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無限抽獎> 第六十六章 僵持不下

第六十六章 僵持不下

  「將軍,是我們算計失誤,兵敗已成定,趁著我們手中一萬生力軍還未敗,儘快撤退吧。」張白騎嘆息著勸道。


  張燕暗暗握拳,眉頭深皺,一腔的不甘。


  數騎敗軍狼狽而來,報稱左校已經敗潰,連左髭丈八也被張元親手所斬。


  連左髭丈八,竟然都給張元殺了?!

  那個小子,什麼時候擁有了可以斬殺左髭丈八的武力?

  瞬息間,張燕原本就駭然的表情,再度驚變,無盡的憤怒,如烈焰般衝上臉龐。


  「先殺孫輕,今又殺某一員大將,張賊……張賊……」


  張燕是咬牙幾碎,眼珠中血絲密布,幾乎要炸裂出來一般。


  這一瞬間,張燕怒火沖腦,著實想親自將最後的一萬兵馬,也悉數派出,去跟張元決一死戰。


  舉目己軍卻己兵敗如山倒,丟盔棄甲,成片成片的從他眼前逃過,戰意早已瓦解。


  張元的大軍,卻鬥志昂揚,如下山的猛虎一般,撲向敗逃的驚恐羊群。


  張燕雖憤怒之極,心中卻又清楚,就算他把手頭一萬兵馬派上去,只怕不等跟張軍交戰,就會被自己的潰軍給衝垮了。


  「左髭丈八仗著自己勇武,小瞧張元,他是死不足惜,將軍,千萬要冷靜行事,請撤兵吧,再不撤我們就全完了。」白波沉聲喝道。


  張燕身形之一震,眼中怒火稍息,長長的深了幾口冷氣,方才平伏下燃燒的怒焰。


  敗局已定,強行死拼,絕無反敗為勝的機會。


  若及時撤離,還能保住不少兵馬,收拾敗兵,尚可與張元再戰。


  瞬息間,張燕就權衡出了利弊。


  憤恨許久,張燕長長一嘆,「罷了,全軍撤退吧。」


  張燕再無猶豫,撥馬轉身,在白波和張白騎二將,以及眾親軍的保護下,向著西面撤去。


  臨走之前,張燕還狠狠的瞪了張元一眼,一副兇狠的眼神。


  白波和張白騎兩兄弟,對視一眼,二人是一臉的無奈。


  「這個張賊,俺真想宰了他!」張白騎憤憤不平的咆哮道。


  白波急是瞪了張飛一眼,低喝道:「百騎,休得胡言知話,小心被將軍聽到,惹禍上身。」


  張白騎只得閉上了嘴巴,卻一臉不爽。


  「白波,我一直以為張元不足為慮,誰能想到,那小子軍士並不是每見血的新兵,竟然……」左校是茫然尷尬,覺著甚是對不住張燕。


  白波的眼眸中,悄然掠過一絲驚意,緊接著卻是大度一笑,拍著左校的肩寬慰道:「左校莫要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或許那張賊還命不該絕,現在還不是要他命的時候。」


  左校慚愧的表情,這才稍稍收斂,卻又嘆道:「張燕這次兵敗,恐怕對我們的不滿會更重,某隻怕這一戰後,我們在張燕那裡會更難立足了。」


  白波眼四周,見無人注意他們,方低聲嘆道:「某也沒有想到,張賊那小子,短短几年時間,會強大到這般地步,竟然反將張燕大敗到這種程度,依目的形勢,就算張燕最後反敗為勝滅了那小賊,必然也實力大損,無法再威脅袁本初,甚至,袁本初一統HB時,他都不見得能滅了張賊。」


  「那你的意思是……」左校領悟了七八分。


  白波目向北面,意味深長道:「我們投奔張燕,只是想能活下去,但如今的情況,也是該我們另謀出路的時候了。」


  說罷,白波撥馬轉身,跟隨著張燕的敗軍退去。


  左張二人對視一眼,也緊緊跟著白波而去。


  張燕一走,黑山軍更是鬥志盡失,潰不成軍。


  天明時分,戰鬥終於結束。


  戰場的喧囂,終於沉寂下來,只留下未盡的硝煙。


  一身浴血的張元,橫刀立馬,傲立於屍山血海之中,晨光的金輝灑在他身上,如同為他染上了一襲金色的戰衣,威風凌凌,如殺神一般。


  舉目四望,大營前數里範圍內,早已民是屍橫遍野,血染沃野。


  腳下,處處是「張」字殘破的戰旗,被無情的踐踏。


  那染血的「張」字大旗,卻依舊樹立在戰場上空,迎風飛舞,昭示著誰才是這一戰的勝利者。


  「嘀……系統掃描,宿主獲得夜襲反擊戰勝利,獲得殘暴點30,宿主現在殘暴點45.。」


  終於勝了!


