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踢開永樂> 第1413章 托他人之口

第1413章 托他人之口

  「……,鋼鐵與糧食乃是國之根本,只要百姓有糧食吃,就不至於造反;只要國家有鋼鐵,就能煉製種種武器,武裝軍隊,擊敗蠻夷。……,自然,父親不是說其他的就不重要,只是這兩樣最要緊。要知道,你們曾祖在位之時,就連朝廷官員的俸祿都是發給糧食,糧必定能夠當錢用,但錢未必一定能換來糧食。」一邊走著,允熥還一邊教導著自己的兒子們。


  「妹妹見過皇兄。」他正說著,忽然聽到從前方傳來這樣一句話,抬起頭一看,見是昀芷,笑道:「原來是四妹妹。你這個時候過來做什麼?」


  「四姑。」文垣等孩子也趕忙行禮。


  韻芷笑著答應一句,沒有回答允熥的問題,而是又道:「皇兄,他們年紀還小呢,不用這麼著急教導他們。」


  「他們可不小了,文垚都十二歲了,當年為兄十二歲的時候,都已經被父親延請大儒入學堂讀書了;文垣和文圻也十歲了,只有文坤、文垠和文堃年紀小些,不過為兄也不會強要他們聽懂,只是覺得聽聽也好。」允熥先回答幾句,又問道:「天都黑了,你不在自己的宮殿歇息,來乾清宮做什麼?要是想來蹭飯,應當去坤寧宮。」


  「妹妹是有事情要請皇兄指點。」昀芷答了一句,又看了一眼幾個小孩。


  允熥會意,對文垣等人說道:「天已經黑了,你們先回去吧,回想一下今日的見聞,寫成文字,明日晚膳前給父親。老六文堃留下。」


  「是,父親。」眾人齊聲答應,文垚偷偷瞟了一眼文堃,與弟弟們一道退下。


  他又吩咐下人將文堃帶到後殿,這才對昀芷道:「你有何事?」


  「皇兄,今日下午二姐入宮來看妹妹,又拿出幾件首飾,說是李詠琳給妹妹的。之前她說過要將自家的產業送給妹妹,妹妹來問皇兄,皇兄說思量一番再告訴妹妹。現下都過去快兩個月了,皇兄可作出了決定?」昀芷道。


  之前李家最後能夠在絕境中翻身,李詠琳求見昀芷的作用極大,這讓他們家徹底明白了穩定的靠山的重要性,即使只是隱隱約約在身後,即使一般情況下不會出手幫忙,對他們家的好處也是巨大的,與官場上收買來的人完全不同。所以在蘇州府上下官員被錦衣衛抓起來大半的當日,李家家主李泰元就傳信給李詠琳,讓他不惜一切代價拉攏住與昀芷的關係。


  李詠琳自己也贊同父親的指示。但問題在於,昀芷此時還沒有成婚,住在宮裡,之前是極特殊的情況許她入宮,現在她可進不去。李詠琳左思右想,只能將昀蘭這條線先攏住,偶爾請求昀蘭將東西送到昀芷手上。她很會說話,昀芷並未生氣,但也覺得昀芷該自己做個決定如何對待李詠琳,就入宮來找昀芷。


  昀芷自己心裡明白,她與李詠琳的關係不可能真的像民間女子那樣,但仍然珍惜這段友情;而且李詠琳提出將自家的產業獻給她也頗為誘人,即使她不太在意錢,一聲令下能有許多工匠專門為她設計首飾也使得她頗為心動,就來乾清宮向允熥請教了。


  「這,」允熥大概了解了一番昀蘭說了什麼,又猜到了昀芷的心思,想了一會兒,最後說道:「罷了,李家的產業你不能要,但朕許你召集李家的工匠專門為你打造首飾。」有些事情靠禁,是禁絕不了的,一定的官商結合也無可奈何,即使他禁止昀蘭與李家有任何聯繫,也會有其他商家上趕著來拍馬屁,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多謝皇兄!」昀芷高興的笑道。


