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1章 新的軌道列車
「還有這等好事,怎麼不早與我們說?」朱松說道。
「是啊皇兄,有這等好事怎麼不早與我們說?」朱允熞也道。
「原本是想遷移到各省填補遷走的漢人空缺的,可沒想過給你們。既然沒想給你們,又豈會與你們說?」允熥笑道。
朱松與朱允熞說的,是從漢洲大陸遷移土人至中原之事。允熥一來是為了加快消化南洋、穩固藩國統治,二來也是降低漢洲大陸的土人比例,三來也為了提高漢洲土人的利用效率,所以與允炆商量從漢洲運送土人來到中原,再分給南洋的藩國。
可前些日子允熥與文垣說起關東英永二藩的處置后,文垣同他說起:「父親,雖無法流放更多漢人至英永二藩,但可以將漢洲土人交給這二藩啊?而且許多漢洲土人生活在北邊寒冷之地,將他們送到南洋多半受不得當地的氣候,恐怕會有許多人死去;反而將他們送到關東更好些。所以,兒子以為應當將一些漢洲土人送到關東,交給英王叔祖與四叔。」
「為父忘了。」允熥當時笑道:「漢洲土人確實可以分幾個給英王與永王。」他又對文垣說道:「前兩日為父與他們二人說話,你也在一旁,怎麼當時不說?」
「父親正與叔祖、四叔說話,豈有兒子插嘴的餘地?等父親與叔祖、四叔的話說完了,又到了午時要用膳的時候,兒子也沒空說。」文垣道:「兒子本想在用膳前與父親說,但父親說起用三代人徹底征服南洋,兒子心中想的儘是父親那時說的話,又將此事忘了。今日兒子才消化了父親當時的話,與父親說起這件事。」
允熥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之後就是將此事告訴朱松和朱允熞。但為了在分配漢洲土人這件事上不顯得厚此薄彼,允熥耍了個花招,裝作要將漢洲土人全部留在中原各省,而且在與文垣談論此事時故意被朱松和朱允熞聽到。朱松和朱允熞果然上鉤,要求分給他們一些漢洲土人。允熥裝作為難的樣子,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才答應他們。
「皇兄,可說好了,每年給二十叔半成漢洲土人,給弟弟半成。」朱允熞又道。
「你放心,我答應的事情,絕不會反悔。你何時見過我反悔?」允熥看向朱松與朱允熞。
「是我說錯了。」允熞忙賠笑道。
「官家,對能讓軌道運送貨物更多的東西我越來越好奇,那到底是什麼?」朱松說道。
「都已經到了江浦,下午就能抵達京城,這一日半日的,何必著急?」允熥道。
「越是快要到了京城,我越是好奇。」朱松道:「既然只差一日半日了,又有什麼不能說的?」
「你沒見到實物,未必相信,還是讓你見到實物為好。」允熥又道。
朱松還要再說,但見允熥的表情有些奇怪,擔心惹他生氣,也不敢再問,只能將疑問憋在心裡。
船很快到了京城碼頭。一行人下了船,前往皇宮,一起用了晚膳又閑聊一會兒,朱松、寶慶、允熞離開皇宮前往京城的府邸歇息。
等他們離開皇宮后,允熥馬上詢問熙瑤幾句話,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鬆了口氣,說道:「幸好已經成功,不然這次可就丟臉了。」
「什麼丟臉了?」敏兒聽到後半句話,好奇地問道。
允熥看了女兒一眼,之後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你也有自己的府邸了,怎麼不回府住要留在宮裡?」
「怎麼,爹爹不想讓女兒住在宮裡了?爹爹不喜歡女兒了?」敏兒馬上說道:「就算爹爹不想女兒住在宮裡,爹爹不喜歡女兒了,還有娘親呢,娘親一定不會不喜歡女兒,也不會趕女兒走!」
「哪有這樣的事!」允熥馬上補救。「我只是有些好奇而已,可不是不喜歡敏兒了,更不會趕你出宮!」
允熥安慰了好一會兒,才讓敏兒轉怒為喜,不再生他的氣。『真不應該為了轉移話題隨口說這樣的話,還不如告訴敏兒實話呢。』他不由得在心裡想著。
『適才一瞧就是爹爹為了轉移話題隨口說的,不過好容易有這麼一個讓爹爹哄我開心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至於當時爹爹不想與我說的事情到底是什麼,並不要緊。』敏兒想著。