  張元長長的吐了口氣,染血的臉龐,不禁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關鍵勝利。


  此戰之前,張燕可動用的兵馬數量,至少有五萬之眾,且張燕地盤廣大,後備兵源充足,戰爭動員能力遠勝於他。


  而他可動用的兵力,卻僅僅不過兩萬。


  僅憑著上黨之地,要養活兩萬張嘴,難度可想而知,他對麾下百姓的糧賦徵收,已經是超過了極限。


  如果不是他擁有趙普等人相助,這樣沉重的糧賦,恐怕早已激起了民變。


  這一場關鍵的戰役下來,張燕主力大軍遭受重創,兵馬折損至少在一萬左右,且短時間內無法及時補充,雙方在兵力數量上的對比,至少達到了可堪一戰的狀態。


  計點戰損,黑山軍死傷果有五千之眾,其餘五千多兵馬,盡數都伏地投降。


  一戰折損了近半數的兵馬,這可謂是張燕生平最慘痛的一次失利,損失著實慘重。


  張元卻並沒被這場勝利,沖昏了頭腦,他清楚自己的目的,不只是要一場大勝,更要一舉平定黑山軍。


  這場大勝后,張元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浪費,當即盡起兩萬得勝大軍,尾隨於張燕之後,一路窮追猛打。


  張燕一路潰敗,兵馬收拾不住,連定張重鎮也不及入,直接就棄卻,沿著濟水繼續向西面狂奔。


  張元兵不血刃,奪下了定張,這座并州水陸要衝重鎮。


  士卒連番追擊,體力也已達到極限,定張即下,張元也不急於追擊,而是令大軍就地休整,同時分出兵馬,攻取濟陰郡所屬諸縣,就地收取糧草,盡量做到以戰養戰。


  他的大軍於定張休整三日後,張元再度起兵,沿濟山向著封丘城方向進軍。


  根據他和眾將擬定好的戰略,此次西征的第一步,在於攻下封丘城,把張燕的地盤,自西向東斬為兩半。


  只要拿下封丘城,北面黑山軍,就等於斷絕了跟張燕的聯繫,大半個太行山就可以不戰而下。


  拿下了太行山的黑山軍,兩方的實力對比就將發生質的逆轉,那時,張元就可以挾著優勢的兵力,自北向南揮師南下,直取太行山,徹底攻滅張燕。


  張燕智謀過人,雖然兵敗,卻依舊保持著頭腦的冷靜,豈張元的圖謀。


  他很快就撤至封丘城,停止了後退的腳步,一面收拾敗兵,加固城防,一面派人往太行山,令他向前線增調兵馬,以固守封丘城。


  十天後,張燕在封丘城一線,集結了近三萬兵馬,形成堅守之勢。


  張燕剛剛抵達封丘城,屁股還沒有坐穩時,張元就率大軍殺至,並於封丘城東南下寨,形成了進攻之勢。


  雙方兵力相當,張元先是大勝,擁有著士氣上的優勢,張燕則背靠堅城,擁有著地利上的優勢,雙方實力可謂勢均力敵。


  張元知道,憑藉強攻是拿不下封丘城,於是在祖狄的建議下,展開了新的攻擊方式。


  劫掠糧道。


  安營次日,張元便派出了騎兵部隊,繞過張燕的防線,深入了敵軍後方,不斷的打擊張燕的糧道。


  糧食的供給是否通暢,直接決定著敵軍的士氣,張元相信,只要能斷了張燕糧道,用不著他強攻,封丘城就會不戰自下。


  不過,事實證明,張燕到底是張燕,沒那麼容易就被搞垮。


  在糧道兩次被劫之後,張燕很快就跟他玩起了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


  反劫糧。


  近四千的騎兵也被張燕派出,深入到了張元的控制區,開始瘋狂的劫殺糧草。


  張元的騎兵數量,總計有兩千之眾,比張燕整整少了一半,且他麾下並無真正精通騎兵作戰的將領,彼此互劫糧道,自然很快就落入了下風。


  張元的糧草儲備,本就不及張燕的豐厚,這樣互劫下去,最先垮的毫無疑問將是他。


  半月之後,計算損失與收穫,經過半月的動糧,張元的輕騎共毀了張燕近十萬斛的糧草,收穫可謂頗豐。


  但不幸的是卻,他的糧草卻被張燕的騎兵,劫去了近二十萬斛,損失還在張燕的一半以上。


  糧草上的損失,很快就影響到了軍心士氣,張元通過前番大勝,好容易建立起的高昂士氣,正漸漸的開始跌落。


  面對這種情況,張元和他的將軍們,一時卻想不出什麼解決的辦法來。


  是日,入夜。


  已是華燈高掛,張元卻無法入睡,正在帳中踱步,思索著破解困局之策。


  正當這時,外面親兵來報,言是祖狄求見。


  「這麼晚,他來做什麼?」張元有心思,沒那個心情見她。


  親兵卻又道:「稟主公,祖校尉說,他有辦法幫主公解決糧道被劫的難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