  允熥又叮囑她幾句,昀芷一一記下。允熥見沒什麼要與她說的正事了,將文堃叫出來,要去用膳,又問昀芷去不去。


  「妹妹還要回去陪母親,就不去了。」昀芷說道。


  「是了,你今年就要出嫁了,也該多陪陪母親。」允熥說道:「你這就回去吧。」


  「是,皇兄。」昀芷答應一聲,同時在心裡說道:『妙錦小嫂子與嫂子不同,每個月皇兄你去她的延禧宮的時候也不多,妹妹再一同去可就招人恨了。』


  允熥到了延禧宮,與妙錦說了會兒話,馬上吩咐傳膳。文堃用最快的速度將飯吃完了,要回去休息。下午他們走了很久,對允熥來說還好,對他們幾個小孩子可怪累的,走路的時候不覺得,等一坐上馬車,文堃覺得身上的筋肉無一不累,就想上床睡覺。允熥當然允許。


  「夫君,下午這是走了多遠的路,瞧把堃兒累得。」妙錦不由得抱怨道。


  「還是鍛煉的少。從明日起,罷了,從後日起,你督促他早些起床,多練一會兒武藝。」允熥卻道。


  「堃兒還小呢。」


  「確實還小。但宗室子弟,生來就比普通百姓多一份責任,將來的擔子也要重一些,一定要比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更強才行。」


  聽到這話,妙錦也不能再說什麼,又轉移話題道:「夫君,今日妾的嫂子入宮,又與妾說起了三姐之事。三姐建業元年與二十二叔成婚,至今已有九年,但一直未曾有孕,不論是安王府里還是妾的娘家,都著急的不得了。」


  妙錦這段話的稱呼看起來很奇怪,好像一家子亂倫似的。不過這裡的三姐指的是徐妙錦的親三姐徐夢羽,二十二叔指的是允熥的二十二叔安王朱楹。其實按照這個時候的規矩,出嫁從夫,她應當都按照夫家的身份稱呼,將自己的親三姐稱為二十二嬸,她在宗室聚會時也確實這麼稱呼。只不過允熥對這些不在意,她在允熥面前就稱呼為三姐。


  「為夫聽說二十二叔也納了幾個小妾,並且許諾只要有人懷孕就升為側妃,但也一直沒有人懷上孩子。可見是二十二叔有毛病。」


  「不管是誰的問題,一直這樣可不成。夫君,妾的想法是,讓夫君派出太醫院最精擅醫術的太醫去安王府為二十二叔瞧瞧,讓二十二叔能有孩子。」妙錦說道。


  「這,二十二叔願意么?」允熥遲疑的說道。


  「二十二叔心裡也著急,只是不好說出來,必定是願意的。」妙錦回答。實際上,朱楹私下裡已經找過醫生,試過一些偏方了,只是太醫院畢竟關注的人較多,抹不開面子。若是允熥用其他理由讓太醫去給他看病,總算能掩耳盜鈴,表面上能過得去。


  「那好,為夫就找個理由讓太醫院的太醫給他瞧瞧。」允熥說道。


  「你也不必太過擔心,二十二叔與二十二嬸畢竟年輕,比夫君還小,將來一定會有孩子的。沒準就是身子虛,多鍛煉就好了。」他又安慰道。他不記得朱楹歷史上的結局是什麼,畢竟一個毫無存在感的王爺不會有人關注。但應該不至於無後吧。


  聽了允熥的話,妙錦感覺好受了一些,而且覺得允熥說的也有道理:『就是,二十二叔才二十五歲,三姐也才二十六歲,還年輕很,將來一定會有孩子的。』


  「不過妾的嫂子與妾說,若是二十二叔一直沒有孩子,等妾再有兒子,就過繼給二十二叔。」妙錦又道。


  「這個,這倒是個備選法子,只是怎麼稱呼二十二叔與二十二嬸?」允熥笑道。


  「夫君你這,真是討厭。」妙錦本來還很為自己的三姐擔心,聽到這話忍不住笑了。


  「莫非夫君說的不對?」允熥又道。這事擔心也沒用,何況他談及將兒子過繼給兀自宗室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而且朱楹還年輕,就算真的沒孩子現在談論過繼也為時尚早,不如這麼插科打諢過去。