當夜允熥歇息在坤寧宮。第二日一早下了朝,允熥派人將文垣與敏兒叫來,吩咐了敏兒幾句讓她先行出宮,自己帶著文垣會合了朱松、允熞與昀芷,向城外走去。
不多時,他們來到城外一處地方。朱允熞抬頭看去,就見到前面是一個院子,被圍牆遮擋住。這個院子極大,圍牆極長,一眼望不到邊。
這時又從院子里傳來「轟隆隆」的響聲,朱允熞側頭問道:「皇兄,這裡是研究新式火器之地?雖然若是能研究出射程更遠、威力更大、成本也更低的火器,自然是好事,弟弟也想英藩之兵能擁有這樣好的火器。但現下想看的是能讓軌道運送貨物更多的東西,不是火器。」
「這裡可不是研究新式火器的地方,就是研究能讓軌道運送貨物更多的東西之地。此『轟隆』聲也非彼『轟隆』聲,你仔細聽就能聽出來。」允熥說道。
「確實不是使用火器的聲音,但到底是什麼東西會發出這樣的聲響?」朱允熞又仔細聽了聽,確實不像火器的聲音,但又十分好奇的問道。
允熥笑而不答,走進院子。朱允熞等人趕忙跟上。文垣落在最後,看他的表情,似乎已經知曉了允熥到底要讓他們看什麼。
一進院子,朱允熞就看到地上鋪設了許多軌道,而且不是鐵皮包木的軌道,而是純鐵製成的軌道。軌道曲曲折折,允熞估量了一下,得有數里長。在遠端的軌道上,似乎停著什麼東西,大約有一丈多高,五六丈長。不過停著的東西黑漆漆一團,看不清什麼樣子。
這時「轟隆隆」的聲音已經停了,允熥帶著他們來到離著軌道大約有一丈遠的一個小亭子里。這時敏兒出現在眾人的視線后,她走到亭子旁向眾人行禮后湊到允熥身旁說了句什麼,允熥聽后吩咐道:「既然已經準備好了,那就演示一番。」
「是。」敏兒答應一聲,走出亭子對一名下人吩咐一句。這下人從腰間拿出一面棕黃色的旗幟,揮舞了幾下。
「這好像是打仗似的,還用旗語。」允熞湊在朱松身旁,輕聲說了一句。
朱松笑了笑,正要說話,忽然那團黑漆漆的東西發出一陣巨大的響聲。二人忙轉頭看去,見到頂部散發出白煙,隨即又是一陣「轟隆隆」的響聲,那個黑漆漆的東西竟然動了起來!
「那,那是什麼東西,竟然能夠自己動起來?」允熞有些磕巴的說道。朱松也十分驚訝的看向黑漆漆的一團。
不過並沒有人解答他們二人的疑問,他們只能聽到「轟隆隆」的響聲。伴隨著響聲與地面的震顫,那個東西以緩慢的速度向這邊駛來,很快來到亭子附近。不過它卻並未在亭子附近停留而是繼續向前行駛,一直到在院子里轉了一圈再次來到亭子旁時才慢慢停了下來。
它停下來后,一個原本應當是穿著藍色外衣,但外衣已經被染的很髒的男人從上面下來,走到允熥面前行禮說道:「臣張學熙見過陛下,見過諸位殿下。」
「你就是敏兒的夫婿?」允熞打量他幾眼,說道:「這是你研究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允熞身處關東,雖然知曉敏兒成婚,也大概聽說了張學熙是格致院的研究人員,但限於距離,而且張學熙的研究成果也沒有上邸報,所以並不清楚他在研究什麼。
「啟稟殿下,這是我研究的,以蒸汽機為動力,能夠在軌道上行駛的一種車,被陛下命名為火車。」張學熙回答道。
是的,允熥特意將朱松與朱允熞帶到京城,要讓他們親眼瞧一瞧的就是火車。火車與飛機一樣,是一種革命性的交通工具。火車發明后,終於有了一種成本低廉的陸地交通運輸工具,使得陸地運輸能夠與海運相提並論,意義極大。
這樣用處極大的東西,允熥當然要在大明推廣。但若是沒有親眼見過火車的人,是難以相信火車這種東西真的存在的,允熥會逐漸將西北、西南等地的藩王全部請到京城見識火車,之後在修建連通中原與藩國的軌道。
「二十叔,允熞,」允熥說道:「或許現下火車的速度仍然很慢,還不如快馬,傳遞消息的速度仍然比不上六百里加急,但火車的速度並未到最快,隨著研究的不斷進行,火車的速度會越來越快,直至追上甚至超過快馬。而且火車能夠一次運送超過有軌馬車十倍甚至數十倍的貨物,這有多大的用處,在你們親眼見識到以後,應當不用我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