厚的禮物,還有張元的親筆書信,前往了丞相府拜訪董卓。
按照張元授以的計策,王剛不光是在長安散播劉豹實力強大,將要吞併并州的消息,在前來長安的路上,經過司州之時,也大肆的宣揚劉豹的威勢。。
王剛的做法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很快,不光是長安,大半個司州都傳得沸沸揚揚,人人皆以為劉豹將取并州。
所以董卓熱情的接見了王剛,讚許了張元對朝廷的重視和尊重,至於王剛求封張元為并州的請求,董卓卻很冷靜,沒答應也沒有拒絕,只是以請示天子為借口先搪塞過後,然後便打發王剛回館舍休息,等待天子的回復。
王剛一走,董卓臉上和藹的笑容便消失,傳令李儒和賈詡等心腹謀士,前來商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