  妙錦又笑著錘了允熥幾下。「夫君,你真是,讓妾不知道說什麼好。」


  「那就先吃飯,邊吃邊想,吃完了再說。現在天涼,飯涼的快,儘快吃完最好。」允熥又道。


  「算了不說了。不過夫君,妾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文垚都十二歲了,是否應當加封了?」妙錦忽然又道。


  允熥盯著她看了幾眼。『這是她自己要問的,還是別人要問的,只是托她的口?』


  年前的時候熙瑤就問過一次,當時讓允熥滑過去了,但熙瑤不可能不想著這件事,自己和親妹妹熙怡再問也不合適,找到妙錦幫忙也正常;抱琴是文垚的親生母親,對這件事很著急也有可能託人幫忙。


  而且這也有可能是妙錦自己想問。雖然秦憨王朱樉與晉恭王朱棡、原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都是過了十歲才加封,但那是剛剛開國的特殊情況,之後的皇子都是幾歲就加封,允熥這樣做和朱元璋的做法差別太大,不能不引人多想。妙錦自己也有兒子,想問也正常。


  甚至還有可能,是後宮這些有兒子的妃嬪聯合起來詢問,熙瑤問過了妙錦問,妙錦問過了沒準抱琴還要問。


  可允熥面對可能整個後宮妃嬪聯合起來的情況,仍然不願意現在就透露自己的目的,只是說道:「還沒有成年,不必著急。不過你說的話提醒了為夫,年前的時候說要加封敏兒、文琳與文珞,可過年這麼忙,就忘了,等明日為夫召集禮部官員,加封她們。」


  面對允熥明目張胆的對皇子與皇女差別待遇,妙錦沒說什麼,只是答應一聲。雖然對皇子與皇女差別待遇,但皇子之間除了太子待遇都一樣,她可不願問的多了引得允熥不高興。


  「還有一事,為夫要吩咐你。」允熥這時已經吃完了飯,又對她吩咐道:「年前為夫下旨訓斥蘇王之事,你也應當知曉。」


  「妾知曉。」妙錦回答。這麼重大的事情,與她家還有關係,她當然不可能不知道。


  「為夫要你給增壽寫一封信。」允熥說道:「為夫也知曉,他雖然是蘇藩左相,但蘇藩乃是高煦一手創建,他也無法完全約束高煦做什麼。但他們在南洋積攢國力不易,還是不要輕易耗費掉的好。適當出兵懾服周圍的番國也就罷了,想要滅一國,對國力消耗太大,未必划算。」


  「而且為夫對南洋也有整體的謀算,除了為夫曾經與他們談及過的番國,其餘的不要輕動,恐怕會打亂為夫的整個謀划。」


  「三來,為夫將來還有一個大目標要對付,需要蘇藩的助力。蘇藩這樣消耗國力,將來無法助力,不僅對大明不是好事,對他蘇藩也不是好事。」


  「其四,……」


  「你在信中,把這些話都對他寫明,他可以斟酌著與高煦說。」允熥最後說道。


  他在對高煦下的聖旨措辭嚴厲,擔心高煦生出憤懣的想法,之後很快寫了一封信著人送過去,安撫他。但有些話他也沒法直接與高煦說,就托妙錦之口告訴增壽,再由增壽提醒高煦。而且徐暉祖經常與徐增壽通信,也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妾知曉了。」妙錦忙答應道。


  第二日一早妙錦把信寫好,著人送去魏國公府;允熥則在下了朝之後,對太醫院的太醫說朱楹有了腦暈的癥狀,派了幾個太醫去安王府瞧病。


  結果朱楹當日下午就入了宮。「官家,我也知曉官家是關心我,或許也是我之妻說了什麼,但現下真的不用這樣做。」他雖然私下裡找過醫生,但畢竟要臉,太醫院太顯眼了。


  「也好,二十二叔你還年輕,用不到這麼著急。依侄兒看,你多半是鍛煉的少,身體略差些。正好,侄兒要派人去南洋巡視,二十二叔你就順便走一遭。」


  「這,」朱楹猶豫了一下,覺得去南洋走一遭也好,而且在外治這種病也不必擔心臉面問題,於是躬身答應:「臣遵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